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水务局 > 工作动态

多举措提升执法效能 高科技追溯污染元凶 深圳上半年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95宗

时间 : 2018-09-03 09:27来源 : 福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各地今年上半年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深圳市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各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处罚金额位居全国首位,处罚案件数量位列全国第三,配套办法案件数位列全国第十,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

  深圳环境执法成效初显。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95宗,同比上升61%,罚款金额12677.7万元,同比上升33.6%,实施查封扣押94宗,同比上升526.7%,限产停产77宗,同比上升381.3%,移送公安行政拘留52宗,同比上升62.8%,移送涉嫌环境犯罪20宗,同比上升81.8%,登报道歉220宗,同比上升73.2%。

  全覆盖高强度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执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的“铁齿铜牙”,更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一柄“利剑”。

  今年上半年,深圳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紧盯黑臭水体和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目标,在全市范围内统筹组织开展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全覆盖高强度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持续改善深圳宜居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

  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在环保专项执法 “利剑二号 ”行动中,执法人员连续发力查处多起典型案件。

  “污水处理设施外排废水监测异常,怀疑企业超标排放。”5月14日,宝安区环水局与宝安区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对永艺发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含镍车间排放口和总排口外排废水进行采样,发现该公司镍车间排放口排放含镍污染物超标十倍以上,且该公司近一年内因超标排污受到2次行政处罚,环保部门拟依法对该公司作出停产整治、罚款人民币100万元及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处罚,并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这是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的一幕。事实上,深圳对“利剑二号”行动进行部署后,一把执法“利剑”就迅速在全市铺开,直插违法排污行为要害。行动部署以来,各区、各单位采取“扫楼”形式全方位、无死角逐层逐栋“地毯式”排查,掌握污染源的排污情况,建立污染源监管数据库,并将排查发现的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列入整治名单,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治要求和完成时限,实施分类整治。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环境执法效能 

  深圳环境执法的“铁腕”究竟是如何炼就的?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环保部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执法方式方面,环保部门持续实施“点穴式”精准执法,通过开展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组织全市执法力量实施大军团作战,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执法离不开全市环保执法人员的齐心协力。为切实提高执法能力,市人居环境委组织开展“利剑二号”行动执法精英培训,创新执法培训教学模式,并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提高环境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意识。

  环保排查、公安侦查、司法跟进,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联合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模式在深圳正成为常态。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移送行政拘留、司法联动等新手段给环境执法部门武装上了“铁齿铜牙”。深圳实时规范“两法”衔接,加强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沟通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在执法过程中,深圳还对废水采样监测的取样量、固定剂添加、采样全程录像等重点环节提出规范要求,并建立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监测采样行为的合法性审核机制,提高行政处罚案件的质量。

  “运用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开展环境监管执法,通过分析比对水质指纹,最快30分钟即可锁定排污‘元凶’。”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环保部门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发挥环保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势,创新调查取证方式,利用水平衡监测监控、特征污染物指纹溯源追踪等技术,助力提升环境执法效能。(深圳晚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