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统计局 > 统计数据 > 经济社会运行态势

福田区2010年物价形势回顾及2011年物价趋势展望(2011年第6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1-11-04 00:00来源 : 福田政府在线

 

 

 

 

 

 

 

6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110427

 

 

 

 

 

物价处于上升通道 投机推高通胀水平

——福田区2010年物价形势回顾及2011年物价趋势展望

 

2010年,我区国民经济继续快速稳健发展,市场供应充裕,居民消费活跃,但多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物价水平增长提速。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5,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

一、2010年物价走势综述

1、物价走势升多跌少,波幅呈前后急中间缓的趋势

从指数的分月走势看,我区物价走势升多跌少,波幅呈前后急中期缓的趋势。进入二月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急速回升,二月升幅较一月抬升了3个百分点,其后升幅放缓,三至九月升幅介于3.0%-4.0%之间,进入十月后开始了新一轮上涨过程,升幅拉高至5.0%上下。各月变动幅度仅一月处于零下,其余月份均在零上。2010年分月价格指数趋势见图1

2、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呈六升二降的态势

从分类价格指数看,八大类商品呈六升二降的趋势:食品类上升7.7%(为全年累计比值,下同),烟酒及用品类上升2.1%,衣着类下降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4.6%,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6%,居住类上升3.8%。近年来各分类价格指数涨跌幅见图2

3、总体属于温和型通胀,部分因素为上年反弹

2010年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较上年上升3.5%,总体而言升幅越过了温和通胀3.0%的警界线,但离严重通胀的5.0%尚有一段距离。考虑到2009年物价水平处于温和下降趋势,全年消费价格总指数降幅为1.3%,故导致2010年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走高的因素中,部分属于正常的恢复性回涨。

二、物价变动的成因

1、游资炒作成为食品类独立的新涨价因素

2010年食品类价格同比增长7.7%,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的第一动力,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2.4个百分点,影响率达68.6%。从具体分项的走势看,除其他食品及食品加工服务费下降1.6%外,其他所有食品分项价格均为正增长,其中涨幅超过10.0%的有干豆38.4%、鲜菜15.8%、大米15.1%、鲜果13.1%、蛋10.7%,涨幅超过5.0%的有其他水产品9.7%、禽8.9%、糕点饼干面包8.2%、在外用膳食品6.6%、食用畜肉及副产品5.5%等。本轮食品价格上扬的背后,除了气候和环境影响收成、种植和流通成本增加等以往常见的传统涨价因素外,游资对农产品的炒作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涨价因素,介入伊始即对食品价格链条产生强势影响。从年初起,巨额游资开始对绿豆、姜、蒜、玉米、小麦、苹果、茶叶等多类食品进行轮番炒作,大量投机者在农产品投机活动中牟取暴利,本已处于高位的食品价格再被推向新高。虽然被游资炒作的农产品大多具备产地集中、产量偏小、较耐储存、需求刚性、不宜调控、预期减产等特征,但由于游资对农产品的炒作存在机动性强、不确定性高、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及舆论和民众的关注度高等特点,其涨价效应易直接传导至其他食品或间接抬高其他食品的价格预期,为食品类整体价格上扬推波助澜。

2、品牌价值强力提升令女装价格一枝独秀

2010年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5%,其中服装类下降0.2%,鞋、袜、帽类下降6.0%,衣着材料类增长5.6%,衣着加工服务费增长2.3%。服装类当中,儿童服装下降11.6%,男式服装价格下降4.7%,女式服装则增长7.0%。衣着类的实物价格中,服装、鞋袜帽等均在下降,仅衣着材料增长,说明原材料棉花的涨价效应仍在产业链上传导和消化,尚未体现在主要消费终端上。服装价格中女装一枝独秀,与男装和童装拉开距离,则是品牌效应和附加价值的初步显现。2008年起,我市服装界在有关部门的鼎力扶持下,锐意发展时尚创意型服装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女装区域品牌”,努力把深圳打造成“时尚女装之都”。三年来,深圳女装已开始从传统优势产业向高附加价值、高文化含量的时尚创意产业成功转型,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线女装品牌得到稳步发展,产业集群亦初具规模,品牌价值的强力提升拉动了女装价格逆市上扬。

