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4-13 14:24来源 : 福田区应急管理局
2020年,区应急管理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大力抓好安全监管、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全面建设过硬队伍、树立新机关形象,切实抓稳抓牢中心城区安全稳定,守护保障辖区居民生产生活安宁。
一、我区1-12月份安全生产及自然灾害形势
(一)安全生产形势
2020年1-12月份,福田区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等行业领域累计纳入统计的安全事故208起,死亡21人,受伤35人,直接经济损失96.79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6.7%,死亡人数下降38.2%(减少13人),受伤人数下降45.3%(减少29人),直接经济损失上升53.32%。
其中,道路交通领域发生亡人事故12起,死亡12人,涉及货车(5起)、电动出租车(2起)、共享单车(1起)的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共8起,死亡8人。工矿商贸领域未发生亡人事故,其他领域发生亡人事故9起,死亡9人,主要涉及小散工程及零星作业6起,6死(高坠3起,3死;触电3起,3死);在建工程3起,3死(物体打击1起,1死;坍塌1起,1死;高坠1起,1死)。
1.道路交通领域。全区纳入统计的道路交通事故57起,死亡12人,受伤35人,直接经济损失16.73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32.9%,死亡人数下降42.9%(减少9人),受伤人数下降41.7%(减少25人),直接经济损失下降33.6%。
2.工矿商贸及其他事故领域。全区纳入统计工矿商贸及其他事故9起,死亡9人,受伤0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5%,死亡人数下降30.8%(减少4人),受伤人数减少4人。
3.火灾领域。全区纳入统计的火灾事故142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80.06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上升12.7%,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11%。
(二)自然灾害情况
1.森林火灾情况。2020年全区1-12月份共接森林火警6起,经确认1起为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共计约1204平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
2.台风暴雨情况。1-12月份,我区平均降雨量为1526.4毫米,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3%,同比近5年同期下降26%。全区成功防御台风10次,抵御暴雨35场次,启动暴雨黄色预警29次、暴雨橙色预警5次、暴雨红色预警1次,启动防台风白色预警5次、蓝色预警3次、黄色预警1次。
3.大风预警情况。大风预警共18次,其中蓝色15次,黄色3次,全区最大瞬时风力为九级(20.9米/秒)。
4.地质灾害情况。全区未发生地质灾害。
5.地面坍塌情况。地面坍塌发生67起,受给排水管道(含给排水箱涵、暗渠化河道)老化渗漏或破裂、顶管暗挖、回填不实、地基沉降、水土流失以及大型施工扰动、地铁轨道施工等因素影响,地面坍塌事故高发易发。
二、2020年主要工作
(一)全力构筑安全发展“主阵地”,抢先争优、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紧抓安全责任落实。全市率先印发实施《福田区党政部门及驻区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组织召开全区首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专家对全区48家单位开展应急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应急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四类场所”清单式执法机制,自复工复产以来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82963人次,检查企业47156家,发现隐患17759条,整改隐患15820条,隐患整改率为89.1%,调查、处理一般生产安全事故11起、事件1起,行政处罚127.676万元,切实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2、深抓城区安全治理。按照《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对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典范城区建设要求,着力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生活、公共三大空间。全面启动实施福田区2020-2021年度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强化源头治理,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本质安全水平。组织实施重点车辆、电气火灾防范、高风险区域危险房屋、地面坍塌等8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共组织出动15.9万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00163家,发现安全隐患53726个,已整改隐患49912个,隐患整改率92.90%,处罚罚款743.59万元。加强地面塌陷隐患防治,累计出动3268人次开展日常巡查301项、排查地铁工程及轨道影响范围354项、在建建筑坑基172项;检测给排水管涵隐患280公里和凤塘河暗渠(共长11.9公里),地面塌陷事故同比下降26%。做好我区非紧急事项的各项指挥分拨工作,一年来城区治理平台共接到上报事件584659件,已办结572609件,办结率达97.9%。办理市“12345”转件46722件,全部高质量办结,无疏漏、无逾期,在绩效考核中获得满分。
3、细抓基层应急基础。依法推进社区安全应急一体化建设,组建社区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1+10+95(区+10个街道+95个社区)的视频指挥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应急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基层队伍应急处突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来共出警 326宗,其中火警188宗、社会救助等应急救援101宗,解救被困和受伤人员56人。巡查商铺、门店等“三小场所”17766间次,发出整改通知书或温馨提示函3121份,发现存在安全隐患7990处,现场完成整改1725处,责令限期整改6243处。
4、强抓灾害防御布局。落实各类“三防”责任人1.25万名,信息全部录入全省管理系统,切实将三防责任传导至最后一公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汛期以来全区通过福田三防APP、福田三防指挥微信群累计发送预警信息1232条、发送手机短信12万多条,做到预警信息“全覆盖”。扎实开展防汛防风大检查,排查发现的隐患点均列入福田区“风险隐患五项清单”进行电子化管理,逐项整改销号,实现闭环管理。在梅林山、银湖山、梅林水库等重点林区内和重要路段处安装96个5吨森林消防蓄水桶,提升灭火供水保障能力,实现“以水制火,快速灭火”目标。通过制修订《福田区室外应急避难场所管理细则》《福田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运行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避难场所管理,全市率先超额完成室内室外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任务目标。在深圳市第四届森林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中,森防大队在26支队伍中名列第一,连续两年夺冠。
5、精抓智慧应急建设。一是建设完成集智能匹配巡查、自动分拨处置、电子报告送达、处理结果复查、风险等级评估、智能推送信息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安全巡查系统,该系统涵盖三小场所、高层楼宇、地下空间、工业园区、办公场所、城中村、居家安全等13类风险隐患检查项目,可根据不同场所类型智能匹配检查项目,实现菜单式、一键式安全巡查。二是大力推进福田智慧三防监测指挥平台建设,综合运用物联感知、3D模拟、大数据分析、融合通信等先进技术,开展可视化移动指挥、前端实时感知能力、三防风险隐患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改造,实现三防指挥“一图感知、一秒预警、一键响应、一网融通、一体管控”。三是针对梅林—银湖—笔架片区和香蜜湖—梅林重点防范区域,创新建设地质灾害视频监控语音提示系统,达到实时监控和边坡失稳前及时提醒周边人员车辆撤离危险区域。
