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 工作动态

国内最早粮票亮相福田非遗馆 还有300多张老票证等你看

信息提供日期 : 2018-09-10 11:50来源 : 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8月26日,中国老票证展在福田文化馆·非遗主题馆举行。 

  8月26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8周年中国老票证展在福田文化馆·非遗主题馆举行,展出了全国各地的粮票、布票、肉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各种老票证,甚至还有难得一见的1922年8月由燕京大学地理科手绘的宝安县地图。 

  粮票、布票、肉票等老票证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本次展览展出到10月26日结束,地点在福田区福华路103号。 

  据主办方介绍,凭票供应不是中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就采取商品有计划地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我国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1961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多达156种。 

  在上世纪长达40年的时间里,粮票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票证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称为“第二货币”,这部分收藏了1955年至1994年的40枚粮票。粮票的尺寸千差万别,其形式有横式,也有竖式、齿状和正方形。有的粮票与人民币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粮票只有1厘米大小。面额大的在千斤、万斤以上,面额小的仅为一钱。粮票内容名称各不相同,更是丰富多彩。 

  布票是新中国三大票证之一(粮、布、购货券)。解放初,投机分子趁机兴风作浪,物价不稳,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为此,国务院于1954年9月9日签署了《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布票从此诞生,至1984年停止使用,风雨沧桑30载。本部分共展出1954年至1984年的布票40枚。 

  中国生活票证无疑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观,其种类之多,无所不有,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它是经济的衍生物也是文化产物,本部分共展出2000年前中国日常生活票证40枚,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票证使用时间长,票面有些陈旧,但也充分反映了这段特殊的沧桑历史。

  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取消粮票的城市,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深圳取消粮票的时间比全国早了10年,这部分将展示深圳当年的各种票证。为使展览更接地气,主办者专门征集到40张当年深圳的各种票证,最弥足珍贵的是1922年8月由燕京大学地理科手绘的和1977年10月由广东省测绘局、宝安县革命委员会编绘的宝安地图。

  此外,记者在现场还看到鸡票、水票、冰票、酒票、酱油票、袜子票、婴儿糖票、木材票、归国华侨专用票,很多都有有效期,设计各式各样。其中入口处有一张整版未裁剪的大布票,共540小张,十分罕见。 

  都说温故而知新,了解历史才能更珍惜当下。感兴趣的你,一定不要错过这场免费展览,还有两个月时间,赶紧来看看。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