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2017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提供日期 : 2018-03-02 00:00来源 : 区文体局

2017年,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示精神,着力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着眼提升文化强区品质,有效推进体育强区建设发展,宣传文体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福田区文体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调研公共文化建设时给予高度评价,吴以环副市长调研全区扫黄打非工作时给予充分肯定,肖亚非书记调研宣传部(文体局)时表扬宣传文体系统为福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宣传舆论氛围,干部队伍重团结有活力,高圣元区长专门就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作出批示:“很好的服务平台和服务方式,要继续扩大影响,提升服务效能。”
一、树立思想政治立场新标杆,以责任担当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正面媒体宣传,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健全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研究制定《中共福田区委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细则》,建立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和专题汇报工作机制,牵头协调全区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分工负责,每周收集汇总意识形态动态工作情况,每月协调召开全区意识形态工作通气会,形成良好联动机制和工作格局,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围绕落实全区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专项工作要求,组织开展福田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专项行动,从网络平台、新闻宣传、舆情应对、文化活动、文艺创作、内刊管理、出版物市场、广电市场、社科理论、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效果。
(二)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福田区政务微信微博运行管理制度》,强化网络平台组织领导和系统保障,构建多方齐抓共管格局,协调指导全区政务类网站、“两微一端”的建设和运行,确保网络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强化自办及合办网络平台管控力度,实行内容安全总编辑负责制,完善信息发布审查制度,严格信息发布流程,确保信息发布安全,防范舆情风险。开展政务网站专项清理,保留区级、街道和部门设立政务网站44个(原有113个),对全区160个微信公众号、35个政务微博号进行内容规范性管理。
(三)抓牢广电出版物领域意识形态管理。深化广电市场综合整治成果,对“小前端”及境外卫星电视节目接收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对辖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及网络视听企业开展拉网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实行分级管理,促进9000多个收视终端、近3万人口开始使用合法电视信号。组织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开展非法政治出版物专项清理,对辖区260余家印刷企业、250余家图书批发零售企业、10余家音像店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企业自律管理,并组织开展普法培训班,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宣讲活动,推进建立印刷、图书批发零售企业行业协会,鼓励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严密防范非法政治出版物通过旅检、寄递、货运等渠道入境,严控出版物审读和质量监管渠道,将全区178家内部资料出版物审读工作外包给深圳市出版业协会,按月出具审读工作报告,全面提升内刊意识形态监管力度。
(四)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注重把关口、守阵地、突出重点,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出台《福田区街道“扫黄打非”(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考评办法》,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机制。全年各部门出动3316人次,检查重点地段各类经营场所1410家次,立案查处9家,收缴非法报刊603份,图书5436册,非法音像制品408张,工作成效突出。召集水围村、皇岗村等经营者近400人召开“扫黄打非”普法大会,签订承诺书231份;组织全区220家印刷厂经营人员召开普法大会,签订承诺书151份。结合“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福田绿书签2017”进校园活动。按照市统一部署开展核查港式茶餐厅提供境外敏感报刊阅读服务、出版物市场风险点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成果显著。
