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生命 践行承诺—— 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福田分局工伤科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材料

    关爱生命  践行承诺
    —— 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福田分局工伤科
    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材料
     
    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福田分局工伤保险科成立于1992年,该科目前共有工作人员6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5名,占总人数的80%;中共党员5名,团员1名。这个青年集体在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以“三个首批”成为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的典范:1998年获深圳市福田区首批“青年文明号”;同年获深圳市首批“青年文明号”;1999年3月9日获广东省首批“青年文明号”。
     
    这个集体的口号是“燃文明之火,铸青春之魂,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目标是“服务一流,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业绩一流”。围绕着这个目标,用无私的爱心面对工伤员工特殊的弱势群体,该集体近几年不断创造佳绩,热忱为群众、参保员工、企业排忧解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局青年团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坚持依法行政,诚心服务、规范管理,成为我局具有坚强战斗力的生力军。
    一、以“青年文明号”为基地,创一流队伍
    (一)秉承荣誉称号,树立优良作风。我局高度重视“青年团文明号”活动,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领导小组,工伤科成为区、市、省三级“青年文明号”以来,原号长作为分局团支部书记,以“青年文明号”为团支部学习活动的基地,组织全体团员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讨论,树立本职岗位的光荣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该科每年与局领导签订“廉政勤政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廉政监督机制,近年来从未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和行为,还多次上缴企业、员工赠送的红包,金额2000多元。
    (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奉献爱心。该科紧密围绕着我局中心工作,带领全局共青团员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学雷锋义工活动,在福田辖区内开展了数次社会保险大检查,督促企业缴纳社保;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年积极响应福田区委的号召,向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其中一次捐赠活动,全局青年团员对贫困地区共捐赠6060元,捐赠衣物500多件;该科向贵州省罗县新丰希望小学9名学生资助3500元学费和1000条红领巾给该所小学。
    (三)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业务素质一流。该科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考核,建立奖励机制和定期工伤事故案例讨论制度。近年来员工的培训率达100%,成绩合格率也达到100%,在全局各项培训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经自学培训,6名工作人员中,已有1名研究生、5名大专以上学历,成为一支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专业队伍。
    二、坚持文明优质服务工作,创一流服务
    该科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立局”的立局宗旨,文明优质服务常抓不懈,以企业员工满意为目标。
    (一)责任如山,严守承诺。工伤保险的工作特殊性,要求每个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重伤、死亡事故发生时,同志们从不拖延时间,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事故调查。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依法按程序办理工伤案件,在受理之日起提前在10个工作日内(条例规定60日)完成工伤认定;事故结案时,在《条例》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在7个工作日内(条例规定20日内)完成补偿审核工作,案件办结率100%。积极推行“青年文明号”服务卡,针对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员工、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服务热点难点问题做出优质服务的承诺,并把承诺和监督电话印制服务卡发给用人单位和员工。例如南山区燃气有限公司员工谭云因工死亡后,其家属住在四川省武胜县的偏远的山区,其父母年迈无法出山,且有关资料无法办理,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在局领导带领下,前往当地政府为其办理相关的资料,并及时将工伤待遇发放到员工家属手中。为此,家属专门发来感谢信和“人民社保爱人民”的锦旗。
    (二)关爱工伤员工,真诚为民服务。
    1、示范窗口成效显著。党团员佩戴青年文明号徽章和工作证上岗,按标准化进行作业,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对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咨询投诉,做到准确及时、耐心地解答疑问,受到广大群众和企业好评,近年来无工作人员受到任何投诉。