3、产能过剩令各类耐用电器、电子产品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或成常态化

2010年各类大件耐用消费品价格延续上年全线下降趋势,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中的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中的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下降3.6%,交通和通讯类中的交通工具下降6.3%,通信工具下降16.9%。以耐用电器、电子产品为主的大件耐用消费品市场已呈高度饱和状态,业界为了增加销量、提高业绩,降价已成常规商业行为,平时价格下调的频率和幅度已在各类商品中居于高位,每逢重大节日或长假更是动辄以大幅降价来促销。随着电子轻工业科技的飞速进步,部分耐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长期处于生产能力过剩的状态,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或成常态化,中短期而言对消费者和宏观经济有利,尤其在物价水平持续高涨的情况下,这部分商品类别已经成为稳定物价形势和遏止通胀升级的重要板块。

4、能源类价格调整贴近国际油价走势

2010年能源类价格止跌回升,其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类上涨10.9%,水、电、炊用燃料类上涨3.1%,涨幅均高于上年的跌幅的绝对值。车用汽油价格年内经历四次调整,分别是414每吨上调320元、61每吨下调230元、1026每吨上调230元及1222每吨上调310元,累计上调幅度高于累计下调幅度,总体走势以上行为主。同期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为先跌再涨,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四月初攀至上半年高位,其后因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大幅下挫,五月中下旬探底,下半年一路震荡向上走,分别于七月下旬、十月上旬、十一月上旬及十二月上旬和下旬数次冲至新高点,年末收报91.38美元/桶,全年涨幅为15.1%。可见,国内油价调整趋势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较相吻合,若此趋势得以保持,国际油价走向将可成为判断国内油价调整动向的风向标。

5、金价连涨十年带旺硬通货投资和奢侈品消费热度

2010年个人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增长2.6%,其中个人饰品增长6.5%。国际黄金价格已连续10年上涨,2010年全年涨幅达29.7%,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大关。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后,全球通胀预期大增,作为硬通货的黄金投资成为规避通胀风险的安全岛,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种与黄金相关的投资项目如实物金条、纸黄金、黄金期货、黄金现货延期等,均成为长盛不衰的热门投资项目。在投资黄金价格的强力牵引下,黄金饰品和各类珠宝价格近年也在持续上涨,带旺了居民奢侈品消费热度。

6、服务项目价格以上涨为主,涨幅略低于实物价格

2010年服务项目价格增长2.6%,涨幅较消费品价格低1.2%,分项价格以上涨为主。其中,服务及与服务有关的项目涨幅或降幅分别为:旅游费上涨8.2%,自有住房费用上涨7.7%,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类上涨5.0%,租房费用上涨3.5%,个人服务类上涨3.2%,市区公共交通费上涨3.1%,衣着加工服务类上涨2.3%,城市间交通费上涨1.6%,文娱费上涨0.5%,通信服务费上涨0.4%,医疗保健服务类和学杂托幼费两项与上年持平,车辆使用及维修费下降1.5%,其他食品及食品加工服务类下降1.6%,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类下降3.6%2010年福田区服务及与服务有关的项目价格变化情况见图3

(服务项目)

三、2011年物价趋势展望及发展建议

展望2011年,我区仍将继续保持繁荣有序的市场秩序和丰富充裕的市场供应,但物价将延续2010年的涨幅,继续在较高位面运行。综合预测,2011年我区通货膨胀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期,若治理通胀和收缩银根的政策收效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有望下半年实现软着陆,回落至贴近正常增长水平的位置,并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区间内,升幅将介于3-4%之间。可能主导物价涨跌的因素及应对建议如下:

