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统计局 > 统计数据 > 经济社会运行态势

福田区经济发展扫描与探究(2010年第13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1-11-04 00:00来源 : 福田政府在线

 

 

 

 

 

 

13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10年7月26

 

 

福田区经济发展扫描与探究

 

福田区作为深圳特区的中心城区,以超常的思路、领先的举措和超越以往的力度,实施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双轮驱动”,以CBD和环CBD高端产业带为依托,引进新兴产业,培育新型业态,大力发展具有福田特色的楼宇经济,走发展低碳化、产业高端化的科学发展之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代服务业

 

福田区第三产业发达,产业配套环境良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十分明显。近年通过科学规划、推进商务楼宇和功能片区开发建设改造、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一系列举措,现代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总量不断增加,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对区域经济的主导和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一、总量规模扩大,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2009年福田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23.45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2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出5.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3.4%,比2004年提高21.5个百分点,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比重逐年上升态势2009年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89.3%,其中金融业贡献达50.7%,成为辖区经济最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不仅为福田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对外开放程度,也大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二、强化区位优势,打造主导产业群

——金融中心初具规模。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以CBD为中心,金融业蓬勃发展。福田集聚深圳47%的银行、84%的证券机构、64%的保险机构和69%的风险、创投等其他金融机构,招商银行、平安保险、招商证券、博时基金等本地金融总部发展壮大,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民生、中信、光大、兴业、浦发、东亚等深圳分行纷纷落户福田。2009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64.10亿元,增长16.9%,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占全区现代服务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4.9%34.8%,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

——信息产业迅速崛起。福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中国移动、广东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广电集团等通信运营总部聚集福田,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氛围。区政府积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营造多层次服务环境,全力促进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发展,引导新型商务模式加速兴起,并衍生出新的业态,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69.99亿元,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8%,形成福田区特色产业。

——商务服务业充满活力。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细化、深化和专业化服务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法律、会计、广告等专业服务快速发展。以会展业为例,福田素来是深圳大型会展的举办地,每年举办超百场的国内外大型会展,“高交会”、“文博会”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性展会,强力催生福田的会展经济。据相关部门测算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和相关行业的收入之比为16(发达国家和地区更高达19,这样高的产业关联度不仅符合中心区产业高端化特点,更增强中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凸显中心区影响力。2009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35亿元,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8.8%,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现代物流前景看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孕育,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呈现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一批骨干企业成长壮大,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和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福田物流业特别是物流总部企业的发展前景良好。2009现代物流实现增加值30.81亿元,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0%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同时,现代服务业中的其他行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如教育、文化和科研技术服务等行业虽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但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显现出较好的成长性,有望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1   2009年福田区现代服务业情况

                                                                 单位:亿元、%

 

增加值

增加值占GDP比重

GDP贡献率

地区生产总值

1623.13

100.0

-

 第三产业

1423.45

87.7

114.6

  现代服务业

1028.36

63.4

89.3

    现代物流

30.81

1.9

0.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9.99

4.3

4.7

    金融业

564.10

34.8

50.7

    房地产业

123.58

7.63

23.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0.35

5.6

6.1

    科研、技术和地质勘查业

50.12

3.1

1.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6.64

1.0

0.5

    教育

29.18

1.8

0.8

    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

15.44

1.0

0.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8.15

2.4

0.8






 

三、空间布局优化,集聚区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出现了产业集聚区和集聚带,并由单点的CBD向环CBD周边多极、分散发展,空间布局趋于优化。CBD和八大环CBD高端产业带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2009年九片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现代服务业比重达61%CBD集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成为总部企业云集之地,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达79%;华强北电子产品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全国电子产品价格风向标,“中国电子第一街”地位稳固;上沙创新科技园建立手机通信产业创新链、产业链,吸引全国超过1/3的手机企业在此检测,成为“南方手机检测中心”;田面吸引一大批国内外顶尖设计企业进驻,“设计之都”初具规模;梅林多丽工业区华丽转身,改造为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这些集聚区正逐步形成服务功能的新载体和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转变。

 

 

总部经济

 

2009年随着国家实行积极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市、区各项保增长措施的落实,福田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实施环境立区战略,高端产业架构和现代产业体系的逐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科学发展轨道,辖区发展总部经济基础条件愈趋完善,金融业实力不断壮大,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服务基础。总部经济中一批企业强势增长,效益初显,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坚力量。

一、总部经济助推辖区经济升级转型

2009158家深圳市与福田区认定的福田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49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0.5%。在深圳市第一批认定的180家总部企业名单中,福田区有93家,占51.6%,比重过半,位居全市各区之首。世界500强累计落户福田75家,500强投资法人企业124家,福田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引起越来越多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关注。

