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岭街道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9-02-01 00:00来源 : 区园岭街道办事处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园岭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抓大事、谋长远,打基础、破难题,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做加法”、“做乘法”的姿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区委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让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的领导一呼百应
通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中宣讲、道德大讲堂、新时代讲习所等平台载体,促进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头学思践悟,辐射带动每个党员、干部群众、社区居民这个“大多数”,并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园岭网上党校等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推进“理上网来”,使新思想在线上线下充分覆盖,大院小区广泛传播,做到“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共开展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7场,吸收各部门负责人、各社区党委书记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21场,举办各类专题党课培训32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420篇,园岭网上党校辐射党员2400余人;组织62名党支部书记赴遵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业务培训,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念之魂。
(二)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不断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按照“一核两翼多元”框架,“一核”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两翼”即以驻区单位、社会组织为依托,“多元”,即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群众团体等多元主体共治,着力推进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力量融合“三融合”,不断增强党建工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创新的整体效应、溢出效应。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大党委引领组织融合。在7个社区都把辖区民警等吸收为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的基础上,按照“党建共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统筹协调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及“两新”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畅通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化解渠道,构建良性互动体系。
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依托大平台推动资源融合。按照网格全覆盖、民意详了解、事件快评估、服务细分类和效果稳增长五个步骤,深入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工作,参与活动的领导干部、其他驻点团队、辅助团队达1800次,面对面接待党员群众1438人次,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群众关心的物业管理、社保、就业等问题72个。
以资源下沉为重心,强化大保障加快力量融合。围绕组织设置、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工作职责等党建标准化建设,落实人员待遇、活动阵地和服务经费“三大保障”。通过购买、置换新增社区物业2805平方米,实现党群服务阵地“四统一五规范”(统一设置、统一标识、统一职能、统一服务流程,规范公开阵地、规范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时间、规范财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累计开展青少年服务、家庭教育服务、为老养老服务等11项服务活动79场,覆盖居民4万多人。
(三)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八卦岭工业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改善八卦岭工业区消防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整体环境,嫁接和聚拢国际优势产业资源,打造老旧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再造高端产业空间。
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倒逼落后产业转型。在抓好印刷厂等传统制造业重点耗能大户节能减排和技改的同时,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倒逼园区企业转型升级。据2016年底统计,八卦岭工业区有332家包装印刷企业,截至2018年10月,仅剩17家,迁移率达94.9%。
实施样板工程引领,放大园区特色亮点。在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完成八卦岭6-1片区、智联泰产业园、平安大厦、上林苑片区的更新项目规划申报、专项规划及相关的公示工作。联合深业鹏基(集团)出动3000余人次,采取“安全整改+统租运营”的创新模式对八卦岭工业区进行统一整改和统一运营,启动众鑫科技大厦消防集中控制中心、园区消防管网和消防报警系统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511、512等七栋厂房消防隐患整改,实现拓展产业空间约11.2万平方米,引进星云众创空间等76家高科技、高创新、高附加值、高投资回报、低碳环保、适应市场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四高一低一适应”型高端商务服务企业。
(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让居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
牢固树立共享理念,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优质化水平。投入“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1023.93万元,完成“智慧养老”系统建设等95项惠民实事;联合区教育局完成白沙岭钢琴馆升级改造,设计新增300个优质小学学位;促进就业创业,支出就业专项资金约210万元,举办各类就业培训34场,开发有效岗位4735个,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231人,失业率稳控在0.25%,受理劳资纠纷41宗,成功调解38宗,引导仲裁3宗,涉及205人金额310万元;认真做好计生服务和管理,开展优生知识宣传184场覆盖6万余人,发放慰问金9万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96人、普查普治37人、两癌筛查300人。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培训近千场,连续开展六届的“园岭居民美德奖”颁奖暨文艺汇演,成为独具特色的街道文化品牌。