二、树立舆论导向引领新标杆,以创新意识塑造宣传思想平台
福田作为中心城区应当高端引领精神文明风尚,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倡导主流意识,弘扬创新理念,凸显城区思想境界、精神本质和魅力影响,营造更加和谐有序的大文化氛围。
(一)强化理论宣传凝聚思想共识。积极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涉及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经济形势分析、舆情应对等专题,向区领导和基层党委主要班子成员提供《中心组学习》等时效性知识性理论服务。积极倡导学习型社会建设,继续凸显“福田人文讲坛”公益宣讲的“点、配、送”菜单式特色, 集中各领域专家学者讲师30名,宣讲内容聚焦国学文化、法治教育、卫生健康三大系列50个课题,全年送课近70节,惠及群众5000多人。组织中心组成员和各党委学习秘书45人参加延安学习培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以点带面的社会辐射作用,向市委宣传部申报红树生态公园为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二)积聚宣传力量强化主流引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注重宣传策划优化新闻资源,以报网台+新媒体形式,立体式全时空宣传,有效提升报道影响力。深入策划党建、深化改革、金融科技、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文明创建、生态建设、体育强区等主题宣传,推出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数发布、《福田体育强区巡礼》等有影响力的典型报道,与《女报》合作推出《福田故事》专栏,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加大福田正面形象宣传力度,在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刊载新闻稿件(电视片)5100多条,制作《福田新闻日报》260余期,为福田加快建成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促进辖区五位一体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创新运用新媒体宣传方式。充分发挥福田网、福田发布政务微博、幸福福田政务微信公众号的特点优势,融合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新颖传播形式,围绕重大工作开展主题策划,建立多元网络传播架构。2017年,“福田发布”政务微博发布信息1550条,累计阅读量410.4万次。“幸福福田”微信号发布图文推送717篇,累计阅读量90.2522万次。在首届“深VIP之路——深圳红自媒体峰会”上,“幸福福田”获“最具影响力深V奖”。在区两会、华强北开街、香蜜公园开园等重要节点,策划《一图速读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2016幸福感年报!2017小目标剧透!》《“街”开新未来!1月14日起请叫我华强北步行街》《快讯!香蜜公园今天开园啦!实测你最需要的交通指引和导览图!》等推文,阅读量超10万。首次使用“微博粉丝通”传播工具,3天时间单条微博《3天搞定一切!深圳福田向全国选调30名公务员!》获得165万的阅读量。
(四)影视宣传生动展示城区形象。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新闻报道,完成《福田新闻》《福田周报》各54期,发布各类新闻(视、音频)810余条(集)。供稿“各区新闻联播”410多条,其中头条70余条,头条率稳居全市十区之首。新媒体推文《2016福田幸福感年报》《2017,福田和你一起期待未来》,取得较好传播效果。新闻栏目走大制作路线,坚持深度、广度和力度,围绕党的十九大、党代会、华强北开街、文博会等推出的专题系列报道得到广泛好评。新设《福田微公益·微视频“双微”展播》、“福田文博·福田设计师”、“最美教师”、“飞越福田”等栏目,以崭新视角传播福田资讯。开展喀什塔县塔吉克非遗宣传视频摄制工作,筹创“福田-塔县精准扶贫广播剧”;联合区影视艺术家协会,组织摄制大型人文纪录片《城与人--成就深圳移民城市的移民故事》;与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联手策划摄制福田非公经济、优秀企业家纪录片系列纪录片《脊梁》(系列)。
(五)高效监测、积极应对、妥善处置舆情事件。全区新闻舆情总体平稳。建立7X24小时网络舆情监测值班制度,监测各类舆情信息超过43万条,发现有效舆情信息994条次。接收市舆情综合协调指挥中心下发舆情54条次,全部办结;向各职能部门下发舆情656条次,办结631条,正在处理23条,未处理2条,办结率96.2%,较2016年舆情转办量增长52%。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处置“香蜜湖畔将建国际交流中心并配歌剧院”“长城大厦火灾事故”“华富村旧改”“福田区枪支伤人事件引热议”等热点舆情事件。积极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各项制度健全完善,修订《福田区2017年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舆情应对能力”指标评估标准操作规程》,配套完善《政务微信微博运行管理制度》《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方案》《舆情信息收集与报道实施细则》等制度规范,推进舆情应对能力绩效考评工作。组织全区各单位新闻发言人85人赴中国政法大学开展专题培训,积极推动各单位近百名舆情信息员队伍建设。