二、总部企业引领各行业快速发展

2009年金融业总部企业创造增加值307.40亿元,增长16.9%,占全区金融业增加值的54.5%,占总部企业增加值的62.2%,支撑总部企业发展;商业总部企业推进消费市场稳步发展,创造增加值64.50亿元,增长12.2%,占总部企业增加值的13.0%;其他服务业总部企业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实现增加值47.74亿元,增长9.2%,占总部企业增加值的9.7%;房地产总部企业创造增加值13.51亿元,增长20.1%,占总部企业增加值的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17.03亿元,增长3.1%,占总部企业增加值的3.4%;工业总部企业生产萎缩,实现增加值28.46亿元,下降6.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2%,占总部企业增加值的5.8%

2  2009年总部企业按行业分组


 

          

单位:亿元、%


 

 

增加值


2009

增长速度



一、合计

494.57

13.8


工业

28.46

-6.8


建筑业

15.93

9.9


交通仓储和邮电业

17.03

3.1


批零住餐

64.50

12.2


1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房地产业

13.51

20.1


其他服务业

47.74

9.2


金融业

307.4

16.9


二、总部企业所占比重

30.5


 

 

CBD与环CBD高端产业带

 

福田区作为深圳市的核心城区,依托CBD总部经济辐射作用,形成以CBD为核心,以分布CBD周边的产业集群的“圈层式”产业布局结构。2009CBD及环CBD高端产业带实现增加值10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5%CBD集聚总部,服务周边、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环CBD高端产业带日趋成型,园区经济集群发展。

一、CBD引领福田竞争力提升

特殊的区位优势,无可比拟的配套环境使CBD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和总部企业进驻的首选。目前,CBD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0家,总部企业39家。CBD内聚集金融业、服务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全区32%的法人金融机构云集于此,随着深交所新大楼的建成和迁入,金融业集聚更趋于明显,将为深圳及华南地区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2009CBD实现增加值324.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0%,对辖区经济增长贡献愈发突出,单位面积的增加值产出达到53.48亿元/平方公里,是全区平均水平的2.6倍,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标杆。

二、环CBD高端产业带片区集聚优势提升

CBD为中心,环绕CBD周围正形成若干个高端产业集群,一条环CBD高端产业带正喷薄而出,包含了电子科技高端服务、手机研发检测、工业创意设计、深港合作等在内的众多高端产业。2009年环CBD高端产业带实现增加值706.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5%。其中,上步功能片区形成以电子专业市场为龙头,批发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等业态共生共荣、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信息业服务基地,2009年实现增加值162.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0%;福田保税区形成以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为主的跨国公司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152.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4%;香蜜湖片区形成以招商银行总部为核心的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实现增加值146.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0%;车公庙功能片区形成以电子通讯、手机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121.7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5%。其中,以南方手机检测中心为核心的手机产业链条发展态势良好,手机产业链相关区域总部企业云集;彩田北功能片区形成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未来创业板上市的总部基地,实现增加值63.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

同时,环CBD高端产业带其他片区中各高端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如,福强南功能片区将打造以数码科技、文化创意为主的深港合作创新产业集群;福田科技广场功能片区将形成以科技研发、国际商务资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型总部基地;八卦岭功能片区将改造为现代都市型产业集群;梅林功能片区将引进航空航天和科技创业服务为主的科技产业集群,这些片区正积蕴着发展的能量,随着片区项目引进步伐不断加快和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势必将成为福田产业高端发展的新增长极。

3  2009CBD和环 CBD高端产业带实现增加值

                                                 单位:亿元、%

片区

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CBD

324.63

20.0

上步功能片区

162.85

10.0

福田保税区

152.58

9.4

香蜜湖片区

146.08

9.0

车公庙功能片区

121.73

7.5

彩田北功能片区

63.30

3.9

 

新型业态

 

福田依托雄厚的高技术产业基础、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动新型业态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资本经济、网络经济、创意经济、现代物流经济等多种新型业态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渐成集聚效应,并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形成特色品牌,拉动经济效果明显。2009年资本经济、网络经济、创意经济和现代物流经济等主要新型业态共实现增加值77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高于整体经济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7.2%,迅速填补了高耗能企业外迁留下的空间,成为福田经济发展的夺目亮点。

一、发展主引擎:资本经济

近年金融企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金融产品,提高资本运作的集聚能力与区域的对外辐射能力,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78.04平方公里土地上金融业总部集聚,推动了辐射力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载体建设,也为福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2009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64.1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8%。金融业年均增长率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增长速度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对经济的贡献率高于罗湖与南山。福田中心区定位为深圳金融产业发展的主中心,着力搭建金融业市场交易平台,强化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用担保等产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建设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集聚中心。

