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统计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4-03-31 00:00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福田区统计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按照区委建设“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总要求,紧密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统计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紧扣“深入调研、搞准数据、强化分析、提高质量”这条主线,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决服务好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新兴经济业态统计创新工作。我局从2012年10月,被选为全市唯一试点开展新兴经济业态统计创新综合试点后,先后组织专题方案研讨、专家论证会、专项统计调查等开展工作。前期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所撰写的阶段性分析得到了王荣书记、许勤市长、王穗明主席、刘庆生书记、王强区长等市、区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和具体指导。在深圳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市经普办再次把全市专项试点任务交给我们,检验前期创新工作成果,探索在正式普查中如何使新兴经济业态创新成果充分体现。
二是认真做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增加对行业、企业和数据质量分析的维度,通过加大对微观数据和企业个案的分析力度,为宏观经济研判提供可靠依据,为区领导掌握经济走势、谋划经济工作提供参考。
三是加强对区重点工作的定期统计监测。为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企业发展数据,配合其开展定期统计监测工作。重点对福田区百强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向区主要领导反馈企业发展动态信息,为制定全区产业扶持政策,推动辖区经济又稳又好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二)扎实开展好党建、团建工作
一是开展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实施统计“一线服务法”,通过区局专业人员挂点街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全局领导干部、党团员分片包干,建立对口负责制度,下一线、走基层,全力提升服务基层能力,力争实现“千人培训、百条建议、十件实事、两个重点、一个目标”的目标任务。
二是继续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年活动。今年按照《福田区统计局干部派驻街道统计站方案》,选派刘明聪等3人作为统计指导员派驻街道统计站协助开展统计调查工作,加强区局与街道统计站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是按照上级部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深入和平县阳坑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切实解决村民生活困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是强化群众工作,成立“统计人之家”,邀请报表单位企业的统计员参加,不定期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区统计局、街道统计站、一线企业与居民群众的工作交流和联系,促进统计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五是组织青年赴深圳和康之家儿童发展中心探望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干部奉献爱心意识;积极参加福田区党团组织生活创新设计大赛,代表区机关党工委组织拍摄短片,并在全区评选中喜获金奖。
六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以党风带行风,以廉政促高效,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特色分析
一是加强经济建设方面的专题分析。从年初就制定“福田经济扫描”系列专题统计分析撰写工作计划,加强对全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同时,转换统计分析视角,重点对楼宇经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CBD和环CBD高端产业带等进行特色分析。此外,注重专题调研分析,对福田区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研究,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被广东省委办公厅《调研与交流》刊发。
二是加大社会监测力度。创建福田社会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统计监测分析工作。加大对福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分析力度。此外,重点加强对“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建设情况的监测分析,在全市率先对辖区幸福感进行量化分析,并发布幸福感专题报告。该报告相继被区主要领导批示,并被《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晶报》等多家媒体刊登转发。
三是定期公布经济运行发展报告。通过对辖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监测,做好与深圳兄弟城区的横向对比以及本区历史数据的纵向对比,每月、季按时公布统计数据并印发统计分析。同时注重与新闻媒体和报刊记者之间的适度联系,通过向群众公布相关经济信息以不断提高统计公信力。今年,我局有多篇分析文章被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刊发。
(四)全力保障统计“四大工程”有序推进
一是为保障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工作运作平稳,我局加强基层业务辅导,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强化走访企业督导服务。通过开展统计法制宣传、与企业签订《统计法律责任事务告知书》等方式全面保障企业独立、及时、准确上报统计报表。
二是督促辖区常规报表单位按时报送统计数据,确保“三上”法人企业按时上报率和企业直报率均保持100%。同时坚持要求企业自主填报统计数据,严格守住“四条红线”,杜绝违规现象发生。
三是严格按照上级部署,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小样本调查、企业生产经营景气调查、保障性住房调查、劳动力调查、人口变动调查以及妇儿发展监测等工作。
(五)严格落实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核查工作任务
