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团委2012年主要工作和2013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建团90载的大庆之年,也是建设“志愿者先锋区”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们坚持“党建带团建”,以“两新”组织团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为重点,切实加强了团的自身建设;以建设“志愿者先锋区”为抓手,扎实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带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国际化先导城区贡献青春力量。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纪念建团90周年期间,印发500册《团旗飞扬》团史宣传册,组织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团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青年团史宣传教育,引导青年明确时代责任。举办“学团史、知团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喜贺党的十八大,红领巾心向党”主题中队竞赛活动、学习党的十八大专题报告,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举办“学雷锋集市”、“红领巾书屋”、“无偿献血”、“党政领导上团课”、“五月赞歌”、“以青春的名义献礼建团90周年”诗文朗诵比赛、“福田区机关青年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覆盖全区约50000人。开展第二届深台两地小学生科普交流宝岛夏令营、“特区·山区手拉手”夏令营、困难家庭子女夏令营和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以实际体验引导营员健康成长。
三是创新宣传引导方式。通过全区32个QQ群、28个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用青少年爱用常用的方式把党团“大道理”转化为青少年乐于接受的“小常识”。建立155个青工学堂,将10000名青工加入到团省委的“青工学堂圈子”和团市委的“深团每一天”,每天接受3条信息。在非公企业和团员青年中打造线上手机短信学习平台和线下学习成才服务站,为团员青年的学习成才搭建便利的平台。
竭诚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坚持以青年的需求为着眼点,改善青少年群体民生的能力得到新提升。
一是为青年送上“幸福能量包”。我们贴心服务困难青少年群体,资助西藏林芝察隅农场、和平县及福田困难学生211人,共奉献善款25万元。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爱心捐款行动,共筹集捐款137万元。开展青年关爱活动,举办迎新春饺子宴活动,邀请区领导与350多名来深建设者代表共同包饺子迎新春。春节、中秋期间,全区共慰问困难青少年家庭200户,为他们送上总价值约12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到民爱特殊儿童福利院和紫飞语特殊儿童福利院慰问,送上慰问金6000元。开展“走进爱佑,关爱自闭儿童”活动,为自闭症儿童送上关爱。强化青少年维权,创新“学社共建”未成年人教育基地,与深圳大学光电学院联手打造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华富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坚持开展社区广场活动、小组活动和个案帮扶活动,服务社区居民11300人次。
二是为青年奉献“文化大礼包”。举办区直机关“青春之约,缘分天空”、“青春耀福田”、留学青年联谊会、“青春飞扬,欢乐嘉年华”、“相约深茂,快乐鹏城”等主题团日活动,全区共有1.2万名青年员工参加。结合第十三届读书月“阅读·进步·和谐”主题,开展“书因传播而美丽”主题读书月活动,以图书漂流、数字图书、共享书香、名书导读四大主题活动,给广大青年朋友创造一个与阅读亲密接触的机会。为2万名青工免费开通手机阅读业务,赠送40万元电子书券,引导大家便捷阅读、享受阅读。举办“福保杯”篮球赛、“上林杯”青工羽毛球赛、青年拓展营等各项活动,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三是为青年充当“成长加油站”。积极推动全区各级“号、手”创建,进一步引导广大职业青年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今年共新创建市级、区级文明32个。发挥天安社区青工学校的作用,举办了《阳光心态与幸福人生》、《紧急医疗救护》和《变动与发展—积极的职业人生规划》知识讲座,共有近1000名青工参加。提升移动青工学校服务功能,编辑《“三·五”义工服务月》、《五四青年节》、《心理健康知识篇》、《三打两建》、学习党的十八大专题篇等主题彩信,免费发送给辖区青年,超过5万人次,为青年搭建一个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平台。
全力打造“志愿者先锋区”,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为建设文明城区作出新贡献。
一是全面开展“志愿者先锋区”建设。出台《关于成立“志愿者先锋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福田区“志愿者先锋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两份文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全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落实单位。设立全市首个义工服务“区长奖”,评出义工服务区长奖5个、福田区十佳义工、十佳义工团体和80名优秀义工,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开展第一届义工文化节活动,大力弘扬义工精神。全区8个U站全年共服务市民32万人次,开展特色活动192次,服务时数达13万小时。开展“志愿者街区”试点工作,与莲花街道党工委共同制定方案,集中资源和人力,在区、街道、社区形成三级志愿服务法人组织架构,全面推进街道和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为全面深入推进志愿者先锋区建设探索路径。
