社区调解员李丽芳:做群众的“贴心人”——用真诚与智慧守护社区和谐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4-17 08:58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福田区大力推进基层调解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员培养,为调解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培训,从法律法规、心理学、沟通技巧等领域持续提升其专业素养与调解能力。一批又一批专业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民调解员由此脱颖而出。他们扎根基层,凭借耐心、智慧与公正,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筑牢社区和谐稳定防线,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作为福保街道明月社区专职调解员,李丽芳处理的纠纷类型繁多,涵盖邻里纷争、家庭矛盾、劳资纠纷、租赁争议、物业矛盾等各个方面。尽管这些纠纷看似琐碎,但在她眼中,每一件都是关乎居民生活幸福的大事。12年来,她成功调解了1000余宗纠纷,守护了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从“社区新人”成长为“调解能手”
2009年,大学毕业的李丽芳来到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明月社区工作,成为一名“社区新人”。2012年,善于沟通、热情耐心接待群众的李丽芳被选入社区调解岗位,开启了人民调解员生涯。
“邻里纷争、家庭矛盾、劳资纠纷、租赁争议、物业矛盾……社区纠纷看似琐碎,但每一件都是关乎居民生活幸福的大事。正是通过认真调解各类社区纠纷,让我得以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了做好调解工作,李丽芳不仅从日常实践中积累经验,还通过自学法律、参加培训、与律师交流,逐渐成长为一名“调解能手”。
“调解不是简单的‘和稀泥’,而是要有理有据、有备而来。”在李丽芳看来,调解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案情的深入梳理。每次调解前,她都会与社区顾问律师充分沟通,提前准备好相关法条,并反复推演调解中可能出现的争议点和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事前细致入微的准备,让她在调解中能够游刃有余,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
对于情绪崩溃的当事人,用“同理心”安抚,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对于法律知识欠缺的当事人,用“依法说理”疏导,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婚姻家庭纠纷,用“以情动人”劝导,让亲情化解矛盾……在李丽芳看来,“调解员就像是一把钥匙,只有找到当事人的心锁,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她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调解法则”,在调解不同纠纷时,她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对症下药,同时以诚相待,耐心细致开展调解工作。
可视门铃引发邻里大战
调解巧解隐私与安全之争
可视门铃、智能门锁等智能安防设备已走入千家万户,但这类设备在便利生活的同时,却容易将邻居摄录进去,进而引发邻里纷争。2024年,明月社区的两家门对门的邻居,就因可视门铃闹得不可开交。
唐先生为了自家安全,安装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和可视门铃,却让邻居陈女士感到生活被“监视”。
“每天我一进一出,门铃就自动亮起来录像,连我几点出门、几点回家都一清二楚,好像一直被盯着。”陈女士气愤地说,“门锁正对我家门,一开门,连我家客厅都可能被拍进去。”
陈女士多次要求唐先生拆除设备或关闭功能,但唐先生态度坚决:“这是我的自由和权利。我的门铃对着的是公共区域,而且不正脸对着门锁和开关门短暂停留的情况下,智能门锁根本拍不到人脸。”
双方僵持不下,陈女士遂向社区调解委员会求助。李丽芳接手这宗纠纷后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门铃的拍摄范围确实覆盖了陈女士的出入区域,且门锁的语音提示频繁触发,对陈女士生活造成干扰。
“唐先生,虽然您主观上无窥视邻居的故意,但设备拍摄范围覆盖邻居入户及必经区域,确实对陈女士的隐私造成了侵扰。”在调解中,李丽芳耐心向唐先生释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拍摄、窥视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李丽芳又动之以情,从维护邻里和谐的角度耐心劝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求解决方案。唐先生逐渐意识到自身行为确实对邻居造成了困扰,真诚地向陈女士表达了歉意,陈女士亦对唐先生出于家庭安全的考虑表示理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不拆除设备,调整为关闭相关功能。至此,这起邻里纠纷圆满解决。
居民超市摔伤索赔20万
寻找“第三方案”成功化解僵局
2025年2月,明月社区的一家超市内,居民王女士因地面湿滑摔倒,后被诊断为右髌骨粉碎性骨折,后被评定为十级伤残。王女士要求超市赔偿她各项损失约20万元,超市则以“已贴提示”为由拒绝赔偿,双方争执不下。
“我们已经张贴了‘小心地滑’的提示,是她自己不小心才摔倒的,我们为什么要赔偿?”超市负责人态度强硬。
“我摔得这么严重,超市怎么能一点责任都不负?”王女士情绪激动。
李丽芳接手该纠纷后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地面确实存在湿滑问题,尽管超市贴了提示,但并未采取有效防滑措施。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超市负责人解释:“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超市负责人表示超市经营困难,拿不出这么多钱赔偿。
双方互不让步,调解一时陷入僵局。但李丽芳没有放弃,“有时候,当事人只是需要哦一个台阶,或者一个新的视角。”正是这种“帮当事人多想一步”的思维,让她成功调解了许多看似“无解”的纠纷。
李丽芳通过仔细询问,了解到超市经营者购买了公众责任险,但因不了解理赔规则,事发后未报保险。于是她迅速联系保险公司介入调解,就责任承担比例进行多轮协商后,最终界定超市承担30%的责任,由保险公司支付赔偿。
“李调解员,真是太感谢您了!”调解成功后,王女士握着李丽芳的手,眼中满是感激。
12年成功调解千余件纠纷
用心守护社区和谐
“调解工作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去理解、去协调。只要用心,再难的矛盾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句平实而温暖的话,正是李丽芳对调解工作的真诚态度。
在调解工作中,她擅长沟通,用耐心倾听化解矛盾;她饱含热忱,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面对上下楼漏水纠纷,她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协调沟通,联系维修,让楼上楼下握手言和;面对邻里噪音纠纷,她迅速到场,劝导协商,让邻里重归宁静;面对小区垃圾分类点设置争议,她组织协调各部门和社区介入,实地考察,民主决策,为居民打造宜居环境……
在接待当事人时,李丽芳总会以真诚的态度倾听,细致记录当事人的诉求,并复述给他们听,“这个细节会让很多当事人感到被重视和尊重,让他们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调解建议,从而使调解过程更加顺利。”
正是这种“将心比心”的态度,让李丽芳在调解工作中赢得群众的信任,屡屡成功化解纠纷。12年来,她成功调解了1000余宗纠纷,其中重大疑难纠纷200余宗,挽回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累计处理民意诉求工单2000余宗,其中2024年群众满意率达100%。同时,在她和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明月社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及“深圳市法治宣传教育三星级基地”。
“调解工作让我品味人生百态,居民的信任令我感动,助人解困使我欣慰。我愿在这个平凡又有意义的岗位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用青春书写守护社区和谐的篇章!”与深圳千千万万基层调解员一样,李丽芳用智慧化解矛盾,用温情抚平裂痕,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调解员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