一是在建章立制方面,组建了福田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并正式挂牌固定的经普专用办公室开展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组建了经普办,全力推动普查工作开展。以区政府名义印发了福田区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并结合福田实际,先后制定了单位核查方案、普查实施方案等文件,详细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此外,以两办名义发文争取区各单位的支持配合,还与区住建局和市场监管局联合发文,寻求物业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为核查上户做好准备。
二是在组织保障方面,以服务外包方式招聘35名讲师团指导员,并根据各街道单位数量派驻各街道工作。经济普查经费预算区财政已预留2013年区、街道两级普查经费1000万元,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在业务培训与指导方面,召开区三经普动员暨培训会议,就调查方案、调查对象界定、单位划分、编码和指标解释、入户技巧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普查员、指导员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同时,建立统计站工作群,保证经普工作的上传下达和工作进度的推进。利用“福田统计”QQ群对普查员上户遇到的棘手问题实时解答,并每天进行分类整理,分期发布《福田区第三次经济普查疑难问题解答》,努力提高普查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四是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拟定《福田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重点环节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福田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考核办法》,切实从源头上提高数据质量。
五是在督导检查方面,建立挂点与进度通报制度,制定区经济普查挂点责任制度,指定区局专人挂点街道检查、督导经普工作,并协调解决区、街道和普查对象的实际问题。
(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统计调查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并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了完成深圳市“底线民生”保障情况民意调查、深圳市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调查、深圳市农民工对公共服务需求状况调查、全楼盘价格调查等临时性调查等临时性调查工作,并撰写了分析报告,高质量地完成了调查任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参考。
二、2014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一是严格按照市、区相关经济发展要求,做好指标分解工作,加强对各项指标完成进度的监测分析,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按时推进。
二是自身梳理,查漏补缺。对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进行系统整理,对于新增企业及时纳入统计,对于原为“限下”企业现成长达标的企业按行业及时纳入常规统计。
三是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加强与区发改、经促、科创等部门联系配合,积极挖掘我区新增企业,努力寻找经济增量,做到应统尽统。
四是积极与上级配合,寻找突破现行统计核算制度框架约束的有效途径。同时就GDP核算、商业数据调整、跨区建设项目数据切分等问题进一步寻求支持。
(二)继续服务好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
紧密围绕2014年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继续在统计分析和统计监测方面下功夫。首先,认真做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深化对行业、企业和数据质量分析的维度,为区领导深入掌握经济运行情况、科学谋划经济工作提供了参考。其次,继续做好对区重点工作的定期统计监测工作。特别是对福田区百强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企业微观发展信息,为全区产业扶持政策推动提供可靠依据。
(三)全力推动经济普查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经济普查宣传。单位和个体户配合程度的高低是普查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我区将配合市里,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公交、海报、物业、短信推送等一切手段,广泛深入的做好经济普查宣传工作,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普查对象的配合度。
二是进一步抓好质量控制。我区将严格遵照上级文件要求,并结合根据我区实际制定的经济普查重点环节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福田区主要经济指标质量控制办法,把好单位查找、分类、填报和录入数据质量关。
三是全面做好正式普查工作。及时总结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和难点环节进行梳理并形成书面材料印发至各街道,以指导正式普查过程中相关工作规范开展。此外,加强对各街道的业务培训,特别是PDA的具体操作指引,保证正式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全面开展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严格按照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福田区统计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采取正面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等具体方式,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已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教育总要求。具体实施方式,在严格遵循上级活动要求的前提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局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局班子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分三个环节展开。环节一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二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三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五)继续深入开展新兴经济业态统计创新工作
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在正式经济普查过程中充分实践新兴经济业态统计创新工作。同时,继续积极配合市统计局,寻求新兴经济业态如何统计、如何纳入GDP核算的有效途径,以期将新兴经济业态统计调查成果在辖区经济发展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