二、发展的新增长点创意经济

福田通过发展培育创意经济,带动了辖区经济的增长。2009年创意经济实现增加值108.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在新型业态中位居次席。在培育和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建设改造以及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创意产业出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如天安-泰然文化产业圈,发挥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的优势,培育以软件开发、数码娱乐和网络游戏为主体,打造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圈;又如以创意设计产业为龙头、整合辖区创意设计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创意产业群——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田面设计之都、雅昌艺术馆三大园区,其产生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对周边及辖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并对产业链发展影响较大。此外还出现了A8音乐、华视传媒、天朗时代等新型出版、媒介企业。

三、发展新亮点:网络经济

福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及金融体系发展完善,为网络经济的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以电子市场为基础、以供应链服务为支撑的高端服务业网络经济。目前,互联网产业在福田已经形成了集群优势和先发优势,2009年网络经济实现增加值69.99亿元,占GDP比重为4.3%,其增加值率达54.5%,是所有业态中最高的,显示了其高增值、高智力含量的特点。

四、发展加速器现代物流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已发展成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最新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区立足于总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通过实施物流总部“内聚外联”的带动,鼓励和扶持一大批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专业化、规模化的重点物流企业,走高端化发展道路,从而带动整个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现代物流产业地位凸显,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形成物流总部经济的优势和条件。深圳市现已认定40多家重点物流企业,其中一半注册在我区。2009年我区现代物流经济实现增加值30.81亿元,增长10.5%,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4  2009年福田区新型业态基本情况表

单位:亿元、%

新型业态

增加值

增速

GDP比重

合计

773.53

13.8

47.7

资本经济

564.10

16.9

34.8

网络经济

69.99

3.5

4.3

创意经济

108.63

6.1

6.7

现代物流经济

30.81

10.5

1.9

 

 

 

楼宇经济

 

近年来,福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为突破土地资源匮乏的空间制约,向有限的城区空间争取更多的效益,楼宇作为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载体,为经济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深化提供了重要途径,楼宇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经济承载总量增大,产业分布较为明显

2009CBD内共有商务楼宇32栋,实现增加值28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7.3%,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占整个CBD增加值的86.7%,比上年提升3.1个百分点。

 

5  CBD32栋商务楼宇名单

序号

楼宇名称

序号

楼宇名称

1

星河发展中心大厦

17

经贸商务中心

2

卓越大厦

18

中海大厦

3

江苏大厦

19

航天大厦

4

国际商会中心

20

中银大厦

5

特美思大厦

21

嘉里广场(香格里拉广场)

6

深圳市安联大厦

22

新华保险大厦(九州创展大厦)

7

免税商务大厦

23

时代金融中心

8

新世界中心

24

星河世纪大厦

9

广电大厦

25

金中环国际交易大厦

10

诺德中心

26

地铁大厦

11

信息枢纽大厦

27

中国联通大厦

12

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

28

凤凰大厦

13

卓越时代广场

29

华融大厦

14

国际商会大厦

30

财富大厦

15

兴业银行大厦

31

投资大厦

16

中心商务大厦

32

现代国际商务大厦

 

CBD32栋商务楼宇共承载单位合计1676家,有98.3%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550家,占3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6家,占32.6%;房地产业169家,占10.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00家,占6.0%;金融业88家,占5.3%;其他223家,占13.2%

二、行业产出比较集中

CBD内商务楼宇承载单位的行业产出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2009年共实现增加值224.50亿元,占CBD内楼宇增加值的79.8%。其中,以中国平安、南方基金为主导的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4.80亿元,占楼宇增加值的51.4%,占全区金融业增加值的25.7%;以中国烟草深圳公司、滔博商贸为首的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2.49亿元,占楼宇增加值的15.1%,占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的14.7%;以卓越维港、东部开发为首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7.21亿元,占楼宇增加值的13.2%,占全区房地产业增加值30.1%

三、重点楼宇产出比重提升

全区增加值超过10亿元的楼宇有17栋,共实现增加值515.8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8%,比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从楼宇分布看,CBD8栋,共实现增加值188.73亿元;CBD9栋,共实现增加值327.14亿元。从楼宇排名看,前三位的分别是招商银行大厦、星河发展中心大厦和平安银行大厦,共实现增加值229.18亿元。

6   2009年增加值超过10亿元楼宇名单

序号

楼宇名称

序号

楼宇名称

1

招商银行大厦★

10

江苏大厦

2

星河发展中心大厦

11

国际商会中心

3

平安银行大厦★

12

特美思大厦

4

新闻大厦★

13

国通大厦★

5

中信大厦★

14

深圳市安联大厦

6

中国有色大厦★

15

免税商务大厦

7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

16

华能大厦★

8

民生银行大厦★

17

新世界中心

9

卓越大厦

 

 

注:带有★号的为CBD外楼宇

 

 

 

 

 

存在问题

 

