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沙头街道“谁执法谁普法”履职工作情况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11-05 09:00来源 : 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
为贯彻落实市、区“八五”普法规划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普法职责,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各部门依法行政,公民知法守法,辖区法治氛围浓厚。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组织,明确普法责任
(一)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履行职责
一是成立普法领导小组。街道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把普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成立了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法治工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法治政府建设(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街道普法工作,全年共开展工作部署会议4次。二是建立普法常设机构。将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司法所,由司法所牵头组织实施普法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确保普法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完善普法联动机制。完善“街社联动”“社居联动”机制,由领导小组成员亲自指导检查各社区普法工作落实情况,并将年度普法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社区,纳入《沙头街道2021年法治政府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目前,街道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司法所主要抓,各部门、各社区协力抓和居民积极参与、主次清楚、上下联动的普法工作格局。
(二)明确普法重点,充实工作保障
一是提前谋划。为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落到实处,街道根据普法责任及新法新规,绘好普法“时间表”、撰写“任务书”、确定“路线图”,科学定制标准化普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方式、时间、地点。二是把握要点。把握全年普法工作方向和重点,抓住“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月人民调解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法治宣传活动,做到“一活动一创新”“一活动一方案”。三是保障资源。将法治宣传经费列入街道年度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各部门、各社区均设有专人专岗,专门负责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工作。
二、强内功,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凝聚合力上下联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一是带头学法。街道从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手,集中开展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落实党工委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共召开2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教育动员大会和9次全体干部培训,切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二是全员学法。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街道,先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新安全生产法》《涉众金融专题知识培训》等9期法律知识培训,发放学习资料500余册,引导和激励全体工作人员学法、守法,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理念。三是以考代学。创新行政法律法规学习形式,要求街道全体在编人员必须通过行政执法考试。在取得执法证后,每人每年线上学法时间不得少于40课时,每年至少参加1次学法用法考试,优秀率达100%。
(二)加强组织机制保障,确保依法行政有序推进
一是整合法律顾问资源。街道不断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制定《沙头街道法律顾问服务考核方案》,将法律资源整合为社区法律服务组、信访维稳法律服务组、常年法律服务组、行政执法法律服务组。通过“双轨并行、季度扣费、半年淘汰”的工作机制,提升法律服务效能,为街道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诉讼、复议、合同签订、招投标等法律事项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二是建设社区法律服务体系。为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街道要求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定期坐班、随叫随到,为辖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至今,共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930多起,其中法律咨询服务730起、人民调解85起,涉及金额784万元,满足了辖区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在各社区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20多场,使得遵法、守法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三是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今年以来,街道被提起3宗行政诉讼案件,街道积极应诉提交答辩状及证据材料,主要负责同志依法配合法院审判活动,按规定出庭应诉、答辩,调查和协调相关事宜。目前2宗行政诉讼均被驳回;1宗行政复议案件经与当事人积极协调也已撤回。
(三)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确保执法程序规范
一是以老带新。为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规范执法队伍建设,街道每月组织1次执法重难点问题业务交流会,邀请长期从事一线执工作法、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以案释法,传授经验。二是以考代训。推出“考学”模式,通过120分钟闭卷考试的形式,要求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重点内容熟知熟记。对于考试得分低于90的人员进行严肃约谈。三是以训促学。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作为执法人员培训的一项长期任务。对内,邀请行政执法专家对《深圳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2021年版)》等规定开展14期专题培训、座谈会,对疑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宣讲和解答;对外,4次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去杭州、上海等执法水平先进的地区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强手段,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街道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重点群体按需普法的方式,积极推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单位,做到了精准普法、精准学法。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法入人心