    2、关爱员工真心诚意。开展对特困工伤员工慰问活动6次,慰问金12000元,近年来赴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省等地对因工死亡员工的家属进行慰问,慰问金2000元。今年工作人员前往四川边远山区调查供养亲属案,当调查人员已步行4小时翻越了一个山头,到死者家中时,看到了一个四面徒壁的破房,调查人员当即捐赠400元给家属,同时走家串巷调查真相,并依法办理相关偿付手续。对未参保工伤员工及时追查企业责任700多宗,为未参保员工向企业追付工伤偿付金800多万元。
    3、创新服务方便群众。开设电脑网上查询服务系统,在公共办公窗口的重要显著位置公布监督投诉电话,设立“青年文明号”监督岗,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使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落实到岗位和个人。该科多次被评为市劳动保障系统、社保系统的文明优质服务窗口、先进集体。
    三、夯实基础,创一流管理
    (一)窗口设施以人为本。做到了办公设备信息化、服务设施人性化,为工伤行动不便的员工准备了轮椅、拐杖、眼镜等,低服务柜台面对面地服务、提供饮水机、抬送病人等;保持办公场所的整洁卫生,办公用具摆放整齐。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位、制定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建立“青年文明号”档案的办法,将各级部门的检查情况、自查情况、批评表扬情况进行完整记录。
    (二)工作制度规范明确。根据省市社会保险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该科规范完善工作岗位职责的工作流程,建立规范了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调查程序、工伤补偿程序、工伤医疗费管理程序等环节的办事程序,实行了A、B角制度,明确了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范围,尽快扶持新员工走上业务全面化的轨道。
    (三)档案管理自动化。工伤档案管理是工伤业务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实现了数据的电脑化、信息化,使工伤案件的各项数据更方便统计和查询,方便各级领导更及时地掌握工伤保险业务的新动态,完善工伤事故档案管理,以全面的信息化为管理目标。
    (四)工伤补偿监督到位。2006年工伤补偿业务纳入了市政府电子政务监察系统的监控网,加强了对医疗费用的审核监控。近年来完成工伤补偿3864 宗3899人,补偿总金额为3986.5万元,共审核医疗费用1594万元,审核出各项不合理费用159万元,不予核报费用159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工伤保险基金合理的支出。近年来完成工伤案件调查1050多宗,工伤案件调查率达35%,查处骗保案件10多宗,挽回基金流失近1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真正起到了“稳定器”、“安全网”的作用。
    四、立足本职,创一流业绩
    按照遵循“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立足服务”的工作思路,该科结合我区工伤保险工作实际,抓好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补偿、工伤预防等各项工作,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工伤保险行政复议撤消率,切实保障员工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一)政策法规,宣传到位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工业区、社区、商业区、各街道街头开展各种类型的咨询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为各项政策法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2007年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354600人,参保单位11850个,收缴工伤保险金47354060元,工伤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9%。
    (二)创新工作,措施得力
    1、交叉检查成绩优秀。为了进一步依法行政,严格办事程序,近年来社保系统针对工伤保险业务开展了多次工伤保险系统内部各分局之间的工伤档案交叉检查工作,每次检查结果都名列系统前茅。近年来共受理参保工伤案件3864宗3899人,完成工伤认定3563人,工伤补偿3633宗3668人,补偿总金额为3986.5万元,保障了工伤保险基金依法偿付。
    2、记账管理保障偿付。1998年率先在福田辖区开展工伤定点医疗单位的记账管理办法,记账管理办法的推行解决了当时中小型企业因为遇到重大伤亡事故而发生资金短缺的现象,同时通过对约定医疗单位的管理,较好的控制了工伤医疗费用的开支,保障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合理支出。这项举出推出后得到了企业员工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市局的肯定,这项举措实施后在市局工伤系统得到了全面的推广,至今仍受到用人单位、员工及家属、约定医疗单位的好评,签约的医疗单位有原来的1家到现在的80多家。
    3、工伤预防排除隐患。与区安监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采取积极措施排除工伤事故隐患、遏制工伤事故的发生。加强与工会、各级信访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伤信访人员的新动态,及时解决信访人员的工伤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杜绝了群访案件的发生,切实地做到了维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共顺利完成信访案达 20宗,共完成信访答复30多份,对稳定社会、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保险利国利民,工伤保险关爱生命。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福田分局工伤保险科这个年轻先进的团队,在多年的开拓创新和不断努力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优良的工作作风,成为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战线的一支优秀的青年先锋队。
     
     
     
    荣誉榜:
     
    1998年获深圳市福田区“青年文明号”称号;
    1998年获深圳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1999年获广东省 “青年文明号”称号。
    相关附件: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