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统计局 > 统计数据 > 经济社会运行态势

福田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2010年第24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1-11-04 00:00来源 : 福田政府在线

 

 

 

 

 

 

 

24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1099

 

 

福田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2008年福田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分析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篇

 

本文运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资料,对福田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提供参考依据。

一、发展概况

(一)规模稳步发展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资料显示,我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从过去的规模小、服务领域窄、人员素质不高和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稳步发展。2008年,我区共有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企业232家,年末从业人数12544人,企业资产总计43.88亿元,分别较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增长6.9%85.9%15.5%(经济指标计算速度未考虑价格因素,下同)。

1  福田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主要经济类型分组

指标名称

企业数(个)

年末从业人员(人)

资产总计(亿元)

总计

232

12544

43.88

国有企业

5

155

1.64

联营企业

1

10

0.30

有限责任公司

19

586

5.44

股份有限公司

10

248

4.31

私营企业

182

7728

25.9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2

3725

4.43

外商投资企业

3

92

1.78

(二)内资企业独占鳌头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217家,从业人员数8727人,分别占全部的93.5%69.6%,内资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国有企业5家,联营企业1家,有限责任公司19家,股份有限公司10家,私营企业182家。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15家,从业人员数3817人,分别占全区的6.5%30.4%

(三)呈现私营企业为主的行业格局

目前,我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中,私营企业数量182家,企业资产总额25.98亿元,分别占全部的78.4%59.2%,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占据绝对优势。

(四)房屋代理租售活跃

福田地处中心区,具有优越的CBD地域优势,成熟的生活氛围、繁华的商业环境、优越的名校资源,对投资者和置业者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房屋租售情况比较活跃。2008年我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在房屋代理销售方面,成交合同面积4248413平方米,较2004年增长74.6%;成交合同41907份,增长1.61倍;成交合同金额321.88亿元,增长2.10倍。在房屋代理出租方面,成交合同面积3534223,增长51.2%;成交合同44243份,增长1.77倍;房屋代理出租成交合同金额最火爆,成交合同金额5.52亿元,增长25.76倍。

 

2  福田区房地产中介业房屋销售和代理出租情况


指标名称

房屋代理销售

房屋代理出租



成交合同面积(平方米)

成交合同数()

成交合同金额

(亿元)

成交合同面积(平方米)

成交合同数()

成交合同金额(亿元)



总计

4248413

41907

321.88

3534223

44243

5.52


国有企业

5000

20

0.75

1000

10

0


联营企业

0

0

0

0

0

0


有限责任公司

250151

1201

17.28

213805

1414

0.07


股份有限公司

66100

137

2.70

13904

74

0.04


私营企业

1776401

17296

190.96

2149196

29188

5.00


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

2150761

23253

110.19

1156318

13557

0.41


 

二、存在问题

(一)营业利润大幅度下滑

2008年,我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营业利润为-4011.3万元,其中私营企业亏损最多4583.3万元。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受金融海啸的影响,中介服务企业接受了一次洗牌;2、房价经历了20062007年的持续高涨后,2008年开始下滑,对地产中介的营业额造成很大的冲击;3、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前期扩展膨胀太快,缺少科学经营模式。

(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区从事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仅有342人,占总从业人员的2.7%;占比重最大的是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47.5%。总体来说,地产中介人员素质偏低,一是市场准入门槛过低,资格认证制度尚不规范,导致中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二是招聘人员素质标准不一,多数房地产中介公司招聘中介人员时,对中介人员没有资质和学历的要求,又缺乏系统的培训,导致大多中介人员缺乏从业责任心和法律知识。

(三)网络房地产市场开发有待加强

目前我区绝大部分房地产中介没有网络交易平台,只有为数极少的房地产中介,如中原、满堂红等有网络经营理念,但系统及配套功能不够强大,只是处于上传信息的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电子商务。

三、发展建议

随着楼市在2009年的快速苏复,房地产中介行业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随着政府对楼市健康发展的正确引导,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也会随着楼市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进入健康稳定发展时期。

(一)转变经营模式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国内许多房地产中介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遇到“瓶颈”,面临资金、资源和人才的约束,难以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从长远看,房地产中介企业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导入成熟先进的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理念。

(二)大力发展三级市场

据有关资料统计,房地产二级市场与三级市场交易额的国际比例为 37,香港为28,美国达到19。随着城市房地产的规模化的发展,房地产产业会越来越成熟,房地产成长应逐步以二手楼市成交为主导,作为服务于二手楼市的中介服务行业,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区发展长远来看,房地产三级市场的市场主导能力和市场空间将日趋庞大,目前地产中介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房地产中介的功能定位进行重新整理提升,积极借鉴和引进国际中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三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定期组织培训,从业人员及时学习有关房地产中介行为操作规范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水平。树立中介机构和个人的诚信意识,规范职业道德,中介从业人员和机构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加强自律,自觉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和行规,维护职业形象,不损害客户利益,同行不相互倾轧。

注:文章数据按法人表汇总

 

 

 稿:福田街道统计站  彭红英

 

 

 

 

 

 

 

 

[温馨提示:更多内容请参阅《福田政府在线》网站的区统计局网页中“统计分析”栏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