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水务局 > 资金信息 > 预决算信息

福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2014年度预算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14-02-19 00:00来源 : 福田区水务局

  本预算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单位的职能和主要工作任务编制,报告所列内容真实完整,依法接受区人大监督。

  报告人:陈慧明

  一、单位概况

  本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人居环境建设与保护、水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辖区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化学品等的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负责辖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审批和污染防治设施的竣工验收;负责对辖区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受理有关环境污染和水务纠纷的信访投诉,查处环境和水务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全区环境保护和水务执法检查行动;负责水土保持、给水、排水、节水等水务管理工作,做好全区的防汛、防旱、防台风及水资源保护工作;负责组织辖区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整治雨污分流,做好全区防洪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本单位共设9科室(含办公室);编制内实在人数49人,雇员实有人数9人,劳务派遣实有人数5人,离退休人员19人。

  二、2013年绩效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务建设,进一步改善了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启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进一步改善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在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协调下,我们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与边防六支队、市公安边防支队和广电集团共建模式,推动了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目前正在开展项目施工招标工作。

  (二)推进禾镰坑水库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努力打造生态景观亮点。根据区政府安排,完成了该水库生态景观综合提升方案,积极组织推进该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开展环保入户行动,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从宜居城区建设、资源能源节约、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等三个方面,以及市民群众、中小学校和企业三个绿色主体入手,全面推进环保入户行动。启动2013-2014年度福田区“低碳竞赛”活动,编写了第五季《低碳一家子》动漫剧本,建设了“美丽福田守护者联盟”微信公众平台。

  (四)抓好污染减排,持续改善辖区环境质量。关停污染生产企业5家,抓好工程减排,推进凤塘河水质净化工程(污水处理厂)运营工作;抓好监管减排,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共有51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建立污染减排动态管理台账,加大对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力度,准确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

  (五)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环保水务监管效能。建立福田辖区河流河长工作制,筹划开展河流保护量化考核,提升河流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功能;发动辖区60家企业参与创建活动,年底评选出40家环保模范企业,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加强水务管理,完成83个区属物业小区清源改造工程,创建48个排水达标小区,并可望创建10个以上节水型居民小区;加强三防和水土保持工作,保障辖区安全度汛;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维护辖区环境安全稳定。

  三、2014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及任务

  (一)开展一项创建。2014年正式启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打造具有福田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二)推动两项创新。创新环保宣传教育机制,在福田区委党校创办环保进修学校;创新环保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落实环保持续改进措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三)实施三项工程。积极推进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项目,确保居民喝上“放心水”;加快推进我区清源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城区水环境。

  (四)落实四项行动。1餐饮业污染整治行动;2施工扬尘污染治理行动;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整治行动;4环境空气监测行动,密切关注空气主要污染物以及PM2.5的变化,及时对空气质量进行预警预报,保障居民环境信息知情权。

  (五)促进五项建设。完善三防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促进三防能力建设;加大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力度,促进水土保持能力建设;推进区环境监测监控基地大楼建设项目,促进环境监测预警及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宜居社区创建工作,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服务群众,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促进作风纪律建设。

  四、2014年部门经费预算

  为完成上述工作目标和任务,2014年预算总规模为4269.7万元,全部为公共财政预算拨款。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