一、高端人才吸引力度不强

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尤其高端人才,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深圳特区过去三十年的大发展极大地依靠着“移民城市”的优势,但近年由于房价高企、生活成本过高等原因,深圳吸引人才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尤其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目前深圳各区均出台人才住房政策籍以吸引产业急需的人才落户,但该类政策主要针对领军人才,仍难以惠及各类行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我区整体上人才资源的国际化水平不高,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研发人才层次仍待提高。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为2.7%,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为2.2%,具有高级技师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0.4%,人才可持续性与经济发展不相符。

二、产业发展不均衡

目前,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所占比重近六成,新型业态中资本经济所占比重超过七成,信息、商务服务、创意、物流等所占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商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三成,但对经济增长贡献仅一成,远低于新兴产业。2009年我区经济增长的10.1个百分点中,资本经济对经济增长就贡献了6.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4.5%。金融业一业独大的局面,不仅加剧了各行业间发展不均衡状况,而且导致我区经济存在较大风险隐忧。金融业历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而且易波及其他行业,对整体经济发展造成更大影响。

三、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近年福田区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初步呈现高端化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经济发展已逐步摆脱了对资源消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但高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在高端行业内具有话语权的领军企业还不够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与世界发达城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发展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的依存度较高,其中,2009年外贸依存度高达259%,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政府投资的比重也达到39.0%,社会投资未能有效激活;企业研发产业化程度不高,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72家,其中有研发投入的企业63家,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26.6%23.2%。高新技术产业呈现既不高也不新的尴尬局面,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缺乏“高、精、尖”龙头企业,离核心竞争力形成还有较大距离。

四、综合服务环境尚存差距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有着特殊的区位,产业高端发展已站上新起点,但随着资源、空间等发展要素的日趋倒逼,区位优势面临压力,在整体竞争环境上,原先的相对优势正在下降,与北京和上海等经济成熟区域比较,发展高端所需的各项“软硬件”,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升,CBD企业员工就餐与交通拥挤问题、高端人才的生活配套、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配套和辖区治安管理水平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优化

 

 

建议与对策

 

一、集聚人才,提升竞争力

要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必须争取高端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对产业及发展趋势有深刻认识的复合型人才,落实人才政策,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支撑作用,采取各项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有力措施,全面优化我区人力资源结构,形成一批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领军作用突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跨国公司和著名科研机构来深设立总部、研发中心,支持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来深设立研究室、实验室、创作室和工作室;二是大力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切实采取措施解决技能人才培训政策、培养制度落实不到位、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等问题,以满足我区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此外,要围绕我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文化、金融、物流、创意等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以及企业管理人才要一视同仁,给予配套的、系列的扶持与支持。

二、注重实质,积极扶持优势新兴产业

加强各类新兴产业和产业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研究,以全球视野来找准福田的发展定位,选择适合福田特点的重点新兴产业业态,做好适合福田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一要重点推进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同时要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重点加大对六大领域金融业、信息、物流、商务服务、会展、科研及技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的支持,建立若干产业集群,重点突出金融业,将金融业作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向,鼓励引导金融业高度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二要筛选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行业,如网络经济、创意经济、现代物流等,发挥桥梁窗口作用,主动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着力挖掘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缓解因金融业一业独大所带来的产业风险。

三、强化自主创新,创造核心竞争力寻求新突破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福田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一是要突出比较优势,构建产业集群,建设具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发展战略,让具有发展竞争优势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更加凸显,并强化其优势和支柱地位,围绕核心技术和核心环节,给予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其自由成长,如手机产业,通过构筑“南方手机检测中心”集聚点,打造手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对完整的配套产业链,形成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推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拓展内需和外需市场,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使企业逐步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从而拥有更多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发明专利

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政府部门要增强主动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加强与高端企业的沟通,组织开展包括辖区高端企业直通车服务,在工商登记、项目审批、人才录用等方面设立“绿色通道”,使辖区企业清楚了解政府相关政策,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高端化发展软环境;二是优化国际化的商务环境,按照各园区功能定位、主题产业特征和规划要求,完善产业园区高端生产环境。进一步加大吸引国际商务和投资力度,以国际化的视野构建具有福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引进综合型、职能型、成长型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福田,通过引进先进现代服务业的技术、经营管理和服务理念,提升辖区现代服务业水平,以品牌攻市场,以品牌提升福田的整体形象,增强辖区发展后劲;三是提升市容环境,让城区更“新”、“绿”、“洁”、“宁”,加大更新改造力度,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让环境更美,突出抓好户外广告、乱张贴的专项整治,下大力气抓好城区社会治安工作,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稿:区统计局

                                         笔:彭葵  陈彦  祝建军  侯荣涛

 

 

 

 

[温馨提示:更多内容请参阅《福田政府在线》网站的区统计局网页中“统计分析”栏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