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岭街道工业发展简析(2010年第26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1-11-04 00:00来源 : 福田区园岭街道办事处
第26期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10年10月12日
园岭街道工业发展简析
本文以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为依据,对园岭街道工业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工业发展现状
1、工业总体概况
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末园岭街道(包括华强北部分,下同)共有工业法人企业342家,占全区工业法人单位总数的3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规模以下工业260家。从业人员共19195人,实现工业产值43.54亿元。
2、私营企业经济增长迅速
园岭街道工业法人企业中内资企业为292家,占园岭工业法人企业总数的85.4%,实现工业总产值21.6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为264家,占总数的77.2%,实现工业总产值13.62 亿元。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为50家,占园岭工业法人单位总数的14.6%,实现工业总产值21.88亿元,其中港澳台投资企业为35家,占工业法人单位总数的10.2%,实现工业总产值13.63亿元。可以看出园岭工业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逐步成为支撑工业行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表1 按经济类型分组工业法人企业和工业总产值
企业数 | 工业产值 | |||
企业数(个) | 比重(%) | 工业产值(亿元) | 比重(%) | |
合计 | 342 | 100 | 43.54 | 100 |
国有 | 3 | 0.9 | 0.87 | 2.0 |
联营企业 | 2 | 0.6 | 5.49 | 12.5 |
有限责任公司 | 16 | 4.6 | 1.52 | 3.5 |
股份有限公司 | 4 | 1.2 | 0.03 | 0.1 |
私营企业 | 264 | 77.2 | 13.62 | 31.3 |
其他企业 | 3 | 0.9 | 0.13 | 0.3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5 | 10.2 | 13.63 | 31.3 |
外商投资企业 | 15 | 4.4 | 8.25 | 19.0 |
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较大份额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辖区工业总产值的主力,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数不多,仅占工业企业数的24.0%,但其共有工业从业人员12940人,占园岭工业从业人员的67.4%;实现的工业总产值36.85亿元,占园岭工业总产值的84.6%。
4、高端技术产业继续领跑,传统产业稳定发展
信息网络产业迅速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8.1%,是产业的领头军,实现营业利润共0.62亿元,占全部营业利润总额的34.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传统行业依旧发挥支撑作用,共有单位232个,占工业总数67.8%,共有从业人员11232人,占我辖区从事工业人员总数58.5%。
二、存在问题
1、资源短缺,成本上升,工业企业面临压力
受土地资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工业流失产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工业企业外迁已持续几年,工业下降态势明显。园岭街道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业法人单位502家,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业法人单位342家,减幅31.9%;其中规模以上法人单位从第一次经济普查的143家下降减少到82家,减幅达42.7%。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八卦岭工业区基础薄弱,工业企业大多数为加工型企业,以组装加工或制造生产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经普数据表明,我辖区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比例偏低,2008年末有进行科研活动的企业只有15家企业。
三、发展建议
1、协调好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而大量所需能源产生的工业粉尘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日益严重的污染。因此我们要协调好能源的利用问题,加强技术改革,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产业改革,鼓励低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强能源节约的公众宣传,提高公众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国家建立低碳社会的契机,协调好能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品牌优势,加强创新能力提高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是工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立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逐渐形成一个系列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政府扶持,发挥引导作用
政府要给工业企业一定的扶持,从产业的导向、市场运作、投资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政府扶持可以增加工业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同时政府扶持还包括提供一定的信息引导企业的产业改革,帮助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撰 稿:园岭街道统计站
[温馨提示:更多内容请参阅《福田政府在线》网站的区统计局网页中“统计分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