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统计公报
信息提供日期 : 2017-05-22 00:00来源 : 福田区统计局
2016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深圳质量”首善之区新标杆,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优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下同)3561.44亿元,比上年增长(可比价,下同)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增长29.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2.00亿元,增长5.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9%,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37.56亿元,增长8.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5.9%,拉动经济增长8.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0.05:6.23:93.72,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提高0.37个百分点。按全年平均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21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64万美元)。福田区坚决贯彻“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发展理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均GDP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达到高收入地区水平。
图1 福田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例图
图2 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主要行业稳步发展。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53.15亿元,增长15.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12.90亿元,增长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4%;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60.85亿元,下降6.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工业实现增加值183.06亿元,增长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
表1 2016年福田区主要行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特色经济更具活力。2016年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1313.70亿元,增长12.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6.9%; 专门专业实现增加值398.10亿元,增长12.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2%;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86.62亿元,增长10.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4.15亿元,增长8.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8%;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12.82亿元,增长8.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8%;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50.54亿元,增长12.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9%。
表2 2016年福田区特色经济业态发展情况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45.28亿元/平方公里,增长8.6%,排名全市十区之首;税收地均集约度为14.65亿元/平方公里,增长3.8%,位列全市各区第一;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1.59平方米,下降7.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5.10吨,下降7.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200千瓦时(按售电量计算),下降3.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4%。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呈现“七升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4.4%,医疗保健类上涨3.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3%,居住类上涨2.9%,衣着类上涨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7%,其中生活资料价格增长0.8%,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7%,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0.2%,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3%,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2.8%。
图3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图4 2012-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39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29.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83.06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8.11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28.58亿元,增长3.5%。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65亿元,增长0.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6.9%;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816.35亿元,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4%。分类别看,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2.62亿元,下降0.2%;股份制企业实现总产值156.55亿元,增长3.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总产值225.22亿元,增长1.7%;外商投资企业实现总产值558.65亿元,增长5.5%。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28.61亿元,增长3.6%。其中出口交货值671.64亿元,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65.3%。产品销售率10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表3 2016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7.0%;实现利润总额61.77亿元,增长9.3%;亏损企业数32个,增长6.7%,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69亿元,增长36.3%;总资产贡献率7.9%,下降0.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62次,下降0.2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6%,上升0.6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24万元/人,增长9.6%。
年末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共有358家,增长3.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9.89亿元,增长1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
图5 2012-2016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00.03亿元,增长27.5%。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180.57亿元,增长15.7%,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2%;非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119.46亿元,增长50.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8%。其中完成技术改造投资额2.01亿元,增长1.1倍。全年施工项目140个,增长45.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39.20亿元,增长57.2%。城市更新投资额111.87亿元,增长10.6%。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27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4%;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95.76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8.6%。
图6 2012-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568.95万平方米,下降1.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46.53万平方米,下降1.8%;写字楼施工面积147.24万平方米,下降7.4%。全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46.75万平方米,下降36.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32万平方米,下降65.5%;写字楼销售面积30.30万平方米,增长30.7%。年末全区商品房空置面积12.87万平方米,下降42.2%。其中住宅空置面积4.16万平方米,下降28.2%;写字楼空置面积6.56万平方米,下降46.6%。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12亿元,增长8.1%。
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1665.76亿元,增长5.0%;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257.47亿元,增长11.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1.94亿元,增长1.8%;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79.11亿元,增长9.0%。
全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729.06亿元,增长1.9%;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2.89元,增长3.2%。
图7 2012-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中,十大类商品销售“四升六降”,其中呈上升态势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1325.62亿元,增长28.8%;书报杂志类21.90亿元,增长21.5%;文化办公用品类182.57亿元,增长15.7%;汽车类168.82亿元,增长8.4%。呈下降态势的:日用品类128.77亿元,下降1.7%;体育、娱乐用品类15.28亿元,下降2.0%;金银珠宝类59.90亿元,下降3.4%;通讯器材类1327.43亿元,下降5.2%;服装鞋帽、针、纺织类320.99亿元,下降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26.31亿元,下降13.1%。
全区星级宾馆(以实际挂牌为准)共26家,其中五星级宾馆6家,四星级宾馆3家。全区共有旅行社15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5 家。全年接待过夜游客417.08万人次,下降3.2%,其中海外游客43.26万人次,下降3.8%。宾馆酒店开房率78.7%,下降0.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企业旅游总收入76.04亿元,增长24.5%。宾馆酒店营业收入32.25亿元,下降4.1%;旅行社营业收入43.79亿元,增长59.5%。
