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统计局 > 统计数据 > 经济社会运行态势

2015年福田区能源消费情况监测报告(2016年第21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6-11-03 00:00来源 :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福田区始终将节能降耗作为促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抓手,坚持发展和节能同步,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节能目标。 

  一、基本情况 

  (一)能耗水平较低,持续五年下降 

  2015年,福田区实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5.57吨,下降4.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216千瓦时,下降6.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219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2.5%,完满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进度,超过计划2.1个百分点。与全市各区相比,福田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处于全市较优水平,总体能耗水平在10区排名第3 

  1 2011-2015年福田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速度 

       指标        年份 

指标值(吨标准煤万元,2010价) 

速度(% 

2011 

0.3990  

-3.43 

2012 

0.3840  

-3.75 

2013 

0.3680  

-4.24 

2014 

             0.3480 

-3.54 

2015 

             0.2190 

-2.50 

  注:2015年单位GDP能耗已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进行调整 

  (二)工业增长稳定,低耗效应明显 

  2015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下降0.6%,增速较2014年减少了0.2个百分点。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75.44亿元,增长8.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7%,增速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4.2个百分点。从数据分析,规模以上工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低耗效应明显。 

  (三)消费品种集中,以天然气为主  

  辖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品种主要集中在电、油和天然气,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99.7%。其中,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天然气消费量为24479.46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291305.6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72.0%;电力消费为86695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066548.2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26.3%;实现汽油消费1726吨(折合标准煤2539.6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0.6%;实现柴油消费2285吨(折合标准煤3329.5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0.8% 

  (四)高耗能企业少,能耗水平较低 

  辖区六大高耗能企业共6家,占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家,产值能耗为0.01吨标准煤/万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家,产值能耗为0.04吨标准煤/万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家,产值能耗为1.91吨标准煤/万元。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除了电力生产供应业,其他产值能耗均处于较低水平。 

  (五)电力消费持续增长,工业用电轻微回落 

  2015年,辖区社会用电量682282.59万千瓦时,增长 

  2.3%。从行业分类看,工业用电量96001.4万千瓦时,下降0.03%,占14.1%;商业服务及其他用电量363245.8万千瓦时,增长3.2%,占53.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23035.5万千瓦时,增长2.0%,占32.7% 

  

     

  二、存在问题 

  (一)节能降耗方式需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十二五”期间,辖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0.03:8.47:91.50调整为2015年的0.05:6.59:93.36,二产由8.47降低到6.59,三产由91.50提高到93.362015年产业能耗数据显示,三产能耗占辖区总体能耗近7成,三产已成为辖区能源主要消费产业。因此,在能源消费日益从工业为主转向第三产业的同时,节能工作重心需适应产业结构变化有所调整。 

  (二)非工业重点企业能耗不降反升 

  据测算,辖区非工业重点耗能企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8%。分行业数据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非工业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的56.8%,建筑业占非工业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的20.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非工业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的18.1%,批发零售业占非工业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的2.2%,餐饮业占非工业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的2.5%。由此看出,非工业重点能耗单位不降反升,主要能耗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非工业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比 

    

    

      (三)能源消费结构单一 

  辖区一次能源消费主要有电力、汽油、柴油和天然气,占全区综合能源消费量近九成,二次能源消费只有天然气加工转化电力产出一种,占全区综合能源消费量不足2%,比重偏低;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区综合能源消费0.01%,所占比例微小。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不利于辖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建设。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用电管理,强化节能督查 

  辖区主要能源消费以电力为主,相关部门要尽早制定和完善有序用电方案,根据企业的产能水平(工业总产值电耗、工业增加值电耗或税收电耗),尽早制定和实施企业用电总量和电耗水平,控制高消耗、低产出企业电力消费过快增长。重点耗能企业是节能管理的重点,相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监测,督促各项节能措施的落实,反馈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重点耗能企业要建立节能责任制度、节能统计制度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制定分阶段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 

  (二)鼓励新型能源开发利用 

  辖区工业能源消费品种主要集中在电、油和天然气,占辖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99.7%。二次能源天然气加工转换电力产出只有深圳南天电力有限公司一家。辖区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其它新型可替代能源较少,要改变这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必须要引进新型能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三)利用行政和市场手段限制能耗增长 

    在节能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节能奖惩机制。对完成节能降耗目标显著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水、电、气等资源要素配置及项目申报,土地购置优惠政策上给予优先考虑。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场手段,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提高能源资源税费、倡导勤俭节约的能源消费观,限制重点耗能企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的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