(六)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立足中心城区高度,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主线,以品牌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先后组织召开5次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梳理工作要点,明确职责分工,全面部署推进迎检工作。组织区文明委成员单位及驻区文明城市创建单位共38个单位的分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赴浙江大学参加“2017福田区文明城市创建专题研修班”。联合新闻媒体开展8次网络直播“周周查”,编印《文明城市创建知识问答》手册,在辖区240栋重点楼宇刊登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宣传海报,制作《给辖区居民的一封信》80万份、《深圳市民文明手册》60万份、模拟调查问卷60万份等,发动群众参与创建。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季度对10个街道公共文明指数开展测评,实现创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继续开展“福田好公民”体验活动,以公益法治为主题,组织“福田好公民” 代表分别参与到“U站”志愿服务、交通执法道路、花卉世界查违整治、街道综合执法等现场活动中。开展“迷影荟”电影主题英语角活动20场,激发辖区居民学习外语的热情。协助市文明办在市民中心餐厅举办“新春关爱行动·在深过年”慰问活动,举办4期关爱特殊儿童家长系列活动,开展福田区第四届“游大世界·做文明人”征文大赛活动、首届“福田杯”酒店业国际礼仪大赛等,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树立改革创新发展新标杆,以卓越理念打造文体强区格局
以文体强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打造中心城区现代包容、开放多元、时尚先锋的文化特质,用文化助力经济、润泽民生、彰显文明,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充分凸显福田标杆示范效应。
(一)强力推进文体强区规划建设。按照《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工作部署,围绕构建城市精神体系、城市品牌体系、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发展目标,立足文体强区建设方向,印发《福田区宣传文体系统提升文化强区品质、推进体育强区建设调研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文体强区系列调查研究。同时,与深圳赛格智美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力开展福田区建设体育强区系列调研,起草形成《福田区体育强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性制度文件,在更大、更高、更广阔的层面把国际性、全国性的文化资源、体育资源引进福田,提升打造高品质文体品牌项目,培育高水平文体赛事,进一步彰显中心城区影响力,实现福田文体建设跨越式发展。
(二)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全面总结示范区创建工作,提炼创新亮点和成功经验,成立后续建设课题研究小组,起草完成《深圳市福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明确示范区后续建设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同时,升级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有序开展安托山博物馆群和车公庙地铁文化长廊建设,全面推进辖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公共文化场所采购安装25台文化一体机。制定《福田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学习宣贯工作。在浙江职业艺术学院和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两期全区文化系统业务骨干培训班,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积极申报2016年度深圳市政府绩效特别贡献奖,因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示范全国,示范区创建从122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福田区唯一项目入围全市十大候选项目。
(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文化部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工作获文化部高度肯定,并作为全国三家代表单位之一在文化部“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发言,提升福田在全国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代表性、探索性和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省级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提交《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福田标准”—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得到省文化厅验收组高度肯定,并于2月份通过验收。文化议事会逐步完善常态化规范化运作机制,组织召开文化议事会专题评议会、专项资金立项评议会开展议事决策,充分发挥文化决策咨询作用,促进深港文化团体合作交流。
