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义工联20周年感恩之夜活动

      福田义工联20周年感恩之夜活动

      12月3日,福田义工联在石厦戏剧主题馆举办“不忘初心、义路行”——福田义工20周年感恩之夜活动及话剧《义工》首演。

      据悉,话剧《义工》是根据义工亲身经历提炼改编的,由义工本色出演,邀请董芳芳编剧并导演。这是从深圳走出的戏剧人董芳芳在全国各地及国际参与众多舞台戏剧活动之后,首次回归深圳,在深圳本土尝试的原创戏剧。话剧还邀请著名舞美大师沈东辉进行舞美、灯光等艺术设计。

      《义工》以城市发展历史为背景,以三代福田义工的故事为主线,剖析义工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平凡人做的点点滴滴平凡事,展现他们不平凡的生活。《义工》讲的是福田故事,传递的是深圳情怀。看似在说义工的故事,其实是深圳30年发展的缩影。

      《义工》内6名主演演绎着三代义工的故事,戏剧外,他们也是值得大家钦佩的义工榜样。刘勇,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残疾人企业创始人之一,远赴新疆扶贫3年,帮助喀什300名维吾尔族残疾朋友就业,张翔,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但却把所有业务时间用于从事志愿服务,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石欣,深圳山地救援队创始人、队长,指挥参与重大灾害救援达60余次;卜凌娜,曾是星聆关爱热线的带领者,带领一群心理咨询志愿者24小时接听残疾家庭、与失独老人、与心理障碍青少年的电话;77岁的郑胜华奶奶,她是广东省五星级义工、深圳市百优义工,脑瘫儿童的开心果和止痛药;刘贤国,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带领全家人一起做义工,一有空就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表演、按摩。

      话剧开始前,深圳团市委副书记方琳,福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智晟为陈敏学、张威珍、何淑琴、吴光玉、闫巨勇等5位默默奉献20年的义工颁发20周年纪念勋章。据了解,共有7名义工获得20周年纪念勋章。87岁高龄的陈敏学,曾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也是抓贼擒凶的治保主任,更是弘扬爱心的文明市民。离休后,老人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义务为青少年作报告超过400场,听过他报告的孩子超过了20万人。张威珍是全国第一个社区义工站的创始人,我们亲切的“义工奶奶”。在她的带领下,原来仅有5名义工的社区义工站,已吸引2000多名志愿者加入。78岁的何淑琴还担任着社区义工站副站长、老人夕阳红艺术团团长。她爱跳舞,更喜欢用跳舞传递正能量。20年,她在义工路上“舞”出了价值,“舞”出的力量。谢谢。吴光玉,77岁的她,坚持在社区开展义诊、理发、缝纫等服务,与残疾朋友们结对子,照顾他们的生活。闫巨勇,81岁的高龄,坚持在小区开展巡逻、宣传等服务20载,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有着难能可贵的坚持。现在,老人还在为小区的单身青年们忙活着,服务于婚介义工队,成就了一段段佳偶良缘。温惠琴,深圳首批支教老师,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与时俱进,根据小区需求提供多种服务,她一直在为社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担任婚介组组长的黄玉英,化身喜娘为单身男女牵桥搭线。20多年来,他们用长年累月的志愿服务诠释着福田义工精神。

      每一位义工的经历,都是一份满满的爱。义工们和大家分享着他们平凡而又不凡的人生,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感动不断。

      福田义工联成立于1996年,20年间,福田义工联从成立之初的仅仅9个人,发展到现在有有社区义工服务站94个,团体义工143个,直属义工服务组14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12万人、团体义工队251支、志愿者每年服务社会的时间加起来超过240万小时的志愿者组织。

      20年间,福田建立了三级志愿者工作网络和社区特色服务体系,逐步加强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福田不断丰富公益品牌项目,创办“福田微公益”、“深圳市儿童医院志愿服务项目”、“‘星星的孩子’篮球训练营”等;近年来,福田区不断涌现优秀的义工和义工团队,魏艳萍、张威珍、谢金星、“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莲花北社区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开展,志愿服务氛围愈加浓郁。

      据了解,话剧连续演出3天,门票全部免费发放给市民和义工。 

    相关附件: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