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2-27 11:29来源 : 福田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
2022年,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持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推动全区稳企惠民系列政策落地兑现,优化重点企业分类分级服务模式,为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一、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2022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一是坚持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台账,推动“两个维护”落地落实。二是坚决抓好省委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召开了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检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问题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三是精心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召开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迅速在辖区民营经济领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二、大商好商优商加速集聚
强化规划引领,探索构建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招商格局,推动爱旭新能源创新研发总部、中国金电中金云南方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投资总额1205亿元。一是强化督导落实。修订招商引资专项支持政策,印发《福田区2022年招商引资专项工作方案》,实施全员招商,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严格督导考核,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共享和工作联络机制,推动招商引资效能全面提升。二是开展“三大专项”招商行动。面向大型央企国企、世界500强外商投资企业、龙头骨干民营企业等开展针对性招商,批量引进落户赛能数字能源等优质项目。三是主动出击“拉单招商”。部门协同、市区联动走出去招商,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高效推动市外企业纷纷投资福田。四是创新“以商引商”模式。通过智慧系统选商、专业楼宇(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引导基金招商等多样化招商策略,切中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空间或市场等关键需求,引进落户日本罗森等一大批优质企业。五是开展线上线下投资推介活动。成功举办“湾区有‘福’·深爱您来”——福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全网推介大会,活动总观看量突破800万,全网阅读量达1.35亿次。充分利用服贸会、高交会、进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展会论坛推介福田营商环境,举办第四届深圳-澳门贸易与投资交流会、2022法国(巴黎)-中国(深圳)品牌交流会等,全年累计开展招商推介活动30余场。
三、“1+3”政策礼包助力稳企惠民稳增长
聚焦经济稳增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场主体和个人纾困解难,推出“1个产业政策体系+3个‘十条’纾困政策”的暖心“福礼”,以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招实策持续推进助企惠民。一是推动产业政策焕新升级。构建涵盖“1”个实施意见,“9”个管理办法和通用政策,“13”个行业措施,共计419个项目的“1+9+N”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资金、空间、人才等全要素、全周期支持。6月16日创新采用“1个线上主会场+6个线下分会场”形式举办政策发布会,央视频、南方+、抖音、新浪微博等22家媒体全程直播、重点推介,直播总观看量累计508万,微博话题总阅读量约1.8亿。二是火速出台系列纾困政策。“同心抗疫”“稳企惠民”“惠民纾困”3个“十条”政策从降租减租、返岗稳岗、贷款贴息、租户商户补贴等方面精准发力,以超常规措施回应群众诉求、提振市场信心。4月7日举办全市“i企圳策”讲堂首场活动,6个政策制定部门负责人组成“福”务天团,为市民和企业全面细致解读“双十条”政策,总观看量近330万人,同城热搜榜话题累计阅读量超2.1亿。三是加快政策落地兑现。持续优化政策申报、审批流程,通过部分项目免申即享、定制手机申报端口、采用微信支付等方式推动政策落地落实,2022年3个“十条”政策累计拨付资金10.68亿元,惠及企业1.4万家、商户1.5万户、85万人。产业发展政策受理政策项目超3000个,已拨付资金超6亿元。
四、重点企业分类分级服务模式更加成熟
贯彻落实市、区统一部署,实施分类分级企业服务,完善企业诉求办理闭环机制,营造安商暖企良好氛围。一是推进重点企业挂点服务全覆盖。精准调配全区各部门服务力量,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骨干企业服务、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等专项行动,全年会同各街道、各部门累计走访服务企业超8900家次。二是打造即收即分即办的服务闭环。依托企业服务智能系统建立全面、立体、权威、实时的企业信息库和法人信息库,开发“福i企”平台,实行“一企一档一账号”,全区各级机关“一单位一账号”,挂点服务小组“一小组一账号”,构建企业诉求线上提出,服务小组实时接收、办理进程实时可视、办理结果实时回复、服务效果实时评估的“四个实时”一网通办机制。2022年累计收集并办理企业诉求超2100条。三是健全安商稳商联动响应机制。统筹协调全区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处置和平稳发展工作,设立我区优质重点民营企业库,支持出现流动性风险的优质民营企业渡过难关,统筹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完善企业异动预警与响应工作机制,积极解决企业诉求,开展安商、稳商、挽商工作。
五、产业空间统筹支撑体系初具规模