(四)专项资金深度撬动高品质文体项目。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资助有序高效,2017年度宣传文体专项资金(第一、二批)受理项目411件,申报金额近5.11亿元,最终审定资助项目122件,资助金额9464.62万元;第三批受理项目6件,申报金额1333万元,目前正进行项目审批。8月份提前完成2018年度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受理项目396件,申报金额5.7亿元。对王鲁湘、易建联、孟京辉、聂卫平、印青、郎朗等6位引进文体名人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并稳步推进名人合作项目实施,全年先后开展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易建联杯”深圳福田全国三人篮球赛、谢军·深圳福田国际象棋嘉年华、“郑洁杯”全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总决赛暨全国青少年网球菁英训练营、“福田杯”全国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暨“王者风范”乒乓冠军训练营、聂卫平福田围棋嘉年华暨大师邀请赛等11大项知名品牌项目。
(五)融合科技文化特点打造文化惠民优势。“福田文体通”公共数字文化即时通讯惠民平台坚持创新升级、用户至上,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注册用户超过30万,页面浏览量6000万人次,多次获上级部门肯定和表扬,全国多家省市单位考察学习。积极配合重点工作开展有效宣传,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对接。打造10元优惠电影订票惠民系统,创新推出“10元看电影”项目,全年发放电影票1.4万张,培育和促进了文化消费,拓展数字文体服务空间。全年提供免费优惠票务量近10万张,免费优惠订场惠及市民30万人次。
四、树立公共文化发展新标杆,以多元特质营造共享繁荣空间
不断提升文化强区品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水平,创新培育国际化高品质文化品牌项目,繁荣文艺创作,使民众享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一)丰富提升文化惠民品质内涵。成功举办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唱起来》福田皇岗专场录制活动,近3000名观众参与,节目分别在中央1套、15套播出,深受观众喜爱。完成2016年度福田区最受欢迎十大文体活动评选工作,全国范围3万余人次参与,充分展现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态势。举办两场“喜迎党的十九大、携手共发展”福田区对口帮扶慰问演出,观看市民近5000人,成为和平县近年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文艺演出。先后与区司法局等单位合作举办“福田律师之夜”“福田美丽之夜”等系列专场音乐会,开展低票价惠民项目18场、现代戏剧迷项目10场,继续擦亮“福田之夜”金字招牌。继续优化升级2017福田文化空间项目,全年开展文化活动33大项109场。推进2017福田星光影院项目,全年在街道社区放映主题电影150场,举办电影主题沙龙8场。完成《文化福田》刊物全新改版工作,全面提升文化表达定位,强化福田宣传文化的表达力和影响力。
(二)深度汇聚文化品牌规模效应。创新打造2017第二届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举办“福田杯”全国青少年钢琴精英赛、音乐会、大师课、讲座等20余场活动,向市民免费发放万余张门票。升级打造2017深圳·福田莲花山草地音乐节,邀请德国莱比锡爱乐乐团、澳门青年交响乐团、俄罗斯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青少年精英交响乐团等五支优秀古典交响乐团参演,国际小提琴大师吕思清加盟演出,免费发放门票1.5万张。以“英才识福田,健行创未来”为主题,举办2017 第四届福田区“行走的雕塑”人才精英城市定向公益挑战赛,参赛队伍200支,参赛人数1000人,活动凸显福田人才激励与保障政策推介宣传新元素。向广东省委宣传部选送电影《水滴之梦》、电影《决不姑息》、电视动画片《正义红师》三部原创作品,被评为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对繁荣福田文艺创作发挥重要导向和示范作用。
(三)创新打造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深化提升“福田·传承”品牌活动,新增“技在福田”活动版块,组织专家走进近20所中小学,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10余个社区,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受众逾3万人次。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福田•传承”非遗系列活动文艺汇演,在中心书城、非遗馆举办“福田区庆祝第11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让非遗充分融入现代生活。积极挖掘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李氏筋伤点穴推拿术》《道家龙门派(嗣广)点穴牵顿脊椎整复术》《雷火针疗法》《不孕不育中医疗法》等区市级非遗名录申报省级项目。目前,《李氏筋伤点穴推拿术》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不断提升非遗项目知名度。