六、利用外资
全年引进外资项目390个,下降29.1%。合同外资金额46.00亿美元,增长2.3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5亿美元,其中港澳台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24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74.3%。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08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9.5%;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1.68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3.8%。
表4 2016年利用外资分行业情况表
单位:个、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1.65亿元,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全年货运量8577.05万吨,下降1.1%;客运量1077.92万人,下降7.6% 。
表5 2016年货物、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区共有邮电局183处(所),比去年减少8处。固定电话用户88.3万户,下降9.6%;移动电话用户392万户,下降4.6%,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下降22.3%,4G移动用户增长89.3%。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89户,下降3.6%。
八、财政和税收
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4.67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140.31亿元,增长5.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9.11亿元,增长47.4%。其中在政府财政“八项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2.33亿元,增长66.3%。城乡社区支出30.12亿元,增长64.6%;科学技术支出63.94亿元,增长44.0%;教育支出33.72亿元,增长1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3亿元,增长9.2%。公共安全支出14.51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55亿元,增长0.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47亿元,下降30.2%。
图8 2012-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区实现税收总额1152.70亿元,增长3.8%。其中国税收入506.08亿元,增长14.5%;地税收入646.62亿元,下降4.9%。
图9 2012-2016年税收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级各类学校238所(不含简易民办学校)。其中普通中学24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51所,幼儿园151所,九年一贯制10所。在校学生20.38万人,学位数总计53968个,2016年新增区属中小学学位1050个,适龄儿童入学满足率达100%。教职工18399人,其中专任教师9639人。
年末高新技术企业819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06.21亿元,增长7.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4.15亿元,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8%。全年区级财政发放科技发展资金13440.32万元,共支持科技企业(个人)1037个。专利申请量19323件,增长18.5%;专利授权量9432件,下降7.6%。国际专利申请量1761件,增长59.4%,占全市总量的9.0%。有效发明专利9434件,增长49.5%。
表6 2012-2016年福田区专利申请授权情况表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公共图书馆10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20.1万册。博物馆2个,文化馆(含分馆)8个,文化站10个,文化广场54个,辖区文体团队1055个,已注册区级文化类社会组织80个,举办公益文化活动5500次。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23个,增长31.2%。其中医院12个,门诊部(所)6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康中心72个。医院病床9062张,增长9.2%。卫生人员18407人,增长8.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6939人,增长9.5% ;注册护士 8364人,增长10.2% 。完成诊疗总量2176.19万人次,增长9.5%。入院人次39.84万人次,增长11.6%;出院人次39.83万人次,增长11.8%。每一诊疗人次平均费用288.35元,增长4.8%;每一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10908.31元,增长4.3%。
图10 2011-2016年医院病床数
全区拥有体育场馆1524个。全年组织举办各类体育活动2715次,组织群体活252次,参加活动人数达42.3万人次。辖区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89.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统计人口150.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35万人,占全区常住统计人口比重63.5%;非户籍人口54.82万人,占全区常住统计人口比重36.5%。全区常住统计人口密度为18703人/平方公里,与去年相比,每平方公里增加919人。
图11 2012-2016年常住统计人口构成图
根据福田区居民收支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一体化住户调查,含户籍和非户籍)数据,全年全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3955.8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49259.84元,增长10.8%。恩格尔系数26.8%,比2015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全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9.57万人,增长6.8%;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3.93万人,增长6.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6.45万人,增长6.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5.54万人,增长6.1%;生育保险人数236.64万人,增长6.3%。全年全区共934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事业费支出16680万元,增长22.5%,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713.4万元,下降0.8%。社会救助953人次,增长0.7%。全区养老机构39个,增长5.4%;养老床位1076个,增长2.4%,2016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25个。全年发放老人高龄津贴费3991.56万元,增长13.8%。年末登记失业人数7622人,增长11.7%;失业转就业人数5181人,增长24.6%。年末辖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数26家,全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17579人,增长16.6%。
图12 2016年全区参加各类保险人数
十二、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区土地面积78.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7.3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6.82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面积17.56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2.84平方公里。全区地下空间面积660万平方米。全区共有各类建筑物1.66万栋。
全区车位数22.82万个,其中停车场车位数22.30万个,路边停车位0.52万个。轨道里程77.5千米,地铁线路7条。
全区绿化覆盖面积3381.56公顷,绿化覆盖率4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52平方米。公园总计110个,其中市政公园12个,社区公园98个。绿道总计146.93公里,其中区域绿道17.6公里,城市绿道48.33公里,社区绿道81公里。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29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5.8%。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2分贝,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日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
全年供电总量73.76亿千瓦时,增长4.9%。用水总量18165万吨,增长0.1%。其中居民生活用水8464万吨,占用水总量的46.6%;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用水6231万吨,占用水总量的34.3%;工业用水1022万吨,占用水总量5.6%;其他用水2448万吨,占用水总量的13.5%。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工矿商贸事故442宗,死亡31人,受伤70人。直接经济损失1070.9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62人。治安案件受理数16539宗,下降15.7%。查处人数4251人,增长3.4%。
注:1、本公报所列2016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12-2015年数据为年报数,若有变动,以最新公布的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相对数按可比价计算。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按产业在地原则统计,批发零售销售额和住宿餐饮营业额按法人在地原则统计。
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同口径增长。
5、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增加值按照企业经营地原则统计。
6、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指深圳市图书馆、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福田区区属图书馆及社区图书室藏书量,不含电子图书。
7、由于福田区未单独开展消费价格统计,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统计公布结果。
8、旅游业统计范围为纳入区经济促进局在统范围的旅游业企业。
9、因部分户籍或居住地不在福田区的参保人在福田区就业、参保,且部分原市属参保单位参保人在福田分局参保,故统计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高于本区实有人口数。
资料来源:本公报财政税收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利用外资及旅游业数据来自区经济促进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区科技创新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体育局和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区环保水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保险数据来自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福田分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局;社会治安来自区公安分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区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福田交警大队、口岸交警大队和西部交通运输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