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香蜜湖街道办事处 > 政务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及总结

香蜜湖街道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8-03-16 00:00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办事处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紧抓基层党建,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强化

  1.抓好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实施“强核提质”工程,各个社区齐头并进,实现党建质量的整体提升和整体过硬。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协调利益的功能,加速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完善服务阵地。

  2.抓好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以竹林“三个平台”区域化党建模式推动社区党委与驻区企业共筑共联、互联互动;以“侨香模式”激活“党、居、社、企、群”多元治理要素等为典例激励其他社区党建创新工作。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建设,培训“两委”成员和支部书记354人次,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领头雁”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3.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系列活动,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警示教育,持续开展执法、窗口部门的行风整顿,不断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工作秩序和规章制度落实,强化纪律刚性约束,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强化督查与监察联动,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规范问责程序,重点加强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庸懒散拖、失职渎职等行为的问责追责。

  (二)紧抓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创新局面

  4.抓好社区治理创新。引导社会组织和物业企业承接转移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整体打包购买服务的“侨香模式”;逐步铺开向物业企业购买网格信息采集服务的“深康模式”,继深康村管理处试点之后,又与万厦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推广政务服务代办的“翠海模式”,不断拓展物业企业参与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领域。

  5.抓好“智慧城区”建设。积极推进智慧街道平台工作建设,强化网格化基础和大数据支撑,通过构建工作群,规范电子工作台账,建立日通报、周讲评、月交流、阶段检测、定期汇报机制,严格按照要求和时间节点推进,街道平台6个一级模块下的12个二级模块已投入日常工作中使用。同时,加强推进城区综合治理平台试运行试点工作。

  6.探索创建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针对基层社区物业服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在社区居委会下设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加强社区居委会对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督促其履行职责及管理规范化。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和设计方案,并初步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试点建议,下一阶段将在条件成熟的社区试点运行,希望探索出一条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的新路子。

  (三)紧抓公共安全,辖区安全环境不断提升

  7.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加强“1个中心+9名社区法律顾问+22名人民调解员+58名网格员”队伍建设,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今年人民调解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69宗;持续开展劳资、金融、物业、预付式消费等重点领域的日常风险评估、警示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全国两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一带一路”峰会、党的十九大等重要时间节点辖区社会稳定,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8.抓好重点片区安全整治。一是突出重点,集中整治重大安全隐患。对存在严重隐患的香蜜湖花卉市场、香蜜湖食街、度假村北区、金众小区板房及快递经营点等场所进行重点清理整治,共计出动8750人次,拆除违法建筑241栋1624间,转移安置人员4070名,拆除面积近11万平方米。二是加强技防,改变薄弱地区安全状况。建立“管理+科技”安全监管机制,针对辖区老旧小区配电设备、线路老旧等问题,在全区率先实施用电安全监测预警项目,安装500套智能电气火灾预警系统,通过用电安全实时监控,解决电气隐患肉眼无法直观、隐蔽工程隐患排查难等问题。

  9.抓好重点领域事故防范。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地面坍塌、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出租屋等15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出动45748人次,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贸、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15个领域共检查各类场所94922家次,排查电动车违规充电、电线乱拉乱接、消防通道堵塞、违规住人等各类安全隐患10532项,并督促相关单位对隐患进行整改。

  10.抓好查违拆违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保持查违、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量,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一拆到底,推进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清拆工作,存量违建实现负增长。全年共拆除违建108931.13平方米,其中新增违建2784.67平方米、存量违建106146.46平方米;清理并移交国有土地1块,核查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图斑248个。

  (四)紧抓民生服务,辖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11.抓好民生服务供给质量。实行“大社区”服务模式,将街道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划分为东、西、北3大片区,引进3个社工机构,强力推动片区资源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服务方案和人力资源共享;进一步将民生微实事运作与基层治理、社区自治有效结合,充实需求库、咨询库、项目库和供应库“香蜜四库”,以“微实事”撬动“大治理”,实现社区建设从“为民当家”向“让民做主”,从“大包大揽”向“共同参与”转变。全年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153项,投入资金2028万元,促进社区面貌大提升、居民自治大变革,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12.抓好文化惠民和国际化社区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社区文化大发展为方向,以提高文化品位为目的,开展了秦腔汇演、国际少儿文化艺术展、“书厢记”阅读活动等精品化、特色化的社区文化拳头产品,协助市台办成功举办台湾创艺生活节;坚持开设太极拳、柔力球、书画等培训班,提升文艺队伍总体素质。继续强化国际化社区建设品牌活动项目,坚持“以活动促交流,以交流促融合”的理念,举办了植物嘉年华、“香蜜湖之声”诗文朗诵晚会、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展等多场中外交流活动,重点打造品牌活动第四届(中外)国际社区嘉年华,拓展国际人文交流广度和深度,提升国际化社区的品质和内涵。