(四)全力夯实文化市场保障平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用深圳市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全面落实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加强行政审批卷宗规范化建设,开展卷宗电子档案建设。全年年办理许可审批服务10110项,窗口接待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约18000人次。开展文化娱乐行业全员培训工作总计培训1259人,开展福田区“平安文化娱乐场所”创建工作,制定《深圳市“平安文化娱乐场所”创建标准》,举办4.26保护知识产权专题宣传,联合区公安分局举办6·26文化娱乐行业禁毒宣传系列活动,举办第十一届福田区文化行业安全运动会暨禁毒宣传系列活动。提升高危体育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组织全区145家泳池安全负责人参加培训班,开展全区121名救生员净水救生比赛活动,6月起开展辖区195家泳池安全生产问题专项排查工作。加大文化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为期5个月的特别防护期文体市场专项保障行动,全年出动执法人员8937人次,检查各类场所3512家次,立案60宗,罚款14.4万元,取缔无证场所14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003张、非法图书报刊6189余份(册)、非法经营设备282件,处理转办案件和群众投诉43宗。对800余家文化场所基本信息、执法记录、处罚情况等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立卷,推动“一户一档”建设工作。
五、树立体育事业发展新标杆,以惠民导向彰显全民健身氛围
加快推进体育强区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优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升培育大型体育品牌赛事,更好地满足民众高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一)深度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形势,制定印发《福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组织福田区47个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整合社会团体资源,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市场化进程。在全省级别最高、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群众体育赛事广东省百县(区)足球赛中,福田区足球队代表深圳市从22支地级市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亚军,取得深圳市历史最好成绩。以“全民健身,就现在”为主题,开展历时4个月的第三届全民健身节活动,共设全民运动荟、健身大家乐、体育用品展等三大板块,通过开展200余场区级、街道、社区、体育组织及福田区宣传文体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体育健身活动,将健身运动与大众生活、文化、艺术、科技、场馆类运动项目相结合,参与市民约20万人次,不断提升惠民体育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全面升级“福田健身房”服务品质。2017年,香蜜体育中心和易建联篮球训练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全年区属九大体育场馆对外免费开放40天,受惠群众约30万人次。推进体育设施网络化建设,完成福田辖区体育设施普查工作,完成福田公共文体设施提升3期工程,新建122套室外健身路径,实施边防总队第六支队二大队新营房灯光篮球场建设工程,开展下梅林股份公司篮球场的翻新及提升改造工程。提升打造春季·光彩莲花山、夏季·绿道骑行、秋季·笔架山登高、冬季·绿道马拉松、2017中国业余网球俱乐部联赛南区赛、2017深圳市网协杯网球赛、五球争霸赛(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健身大玩家等群众体育运动品牌项目,其中五球争霸赛吸引了全市208支球队、近3000名市民参与近千场次比赛。加大体育指导培训力度,举办10期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参与培训1075人,现场开展体育指导232场次,指导群众1.7万余人次。完成免费体质监测2万多例。
(三)建设高水平体育训练基地。实施“雏鹰工程”基地人才战略培养计划,完善建立以易建联、郑洁等名人基地为引领,84家体育训练基地为覆盖的基地网络文化建设,重点建立“易建联篮球训练营”“郑洁网球训练营”“国际剑术学院”等高水平运动队伍训练营。强化竞技体育档案建设的管理工作,开展84家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情况管理工作,完成2017青少年福田区运动员注册登记工作(共注册2964人,列全市各区首位),初步建立福田竞技体育档案管理数据库。分别召开84家体育训练基地座谈会,深入探索基地建设体育强区发展思路。
(四)强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打造“郑洁杯”全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ITF国际男子巡回赛”等品牌赛事,通过以赛促训方式,全面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同时全年开展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15项常规赛,共有302支队伍、2862名运动员参赛,举行比赛1921场。组织青少年运动员参加2017年深圳市“体彩杯”锦标赛,共有56间学校、15个社会机构、1044名运动员、31支队伍参加23个项目,全部项目获得6062.5分,其中基础七项获得3169分,获团体总分(基础七项)第一名。福田OP帆船队分获深圳市第一届“学生杯”中小学生帆船帆板赛春季杯比赛专业组第一、二、三的好成绩。彩田学校乒乓球队在2017广东省第十八届“双鱼杯”乒乓球比赛,获女子乙组单打冠军,男子乙组单打第三名,女子乙组团体第五名。福田区网球队获国际ITF青少年U18比赛双打亚军和全国NIKE杯单打前八名、双打第三名。在第13届全国运动会上,福田籍运动员获得2金3银1铜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