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17-02-20 00:00来源 : 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编制的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人员、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情况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单位网站http://www.szft.gov.cn/bmxx/qwtzx/xxgknb/index.html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联系方式:0755-82899382。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我中心成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外联信息部为具体负责部门并安排1名工作人员兼职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设立一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截至2016年底,我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6年,中心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811条,全文电子化率达99%。其中,通过“福田政府在线”“福田文体网”“福田区图书馆”等主要门户网站公开信息2476条,通过微博、微信公开信息1081条,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公开信息772条,通过《福田文体消息》等刊物公开信息309条,通过“福田区图书馆”APP公开信息1173条。通过对以上各项信息的主动公开,我中心增强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也提高了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了解。
(一)公开内容
1、政务信息。2016年继续在“福田政府在线”“福田文体网”和“福田文体中心”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开单位的相关政务信息,包括主要职能、领导成员、联系方式、内设机构和政务公开机构等,并在领导职务分工、联系方式有调整时进行及时更新。
2、工作信息。2016年继续在“福田政府在线”“福田文体网”公开相关工作信息,包括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公共服务白皮书、工作动态、民生实事进展等。
3、财政信息。公开《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2016年度预算预安排情况说明(本级)》《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2015年度部门(本级)决算情况说明》《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汇总)》《福田区少年业余体育学校2016年度预算报告》《福田区图书馆2016年度预算报告》等一系列区级财政信息。
4、公共服务信息。将中心举办的各类公共文体活动通过各公开平台渠道进行公开发布,大型活动举办前在“福田政府在线”进行了民意征集。
(二)主动公开途径
1、“福田政府在线”网站。“福田政府在线”是福田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借助该平台及时公布相关政务和活动信息,并每季度通过“民意征集”和“网上咨询”栏目征集市民意见。
2、“福田文体网”网站。由外联信息部承担中心官网“福田文体网”的内容保障工作,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在网站功能上,对之前用户提出的部分程序问题进行修改完善,通过系列升级整合,将“福田文体网”打造为“好看更好用”的对外发布平台。
3、“福田文体中心”微信。着力建设基于微信等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渠道。利用微信发布各类活动预告、资讯,同时开展转发有奖、免费订票、在线调查等活动,将中心微信打造成为涵盖中心简介、场馆展示、在线抢票、艺术欣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对外发布平台。
4、新闻媒体平台。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宣传公共文体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加强通过各类新闻媒体主动发布各类政府信息。
5、其他途径。通过编印《福田文体消息》,发布各类文体资讯动态;继续办好福田区图书馆网站、微信和APP等平台。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本单位2016年度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件。
四、人员和收支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本单位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兼)职人员共4人。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2016年,区文体中心没有因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取申请人相关费用。
五、咨询情况
2016年,本单位共接受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政府信息工作方面的咨询42人次,为电话和网上咨询。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就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我中心在高效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2017年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不断扩大公开范围、拓展公开渠道、细化公开内容;二是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优化业务流程,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三是进一步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做好中心官方网站、微博及微信的信息发布,加强政务、服务等信息内容对市民的公开。
2017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