  13.抓好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继续完善“三厅融合”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暨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切实精简优化办事流程和材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截至12月底,街道窗口共受理政务服务业务共计103900份,代征租赁税1633.89万元。

  14.抓好促进就业工作。建立动态就业创业目标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各项政策,上下联动多种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扎实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基层劳动平台基础建设。全年共发放社会保险及岗位补贴等2307人次,支出就业专项资金411万元;并采取举办春风公益职介行动等大型招聘会和创业就业沙龙活动等措施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共促进失业人员成功上岗就业602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积极发掘就业岗位6189个。

  (五)紧抓环境提升,城市管理质量迈上新台阶

  15.抓好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竹子林片区、安托山片区等市容环境薄弱地区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扫雷”行动对人流密集区域的乱摆卖黑点进行强力打击,全年共查处城管执法案件97宗,罚款162100元;充分利用民生微实事项目,完善老旧小区市政配套设施、消防安防设施、绿化和文体设施等,如投入220余万元对竹园社区老旧小区进行路面修复、黄土裸露复绿等,积极推进宜居社区建设;重点开展排水管网改造民生工程,配合做好“正本清源”进场施工工作,积极创建排水达标小区;打造1个花漾街区和2个街心花园,大力提升辖区市容环境面貌。

  16.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多方联管联动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开展“行走香蜜湖”行动,及时查处市容环境违法问题;持续推行路长制、河长制,建立巡查制度、会议制度,落实辖区道路、河流一体化管理;强化对清扫保洁、绿化管养等外包服务公司的监督,加强巡查监管和日常考核;针对辖区120家物业单位,搭建香蜜湖城管微信大平台及推广安装“优优城管”APP,督促物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住宅小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LED屏公益广告宣传平台,滚动式发布食品安全、反诈骗、反邪教、文明城市、国家安全、体育事业、法治建设等公益标语、宣传海报共7期,引导市民自觉维护辖区美好环境。

  17.抓好文明城市创建。一是加强协调部署,累计召开各类部署、专题会议10余次,建立起层层落实、分片包干、“回头看”等责任机制。二是广泛张贴海报、悬挂条幅、摆放展架,结合小区定点宣传与入户走访,发放“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6万份、问卷2万份,利用辖区LED屏幕、微信公众号密集宣传,让“创文”成为“香蜜热词”。三是落实“网格化”工作要求和巡查制度,对各重点场所和重点小区的重难点问题现场督办解决。四是重点部署落实香蜜湖片区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三老一城”电气消防安全整治、联动开展“禁摩限电”行动,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八大分流体系建设,重拳推进查违控违“飓风行动”等。

  二、2018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一是在“强核”上下功夫。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织密基层党建责任网,在相对较为成熟的“竹林模式”、“侨香模式”基础上,按照“标准化+”的思路巩固提升,进一步发挥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和社区党委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在“联动”上下功夫。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坚持条条和块块双向用力,建立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探索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实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服务共联、文明共创,强化联动抓手,构建共驻共建、共建共治共享、互联互动的党建共同体。三是在“共治”上下功夫。进一步探索在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下,激活“党、居、社、企、群”多元治理要素,充分发挥物业企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延伸党组织工作的触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多方联动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四是在“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继续完善服务阵地;搭建服务平台,巩固提升党群议事、党群服务、党群调解“三个平台”建设,健全党组织主导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整合服务资源,进一步规范实施“民生微实事”,注重问题导向和过程导向,以“微实事”撬动“大治理”。

  (二)加强社会治理和服务,不断提高辖区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引导社会组织和物业企业承接转移政府职能,对物业企业承接政府职能的优劣势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优化整体打包购买服务的“侨香模式”,逐步铺开向物业企业购买网格信息采集服务的“深康模式”,推广政务服务代办的“翠海模式”,不断拓展物业企业参与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领域。二是进一步解决社区治理中资源分散、单一的问题,“分片搭台”继续探索建立“大社区”社工服务模式,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三是强化居委会自治功能,继续探索在居委会下设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完善“居业协同”自治模式,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四是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城区综合治理平台、智慧街道工作平台、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等的建设,将大数据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区等工作有机结合,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五是坚持民生至上的工作导向,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巩固和深化促就业、环境提升、文化惠民等项目,完善社区救助和惠民服务机制。继续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结合社区实际加强项目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民生微实事带动社区“多方参与、多元共治”良好氛围。

  (三)聚焦综合环境提升,全力推进辖区品质再上台阶。一是完善街道“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和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构建常态化的法律支持和援助体系,全面开展法治社区建设,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辖区法治环境;二是继续推进重点片区综合整治和重点领域事故防范,强化基层安监人员培养和辖区安全教育常态化,建立安全巡查执法长效机制,“管理+技术”双管齐下,进一步提升辖区安全环境;三是全面推行路长制、河长制,联动开展节能减排、治污保洁,积极配合推进排水管网“正本清源”工程,大力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进一步优化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四是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社区文化大发展工程,深化国际化社区建设,进一步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