攻坚落实“一榜三令”榜单任务,如期完成产业空间智能服务系统上线运行,绘制全区产业地图,为辖区产业空间资源最优化配置提供统筹支撑体系,工作成果获得区委区政府肯定,列入“一榜三令”项目红榜。一是紧扣统筹、支撑两条主线。统筹层面立足摸清辖区产业空间基本盘,一图获取全区产业空间分布全景及未来可释放空间;支撑层面3D立体呈现辖区产业空间布局,一键穿透解析“片区-园区-楼栋-房间”现状及配套设施等功能,为顶层产业发展规划等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已入库空间面积超2800万㎡。二是依托“i福田”小程序上线运行。接入房源、租金、公共配套等数据,为企业提供专属“找房卡”,根据福田区位特点、产业空间分布、基础设施配套以及用房供给精准匹配产业空间,高效完成从查询、VR看房、选址到租用成交全流程,确保优质项目“有地落”、存量企业“留得住”。三是出台产业空间建设专项政策。修订实施《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产业空间资源协同管理办法》,对积极参与辖区产业空间统筹建设的物业管理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已对接超600家物业服务单位,构建多方联盟的产业空间生态。
六、“党建+企服”模式赋能企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非公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到基层一线、创新一线,擦亮非公党建品牌。一是持续开展“千项实事”行动。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企业经营需要、社会急切呼唤、党建方法创新开办至少2件实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共有300多个党组织参与开展了超1000余项实事,产生332个在企业中攻坚克难的“实干先锋”共产党员,遴选了40个党建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的“示范实事项目”。二是开展“惠企进企”百日攻坚行动。组织党建专员和服务党员上门走访企业近2000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组建党组织,协调并办理企业政策咨询、空间对接、融资贷款等诉求,以高质量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产业链党建”质量。搭建“链式发展”平台,协同新一代产业园区、新一代产业链党委共同举办“融易会”系列银企对接会、“投创会”系列路演活动,助力新一代产业链企业“轻装”发展,
七、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将紧扣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聚焦服务辖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拓创新,为我区经济稳中求进提供“稳”的基础、增添“进”的动力。
(一)狠抓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培养党员“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补足党员的思想之基和精神之钙。二是继续加强党总支建设,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地落实。三是高标准实施党支部“堡垒工程”、党支部书记“头雁工程”、党员“先锋工程”,扎实开展争创模范机关、争建五星支部、争做五星党员“三争”行动,加强培训、调研、交流、宣传,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双融双促”。
(二)狠抓招商引资提质增量
一是深化全员招商模式,加强招商队伍建设,聚焦全区“三大新引擎”“三大产业”“三大定位”,聚焦20+8”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实施大型央企国企、世界500强外企、龙头骨干民企等专项招商行动,挖掘对接全球优质项目。二是强化市区合作,广泛调动招商合作伙伴、商协会、产业园区运营机构等社会力量,
并依托深交所、国际风投创投中心等重大平台,以商招商,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完善项目落地保障机制,针对重点招商目标企业落实台账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四化管理”,打造套餐化、产品化、菜单化服务政策,提升服务效能。
(三)狠抓产业政策系统优化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国家、省、市最新产业发展规划为目标导向,紧抓“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等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全区产业发展战略部署,迭代优化“1+9+N”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企业服务智能系统平台提效行动,推进涉企数据复用与数据治理工作,丰富移动端应用场景,完善管理端操作体验,提升政策兑现实效,增强企业获得感与体验感。
(四)狠抓企业服务向心力
充分发挥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效应,完善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机制,持续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骨干企业服务专项工作,升级打造“福i企”服务平台,推出企业档案、政策计算器、暖心服务等功能板块。广泛调动商协会、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凝聚强大服务合力。
(五)狠抓产业空间统筹建设
迭代升级产业空间智能服务系统,进一步夯实产业空间底层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和及时性。客户端和决策端进一步打通企业服务智能系统平台,结合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工作开拓更多应用场景。完善空间信息数据分析体系,提供更多维度决策参考。
(六)狠抓非公党建创新赋能
抓好非公企业思想建设工作,创新直播互动等学习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开展非公企业“实干先锋”赋能计划,选好选优年度“实干先锋”共产党员,深入推动企业党员与业务骨干双向培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共建,以非公党委为平台,每季度组织非公企业走进名企、高校、协会,帮助企业拓市场、链资金、找技术,做大做强产业链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