6、大抓安全宣传教育。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安全生产月主题,创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启动480个LED电子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展播;通过深圳新闻网、“福田”强安号、微信、微博等多平台开展“安全有责”云直播;制作《如果可以重来》安全事故警示话剧、“疫”路平安和“拥安为福”系列专题海报、“安全生产的正确姿势”科普视频等,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用电用气、交通安全、疫情防控等安全知识;在地铁1、2、7、9四条线共10个站100个点位投放用火用电等各类宣传海报,同步在全区45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播放安全宣传视频,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抓好“学习强安”运作,辖区现存强安系统企业6189家,激活企业6179家,企业激活率达99.8%;企业注册员工数88185人,激活员工数83540人;企业参培数2387家,企业学习培训完成员工数52613人。
(二)全面打造模范机关“先锋队”,全面从严治党、严肃纪律,大力建设过硬队伍、应急铁军。
1、建强“党建主业”。一方面,坚持党建主责主业,打造战斗堡垒。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批示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党委总抓、书记直接抓,分管领导、支部书记和各科室负责人落实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另一方面,坚持党建规范达标,打造标准化支部。严格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精神和《福田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开展“坚持标准、打造特色”支部创建,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学党史、新中国史活动,确保各支部建设走在区直机关前面。
2、建立“大党建”格局。强化局党委、党总支和各支部的党建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明确工会、群团组织团结带领群众参与党建的辅助作用,在工作上形成合力,并逐步使主线更强、辅线更宽,全面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联动、主辅并行、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针对应急管理急难险重等特点,在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入融合上下功夫,以党建为主线促进安监执法、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党建与业务双到位、取得双胜利。
3、建设“应急铁军”。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建工作的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围绕中心,二是建设队伍,三是服务群众。有了一流的干部队伍,也就有了一流的工作业绩,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抓好每一天、管好每个人,有力抓好49名安监执法、242名安全巡查、284名应急救援和25名森林防火队伍的管理,锻造过硬队伍,建设模范机关。根据应急管理局的人员转隶、职能划定、科室配置设定以及日常业务工作开展,制定《应急管理局廉政风险防控图》,按要求开展谈话提醒、抓早抓小、开展党内问责,讲好廉政教育、讲清执法纪律、讲实廉洁要求,真正做到经常讲、持续抓,确保所有人员形成和养成高效、扎实的工作纪律。
三、2021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全面落实安全发展战略。对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典范城区和中心城区安全发展实际,按时高质量完成编制《福田区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实施风险动态管控。紧盯专项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综合运用领导分片包干、专家指导、学习借鉴有关地方和标杆企业的经验等措施,集中力量重点攻坚,有力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落实一批重大项目,出台一批重大举措,推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完善,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不定期督导检查、通报、约谈、提醒等措施,指导监督各街道、各有关单位推进落实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真落实、出实效。
(二)持续加大基层基础建设。继续抓牢“三基”建设的主题主线,逐步提高基层安全防控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灾害事故防治基础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及灾害事故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及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三)高质量编写完成福田区应急管理“十四五”专项规划。
(四)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开展福田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进一步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开展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创建和推广工作。以提升素质培训和能力建设为目标,抓好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做好“福田·强安号”信息发布和线上学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公共培训、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五)加大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实施福田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提高对福田区森林火灾的综合控制能力,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和森林受害率,使福田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更加安定团结,从而产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福田区森防通信系统建设。采用TD-LTE作为林业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全面加强森防工作。联动消防救援大队建立出警信息和指挥调度共享机制,在应急响应上开辟一条信息共享联合响应制度,建设一条无缝连接的警情信息通道。
(六)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会同有关单位制定普查总体方案,建立普查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做好技术指导、培训、质量控制,建设福田区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风险普查工作,充分整合已有资源,配强人员队伍,做好福田区普查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地面坍塌隐患检测工作,计划2021年底前要对全区道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评估,查明道路空洞、脱空等坍塌隐患,并根据检测结果通过区分责任的方式推动治理工作,切实消除辖区地面坍塌隐患。
(七)提高应急指挥信息化能力。按照国家、省、市应急部门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国家、省、市、区、街道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接与联动建设工作。在上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框架下,构建与丰富区级指挥系统运用功能,发挥应急指挥中“智慧应急”最大功效。研究各部门已部署在指挥中心的各类信息系统,围绕“大应急”“大联动”,协调区相关部门,推动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整合各大类基础数据,引入人工智能元素,探讨实现自动预测风险、自动生成预案和自动下发指令等功能,提高应急指挥效率。
(八)推进一批民生项目落实落地。为全区1957栋老旧住宅约15656个楼层安装“智慧”微断设备,同步开展95个社区居家用电安全体验式宣传活动;组织社区电工、管理人员开展用电安全技能培训和老旧小区住宅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互联网+群防共治用电安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