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规划计划 > 规划计划及总结

《福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政策解读

信息提供日期 : 2017-10-31 00:00来源 : 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1、制定本计划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本计划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刘延东副总理关于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苟仲文局长在2017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赵勇副局长在2017全国省级群体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计划中所涉及到的表述及指标均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国发〔201637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粤府〔2016119号)、《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深府函〔2016308号)和《深圳市福田区文体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而制定。 

  2、本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健身过程的现代化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人民群众体质健康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区体育健身设施得到改善,体育健身组织更加健全,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活跃,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居民的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初步形成以制度创新、科技进步、素质提升为主导的福田特色体育发展模式,努力建成现代化一流体育强区。 

  全区体育场地面积增加15万平方米以上,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各街道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全区普遍建成“百米健身圈”和“残健共融健身圈”,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95%以上,具备开放条件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比例达到80%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每万人30名以上,上岗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达到每万人0.5个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6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46%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城乡居民比例达到93%以上。 

  3、本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高经常参加锻炼人数的比例,其中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6%以上,辖区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水平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3%。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水平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5%,其中达到优良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35%以上。 

  构建和完善“百米健身圈”、“残健共融健身圈”等健身设施,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继续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规范和健全各类型社会体育组织,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实现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覆盖。 

  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鼓励传承和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积极推广相关赛事,扩大影响范围,不断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积极探索“全民健身+”新模式,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化指导水平,大力弘扬全民健身文化。利用“全民健身+物联网”,加强国民体质测定仪器物联网化和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发利用,研究制订运动处方库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南。重点推广“福田文体通”和“福田健身房”等系列惠民体育活动。 

  4、本计划涉及的范围是什么? 

  全民健身服务和群众性体育事业。其中,在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的基础上,探索实现全民健身服务多元化和社会化,大力培育和支持行业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平台和资源优势,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依托社会、群众参与、覆盖面广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网络。 

  5、本计划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执行标准是根据《福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和《福田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2-2015)》,并参照《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经专家测算和论证而制定。 

  6、本计划的惠民利民举措有哪些? 

  推进社区体育公园,篮球场、小型足球场、室外健身路径等场地设施的建设。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在公共体育场馆中安排残疾人健身专业场所。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经营小型多样的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完善绿道网健身设施配套,合理设置绿道休闲体育驿站、生态体育活动站点,建设集体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绿道体育带。建立健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财政补贴、保险、收费标准、安全管理规范、责任追究等制度,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公众优惠或免费开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进一步扩大惠民开放时间和场地。在保障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和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非教学期间向社会开放,积极争取开放率达到80%以上。 

  推广“福田健身房”系列惠民体育活动,制作福田区公共体育设施分布图,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