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4号安全生产事故预警信息
信息提供日期 : 2016-12-20 00:00来源 : 市安监局
【预警因由】
冬季是职业性化学中毒的多发季节。部分用人单位、劳动者为防寒保暖违章关闭工作场所门窗,不使用通风排毒设施或通风不良,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积聚,容易发生有机溶剂急、慢性职业中毒;地下施工因通风不畅,发生中毒的可能性增大。与此同时,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呈多发趋势,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预警内容】
为切实做好冬季职业卫生领域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市安委会安全生产事故预警防控制度有关要求,特发布全市防范职业中毒事故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预警信息。
【预警要求】
各区(新区,下同)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冬季职业中毒事故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发易发等规律特点,切实强化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职业卫生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有效的管控措施,严防各类职业中毒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
(一)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安监、卫生计生等部门要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自觉履行职业危害防治义务,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操作规程,深入辨识掌握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一是用人单位应杜绝使用“三无”伪劣原辅材料并确保各种排风装置和通风设施有效运转。密闭空调作业场所应加强通风,保证足够的新风量;非密闭的作业场所,要注意通风换气,慎关门窗,严禁密闭门窗长时间作业。二是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警示,告知劳动者工作岗位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正确使用。三是用人单位应认真做好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发现劳动者有不适情况应及时送医疗机构诊治;发生职业中毒的,应及时报告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二)切实加大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危害执法工作力度。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岁末年初寒冷季节期间制鞋、五金加工、印刷、箱包制造、电子制造等重点行业职业中毒事故的预警防范工作,督促企业开展针对性隐患排查治理,严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的发生;住建、交委、水务、城管等部门要重点加强对物业管理、建设工程、市政、交通、水务、环卫等领域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尤其是对于地下空间作业人员,必须强化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严防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各区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和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对不履行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导致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必须严肃追责。
(三)严密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各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街道网格管理人员、社区巡查人员深入城中村、出租屋及“三小”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违规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的,要督促立即整改,避免因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出租屋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出租屋楼栋长的积极性,指导督促楼栋长加强安全管理,禁止租户违规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源头管理,加大对电器交易门店的抽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销售直排式热水器等违法行为。
(四)切实增强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各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对冬季职业中毒事故及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范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普及职业中毒防治知识,提高相关人群的安全防范意识;要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对企业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了解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危害后果,切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此外,各街道及出租屋管理机构要印制相关宣传资料,组织基层网格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城中村、出租屋、居民家庭,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共同抵制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安全规范使用燃气热水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