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治水迎来“最好时机”
信息提供日期 : 2015-07-27 00:00来源 : 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深圳治水10年投入上千亿,有目标有憧憬,但最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难以预估。前两天,深圳市政协组织大型视察团通过视察、座谈等方式,把脉深圳治水并建言献策。
通过为期一天半的视察和座谈,深圳水环境的问题和原因基本清楚了,比如管网缺失、新鲜水供给不足等,最终目标也很清晰。但是,五年后深圳治水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说,未来五年投入800亿怎么花?解决哪些问题?实现哪些目标?如何实现资金使用最大的效率等。这些涉及纳税人钱袋子的问题很关键,也是政协委员发问的焦点。
政府如何花钱治水为何很重要?深圳过去五年投入225.89亿治水,在很长一段时期,深圳治水到底花了多少钱、效果如何?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公众不清楚,不知道从何知晓,也就无从监督。如今,政府公布过去五年治水的成绩,比如建了多少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等,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而且看不到治水的资金效益,这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225.89亿治水数据是否准确?这么多钱究竟有没有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是一分钱掰着两分钱花,还是两分钱花成了一分钱?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答好,就很难看清治水背后有没有部门责任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深圳治水应该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治水的技术性层面问题,二是治水的相关部门工作作风问题。如今看来,深圳治水技术性问题解决得不错,基本找到“症结”,公布的情况也还算到位。但花钱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未知。
过去五年这个问题没有很好得到解答,深圳未来五年治水也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正如座谈会上,有政协的领导说,过去五年深圳治水,国家指标一一分解到市一级政府部门,市一级分解给区政府,区政府分解给街道,因为不能落实到人,又重新循环一遍,问题还存在于那里。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正视和解决,未来深圳治水的资金在使用中效益可能会被消解。
自深圳市党代会和两会后,深圳确定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后,就开始了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大换血”,充实一批年轻务实能干的领导干部,就是要解决深圳新一轮发展和改革中,因官员作风,因行政效能等问题而产生的负效应。
深圳治水也是如此。从目前来说,深圳迎来了水污染治理最好的时期。从国家到省都很重视,中央出台“水十条”,省里也把茅洲河治理改造纳入省人大监督内容。深圳治水中,书记市长挂帅,治水规格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可谓治水“虎将”,此前在广州有丰富和成功的治水经验。
资金投入、领导重视、民众关注……诸要素俱备之下,就看如何具体开局破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