一是全方位线上普法。为取得更好的普法宣传效果,街道全年通过读创、读特APP,深圳法宣号微信公众号、南方都市报等平台,发表普法活动信息32篇,获点赞、转发1280次;在疫情严重时期,利用社区网格微信群和小程序向居民普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涉疫类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全民防疫的参与度;在抖音平台精心制作的“禁毒手势舞”,被中国禁毒在线官微广泛转发;为宣传《兵役法》,在各视频APP推出《沙头力量 逐梦军营》短视频和《沙头街道兵役知识短动漫》有奖知识竞赛,5天内吸引了数万名居民参与。
二是多线程线下普法。为让普法工作与时俱进,街道十分注重普法宣传阵地的建设。在各社区醒目地标处新建了12块LED屏幕、50个大功率喇叭,滚动播放各类法律法规、法治政府建设、全民防疫、安全生产等宣传素材,累计发放相关宣传手册3.7万余份;以天安社区为典型,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发挥社区党委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基层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换届选举登记数较上届选民登记增加30%。完善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机制,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5%。依托社区法治宣传栏、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律图书角等法治文化阵地,通过张贴案例宣传挂图等形式以案释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是推动民法典五进。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后立即召集全体法律顾问组成了“民法典宣讲团”,开展“民法典五进”活动。进机关。邀请律师在街道开展了3期《民法典时间与效力》讲座,为干部职工的日常法律生活保驾护航;进校园。开展“守护小候鸟”——预防“校园欺凌”系列普法讲座,参与学生约250人,从小就培养青少年树立法治思维;进工地。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组织律师前往新沙路工地、新洲路工地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通过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维权知识,解答农民工疑70余次;进社区。举办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之生活中的责任与风险”为主题的12期宣传讲座,吸引了辖区6100名群众参与;进企业。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34次,为民营企业开展政策解读和法治宣讲活动,加强民营企业的政策解读,构建风险防范和纠纷解决机制,健全企业风险防控体系。
此外,街道充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月“人民调解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机,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条,举办大型普法活动2场,小型普法讲座和活动共计50余场,张贴宣传海报571张、发放普法宣传手册7215余份,累计接待群众咨询2800余人次。
(二)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送法上门
一是坚持普法常态化。街道执法部门注重柔性执法,按照“预先提醒、主动指导”的要求,创新执法普法宣传方式,将法律上门。借助城管综合执法开放日,向辖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法规条例及重要性,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在KKone商场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暨2021年安全生产月”专项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有奖问答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现在参与群众约420人,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二是坚持普法创新化。为推广精细化养犬,街道打造了文明养犬“十个一”的管理模式。除了在小区向居民普及文明养犬相关法规条例、派发文明养犬小礼品,还额外提供5分钟即时宠物芯片植入的便捷服务。全年共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10场,发放宣传物料750余份。经过前期有序部署,碧海云天小区获得市城管局表彰“最美文明养犬物业小区”。全市共十个物业小区获此荣誉称号,且该物业小区为福田区唯一获评单位。
(三)重点群体定制内容,按需普法
一是强化未成年人普法。作为全区仅有的三个未保工作试点街道,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在“青苗扬帆,法伴成长”法治嘉年华活动中,寓教于乐,通过设置“我是抗毒小卫士”“‘抖一抖’ Say ‘NO’”区、“我的身体我做主”等有奖游戏环节,提高了青少年参与法治生活的积极性,深化了青少年对于法律常识、法治理念的认识;在新洲中学、下沙小学通过模拟法庭加全校直播的形式,审理了1场关于校园欺凌、偷窃的案件,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司法审判的活动流程、内容及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树立法治信仰,从而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教育目的。
二是强化老年人普法。“敬老月”期间,街道聚焦老年人常见法律问题诸如子女赡养、继承、老年人再婚等问题,组织律师在12个社区开展“以案释法”。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入手,用通俗平实的方式阐述专业的法理和法律知识,让老人愿意听、听得懂、会操作。同时,结合近年来老年群体发生率较高的“养老陷阱”“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科技成分较多、专业性和隐蔽性较强的违法行为,向老年人发放了700多份常见法律知识“明白纸”和200多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小册子,帮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降低上当受骗的风险,助力老年人法治意识再“登高”,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深化普法工作的内涵,为辖区居民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
202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