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鹏小学组织家长谈新课程

    景鹏小学组织家长谈新课程
        为了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景鹏小学重视与社会、家庭沟通。近日,学校又就“我看新课程”的话题,组织学生家长进行了讨论。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该校主动以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组织相关学习活动。尤其是给学生家长发放了《和孩子一起走进新课程》一书后,有的班级要求学生家长书写读后感,有的班级组织家长座谈,使得不少家长受益匪浅。
        大多家长对新课程有了深切感受。曹可的爸爸曹正寰写道:从景鹏小学面向家长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中,我体会到,如今的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由主宰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单一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改变。教师教学时能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标。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和老师、孩子一起成长。白杰申的家长白阳激动地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白杰申刚从内地转到景鹏小学,一切都重新开始。老师布置了一篇写课外活动的习作,她表达得几乎文不对题,但老师仅是在结尾写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试着写你的课外活动,你可以的!没有大大的红叉,没有狠狠的责备,只有暖人的鼓励。是呀,孩子表现得很好,后来的一篇打乒乓球的课外活动描述,让她获得了一个醒目的“A+”。因此,这位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做法,由衷赞成。
        还有的家长读了《和孩子一起走进新课程》一书后,深刻反思。欧丽敏的家长洪楚云说:我对孩子认识加深了。原来以为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只有对孩子或打或骂,孩子才知道改正。现在,我会尽量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对于孩子的学习,原来只看重学习成绩,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好,应多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做一个有用之人。王希娅的家长王军赞同让孩子健康成长,他说: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经常相互转载那些当代的大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轻生,有的走上杀人的道路。出现这种令人费解的不良的社会问题,难道这不引起我们深思吗?“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一直以来都被我们的“高分”所吞噬,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了,我们的孩子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而很少主动地、下意识的去为这个家庭、这个集体做点什么。我们的“小皇帝”整天睡在摇篮中,他们与社会是脱节的,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相信孩子,有意思地培养孩子、锻炼孩子,让他们融入我们的社会,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在改正错误中进步,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丰富自己的阅历,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小公民。
       “我看新课程”的讨论,不仅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的家长还付出了行动。万昭宏的家长万列斌经常和儿子一块读书,他说:和儿子一块读书,也是蛮有乐趣的事。比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读起来深有感触。第13课《花钟》,作者通过对花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得出一日之中,随着时间、温度、湿度、光照等的不同各种花亦有其不同的生物钟。于是在循循善诱中,小朋友学会观察自然和生活,激发学习的乐趣,也就在细心的观察中寻获科学的真知;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对我们也是非常好的教育和启迪。作为家长,总是想望子成龙,一天到晚只知道让孩子学这学那,补习这,补习那,很少给孩子独立思考、玩耍的时间和机会。实际上孩子的天性是贪玩的,也是天真的,有灵性的。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多些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娱乐中观察和识别自然,认识自然。也许,未来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就出在这些芸芸众多的顽童中;另外两篇,《蜜蜂》和《找骆驼》,也一样。虽多有侧重,但主题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观察、学习、成长、进步。
    相关附件: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