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1-13 11:26来源 : 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十三五”期间,我区文化事业持续优化、文化市场繁荣稳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16至2019年,福田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12.8亿元升至408亿元,占GDP比9%。2016年10月我区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今年前3季度,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284.63亿元,占GDP比重8.3%。目前全区共有文创产业园区10个,文化、时尚、建装企业34290家,高端服装、建装行业全国领先。
一、“十三五”期间及2020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惠民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一是创新打造重大文体设施。建成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全国首家社会化运营国有博物馆“华强北博物馆”,全国率先采用“区投市建”模式打造国际一流国际演艺中心,推进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及海滨生态体育公园运营招标。二是举办高规格文化活动。成立全国首个城市国际时尚战略执行机构“福田国际时尚战略委员会”,举办时尚产业高峰论坛、中国建筑装饰产业发展论坛、深圳时装周等品牌活动。三是创新打造公共阅读亮点。建成公共图书馆107个,街道、社区网点覆盖率100%。国内率先推出自行研发的“选书帮”自助借阅机,实现读图书即选即借、全市通还。国内率先推出公共图书馆常态夜间文化品牌“图书馆奇妙夜”,创办深圳首家24小时社区图书馆“玉田社区图书馆”、深圳最高规格社区图书馆“侨香社区图书馆”。四是创新开展文旅扶贫。对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与河源市和平县,推动文旅扶贫。
(二)致力谋发展,文化产业稳中有进。一是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撑体系。修订“1+9+N”文化产业资金支持政策体系,形成文体旅游、建装设计、时尚产业支持政策;出台支持车公庙片区时尚产业空间供给侧发展措施,累计支持351个项目,支持金额13768.89万元。二是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特色街区、肇福文化创意设计园、创意总部大厦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华强北国际时尚电玩节”登录央视《新闻联播》。三是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打造全国首条“国证香蜜湖文化创意指数”,成立福田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联盟。推动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成立一支文创专项投资基金,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基地。
(三)着眼增活力,体育事业扎实推进。一是全力做好群体体育。区属九大公共体育场馆每年免费开放40天,社会体育场馆全年优惠开放数千场次;每年完成体质测定2万例;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6000多名,每年组织开展健身指导300多场次;每年举办“五球争霸赛”“全民健身节”等品牌体育活动。2020年创新推出首届福田超级联赛。二是积极增加体育设施。推动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工程、易建联篮球中心建设或提升。创新采取“政府—社会联动”模式,利用园区楼宇天台等闲置空间,建成22块足球场地。三是竞技体育亮点频现。2019年深圳市“体彩杯”锦标赛团体及基础7项荣获全市双料冠军。福田籍运动员在世界舞台光彩闪耀,如刘虹获2019年多哈田径世界锦标赛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2020年全国竞走锦标赛冠军;福田水上项目在2022年省运会资格赛广东省锦标赛取得63枚奖牌。
(四)注重抓服务,文化市场平稳可控。一是文化执法全覆盖。前10月出动执法力量5339人次,检查场所2333家次;接收旅游投诉693宗,办结687宗,为旅游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220万元;区体育中心搬迁完成85.7%签约率。印制创文公益广告等宣传物料14000余份,全力推进创文工作。二是政务审批不断优化。将69个办理事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10%,全区排名前列。选取16个事项编制了“秒批”事项清单,已于“智慧福田”手机APP运行。今年办理业务428项,窗口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9200人次。三是财务工作严谨细致。目前下达预算33919万元,支出25761.32万元,完成2020年全年预算绩效考核。四是全面规范基层党建。今年以来收缴党费76335元,组织集中学习85次。完成深圳市区委交叉巡察。
(五)立足促和谐,全力抗击新冠疫情。疫情以来,累计出动5135人次,巡查企业及场所等2257家次。全区未出现一例酒店间人传人病例。全市率先建立疫情互通机制、制定行业防疫指引、做好疫区同胞安置。全国率先启动“人文防疫”暖心行动,累计派送礼包38113份。获联合国卫生组织肯定。全国首创“线上调解”方式,减轻维权成本。制定“文化旅游业稳企支持”“经营拓展支持”等产业支持政策。全市首创“体育名人进场馆”活动,带动体育消费。
二、工作问题和挑战
(一)缺乏重大文体设施专业人才。目前我局有大量文体设施建设工程,但相关工作人员无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等专业背景,也无建设项目工作经验,制约工作开展。
(二)审批业务系统过多且不兼容。不同层级或牵头部门各自开发审批业务系统,系统间无法兼容通用,同一事项需申请人重复录入,影响办事效率。
(三)新冠疫情引发线下活动开展困难。受疫情影响,我区公共文化线下活动受到影响,可利用文体设施极为稀少,有较大市级绩效考核压力。
三、“十四五”期间及2021年工作计划
(一)打造国际一流的文体设施地标。深入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国际演艺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推进文化名人大营救项目,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二)打造科技引领的文化创新高地。加强与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打造数字创意多元化融合的先导城区。做好时尚总部中心招商管理,吸引国内外龙头文化企业把总部或地区总部、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设在福田,打造国际一流文化产业总部聚集城区。
(三)推动公共图书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馆店一体化建设,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深圳出版集团合作,将区级以下图书馆委托出版集团负责。在基层图书馆设立书吧,实现图书馆与书吧一体化。建设“福田区少儿图书馆”。
(四)打造福田“智能体育”事业。启动福田全民健身设施智能提升工作,在公园、公共绿地等建设、更新28套智能化室外健身设施。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打造“智慧体育”平台。
(五)组织六大精品文化活动。组织“‘日出东方 福田生辉’——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红色文化活动计划、“爱乐·福田”音乐计划、“多彩·福田”艺术计划等活动,提升公共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