1、过度投机令通胀百上加斤,建议度身订做投资项目和环境吸纳游资

游资炒作贯穿了整个2010年,炒作的题材和范围不仅仅限于食品,还包括棉花、中药材、木材等物资。对紧缺资源的炒作行为近年一直都存在,但规模较小、范围较窄、手段较隐蔽;自从大量游资从房地产市场释出后,炒作行为开始变本加厉,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规模庞大、脉络宽广的专门炒作群体,成为一种游离于正常市场运作之外的、有能量对价格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立因素。尤其是对食品的轮番炒作,以百姓的饭台为赌桌,将民众的三餐当赌注,加剧通胀程度、破坏市场秩序之余,还加重了居民的生活负担。尽管过度投机行为已引起有关部门警惕并及时予以打击,但其能量和脉络犹在,仅转入蛰伏状态并伺机而动,一旦时机来临仍可即时投入运转,并钻信息披露不对称和不透明的空子有选择地散播混沌信息、用广泛发动民众加入抢购行列作掩护等新手法,进行突击炒作并牟取暴利。

游资的泛滥凸显民间投资领域和融资渠道的欠缺。数额庞大的游资是一柄双刃剑,放任自流会对经济造成损害,收为己用则能为经济添砖加瓦。建议有关部门针对游资的特点率先加以系统地研究和甄别,对于可资利用的部分加以吸纳,根据我区高端产业的发展需要,为其度身订做高风险、高回报的高端投资项目和宽松投资环境,做到既能分流游资对通胀施加的上升压力,又能为我区经济发展锦上添花,还能让庞大的资本找到创富乐土,实现一举多得的三赢局面。

2、食品价格仍将节节走高,建议严把食品安全关提升食品性价比

气候异常导致收成欠佳、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灌溉水资源开始面临枯竭、生物燃料扩大生产规模、人口膨胀引发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等不利因素,均决定食品价格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以节节走高趋势为主;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形势却日益严峻,有毒食品触目惊心、问题食品遍地开花,令食品价格一再攀升的同时,其性价比却一路跌停。

我区作为一个第一产业早已退出经济领域的地区,对食品价格上涨施加影响显得力有不逮,但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却仍可做到有所作为。建议有关部门以筹办大运会为契机,一方面下大力气强化对区内食品和饮食行业的质量监管,从严把好食品安全关,全面净化食品市场的各个环节,为我区居民和各方宾客创造一个安全、卫生、放心的饮食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饮食行业加强自律,制止行业道德滑坡、加固行业道德堤坝,切实提升我区食品和饮食行业的整体性价比。

3、部分电子行业面临发展瓶颈,建议修正发展方向和模式

电子产品研发和交易作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打强项之一,近年开始面临发展瓶颈,部分电子产品市场经营状况不佳,个别甚至已沦为旧货集散地艰难求存。以较为典型的通讯工具为例,2004-2010年价格降幅依次为14.1%17.9%19.9%14.2%12.3%14.3%16.9%,年均降幅达15.7%,其轨迹有如急速下行的漩涡激流。产品贬值过快令技术研发成为鸡肋,行业技术水准一直高不成低不就,虽长期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得天独厚优势,却始终未能催生一套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当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成为国际手机巨擘们的核心竞争领域之际,国内同业却难以跻身竞争平台与国际群雄共同逐鹿。另一方面,国外一有新产品出笼,国内山寨厂商争相向低端化克隆,长此以往难免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建议有关部门持续发挥政策先导作用,对区内电子产业发展模式和方向进行及时梳理和纠偏,刹停某些只拼价格不计其余的经营方式,着力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和前端力量,合力把饼做大做圆做厚。同时,敦促区内电子产业摒弃浮躁心态,一方面培育和善用以四两拨动千斤之巧实力,当能影响天平走向的重量级砝码,发挥出与实力相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潜心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切实为自身份量加码增重,缩窄与国际高端同业的差距,力争早日晋身核心竞争平台,在国际电子产业风云际会中纵横捭阖。

 

                                                稿:李 

 

 [温馨提示:更多内容请参阅《福田政府在线》网站的区统计局网页中“统计分析”栏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