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帮助74位涉罪青少年重归正途

    福田区启航公益服务中心坚持感化行为偏差未成年人

      “我们社工一接到电话就去孩子的家里,周末也一样。”福田区启航公益服务中心帮教涉罪未成年人两年多,全心全意感化一时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至今帮教74人。这些孩子后来大多免于起诉,而且加入了义工队伍,成为志愿公益服务的一员。该中心主任李英芳说,“做公益让我们的心态很好,帮教一个孩子就拯救了一个家庭。”

      “帮教涉罪未成年人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工作。”启航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阮晓宇说。作为“深二代”,阮晓宇已经做了5年多的社工,在这份事业面前,他始终不忘公益的初心。在这个中心,和他一样的社工还有10多人,其中有3位是二级心理咨询师,4位是中级社工师。他们的工作除了定期的家访之外,还要通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来矫正青少年的行为。“每次回来就要进行总结,及时把进展汇总。”李英芳说,中心社工目前撰写的文字记录已有140多万字,内容分门别类,对孩子的行为、心理、环境进行评估,其中包括童年经历、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人格特质、心理特征等。这些翔实的资料都是社工在实践中一手一脚摸索出来的,对于帮教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走进孩子的内心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技巧。一个14岁的女孩被强奸生子后,慌张地把孩子从楼上摔下。启航公益服务中心的社工第一时间介入帮教。半年之后,女孩才向社工敞开心扉。一个在学校收保护费的“小霸王”,在去偏远山区的农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幡然悔悟。昔日的“小霸王”成了“学霸”,不但考上了大学,还做起了义工。他对社工说,“你们改变了我,真是神奇的人。”从看守所开始介入,每个个案都跟踪两年以上,社工们忙得没有个人时间,但是“看到改变的孩子都很感动,心里挺有成就感”。截至目前,被帮教过的孩子没有一个再走入歧途。

    中心主任与帮教对象面谈

    相关附件: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