守住安全稳定底线,营造和谐有序的环境。牢记“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要求,牢牢守住政治安全、社会维稳和安全生产“底线”。做好领导包案、接访下访、重点人员排查稳控、重点群体走访慰问等源头防范工作,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宗,走访慰问各类重点群体30人次,接访重点人员35人次,妥善处置体育馆拆迁纠纷等较大群体性事件14宗,完成人民调解案件768宗;摒弃以往就隐患改隐患的做法,将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高要求源头管控、高质量整治整改、高强度监督执法、高规格建设设施、高密度宣传教育等五项措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八大专项整治、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监管、老旧小区电气线路监测、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及巡查人员42730人次,巡查各类企业及场所17090家次,立案52宗,罚款62.23万元,消防火灾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67%,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五)落实“两山”发展理念,探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按照“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魅力园岭的一系列方案措施,城市绿色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绿色福利不断增多。
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开展“行走园岭”20次,全面清扫物业小区80个,清运垃圾580车、1200吨,完成路面破损排查修复523处、1200平方米;检查笔架山河(福田段)120次,清理暗渠暗涵淤泥870立方米;“山竹”过境期间,出动党员干部、民警巡防、居民群众、义工志愿者等3140人次,投入吊车、叉车、运输车等310台次,电锯、油锯等568把,清理倒伏损毁树木160棵,清运断枝残叶420车,清理雨水篦子185处,疏通主次干道和人行通道23条。
城市品质提档升级。突出抓好城管执法业务培训及勤务模式建设,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理论联系执法实践的能力。共立案查处市容类违法案件605宗,结案605宗,罚款总额56900元;拆除各类违法立柱广告、墙体广告、楼宇标识、门楣招牌等576块;清理乱摆卖8660宗;劝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8人;处理数字化城管案件10666宗,清运废弃物2325吨,削减存量违法建筑13596平方米。
(六)落实“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为我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新贡献
深入推进“结对帮扶”“企业帮扶”“产业帮扶”等工程,累计投入130万元,修建了来人坑拦水坝和上曹至叶屋灌渠三面光工程、雅水小学学校危墙和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工程等,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灌溉难,孩子求学难等问题,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的原则,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重点,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精准扶贫脱贫。数字看似枯燥,却最有说服力,累计扶持贫困户31户108人,发展养鸡1650只,养鸭700只,养蜜蜂584箱,养牛9条;种甘蔗4亩,百香果60亩,猕猴桃45亩,食用菌5000包,形成了鸡、鸭、鹅、牛等特色养殖,甘蔗、百香果、猕猴桃等特色种植为主的支柱特色产业,基本实现“一户一业”。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
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严格执行民主决策规则,“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持续开展纪工委“大约谈”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杜绝 “四风”问题反弹。定期召开例会强调党风廉政。同时,在节假日积极开展倡廉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自觉性,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开展党员干部党性认识和履职能力专项巡察,推动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由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做、总负责”工作格局,全年开展谈心谈话50余次,约谈人数100余人,以案说法通报2名党员干部违规违纪案例。
其他房屋租赁、工会、统计、武装、应急、纪检监察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园岭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随着八卦岭工业区转型升级、宿舍区棚改、体育馆更新改造等工作的推进,维稳压力持续增大;部分公共配套设施不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差,业主、物业矛盾复杂多元,居民素质有待提高,监管难度大;干部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少数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现象依然存在,全局意识、攻坚意识、争先意识、责任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明年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计划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2019年,园岭街道将以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勉做事,把园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我区率先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作出园岭贡献。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增强发展驱动力。联合区产业部门,制定出台八卦岭工业区创新型产业空间专项支持政策,以政府扶持降低产业空间成本,以空间统筹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以创新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八卦岭片区产业发展驱动力。一是摸清园区企业底数,并按照“一企一表、一栋一档”的标准归类建档,精准掌握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完善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军民融合、高科技研发等重点行业快速发展,引导一批优秀企业成为八卦岭工业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坚定不移推进街区建设,提升发展竞争力。围绕“城市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建设花园型、欧洲小镇式社区”要求,立足老旧城区实际,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整体提升”的原则,瞄准国际一流,在道路绿化、公园建设、花漾街区、立体绿化、公厕美化等方面打造一批精品项目和亮点工程,借力体育馆升级改造和八卦岭产业转型升级,集中抓好妇幼保健院周边及红荔路、园岭二街、百花新天地、笋岗西路等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的特色景观改造工作,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凝聚发展向心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抓好政务服务“一门式一网式”、“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改革,真正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释放新红利;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执法网络,构建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队伍日常巡查、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督查、群众监督举报三级联动机制;三是以基层治理网格为基础,向科技要执法力量、要查违效率,配合区综合执法局无人航拍机辅助执法的同时,在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测,探索打造“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视频探、群众报”五位一体的集成监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