二是全面提升“志愿者品牌”服务。今年以来,培训新义工1000多名,全区义工人数增加到近3.8万人,团体义工队增加到135个,皇岗口岸义工组、红树林义工组、莲花山义工组、敬老祝寿义工组等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开展“弘扬志愿精神,爱心奉献社会”无偿献血活动,共有650多人参与献血,献血总量超过16.6万毫升。在深圳市文明城市迎检中发挥作用,累计安排志愿者服务5760人次,服务时数达23040小时。推进义工课程进校园活动,将义工课程融进团课、队课、班会,对中小学生进行义工知识培训和宣传;开展道德讲堂义工巡讲活动,邀请优秀义工到道德讲堂讲述自己参加义工服务的历程与感悟,倡导志愿精神。
三是重点推进“义工专业化”建设。成立深圳市第一个社区志愿者法人组织——莲花北志愿者协会,成立福田区文化义工服务总队和艺术团,建立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发挥和完善全市第一个区域性的社工义工队的作用,提升敬老义工队、红树林环保义工队、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义工队等20多个专业义工队的专业服务技能,加强义工技能培训,提升义工服务的专业化。
狠抓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自身建设跃上新台阶。
一是“百日攻坚”推进“两新”组织团建。配合党建“百日攻坚行动”的工作部署,在全区开展“两新”组织团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全年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1145家,使全区的两新组织团组织达到1795家,超过团市委下达指标24%。集中资源向下倾斜,全年共拨付57.25万元新建“两新”团组织工作经费,组织“两新”团组织团干培训40场,约6000人参加培训。
二是“锤炼自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增强团干部服务基层的意识,将团区委季度例会移至基层召开,加强与基层团组织互动联系。打造“数字化”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增强团组织服务团员青年的能力。打造“接地气聚群力”共青团,落实机关干部挂点联系基层制度和“两进三同”工作制度,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问题。举办福田区基层团干部高级研修班、新任团干部培训班、青年文明号培训班、机关团干部培训班和义工骨干培训班,提升全区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是“三大项目”打造枢纽型共青团。第一实施社区综合团委项目,除了1个社区不符合条件外,其他93个社区全部建成社区综合团委,统筹、协调辖区内各类组织的团建工作,为辖区团员青年提供服务。第二实施“青春家园”项目,实现华富街道青少年服务中心功能提升,探索民非单位承接政府项目的模式;新建3个“青春家园”社区服务中心,完善“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实现共青团组织在社区的实体存在。第三实施青年社会组织培育项目,积极构建青年社会组织培育的平台,带动和引领相关领域的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已指导建立并登记注册福田区创业青年协会、天府青年服务中心、园岭街道义工联合会、莲花街道义工联合会、莲花北社区志愿者协会等5个社会组织,加强与民间组织、青年社团、公益机构联系,实现工作的辐射和合力。
2013年,我区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走进社区、走进青年,到民生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指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青年”的方针,扎实推进“两大建设”(“枢纽型”共青团建设和“志愿者先锋区”建设),全面实施“四大工程”(团建质量提升工程、青少年素质培育工程、青少年帮困助弱工程、共青团作风提升工程),推动团的各项事业深入发展,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法制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先导城区贡献青春力量。
(一)扎实推进“枢纽型”共青团建设
变“单向管理”为“枢纽辐射”,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大胆去除“行政化”,千方百计扩大联系,正面引导,广泛凝聚,以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引领青年发展。
——筹建福田区中学生社团总会、青春家园,鼓励青少年社团组织“法人化”,支持华富街道青少年服务中心等青年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主动积极地联系各类青年组织(社团),探索青年活动合作模式,尝试将部分项目让度给青年社会组织(社团)承接。
——积极推动在运作成熟、成员活跃、形象正面的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的基层组织,发展党团员,加强共青团在新生领域的凝聚力和引导力。
(二)扎实推进“志愿者先锋区”建设
以探索、完善和强化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建设功能为主线,着眼辖区民生需求,勇担福田文明己任,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四大建设,实施十大重点项目和44个工作项目。
——队伍建设方面。推广莲花街道“志愿者街区”建设经验。建立关爱特殊儿童、“福田之友”、垃圾分类回收等专业化志愿服务队。推行电子义工(志愿者)证,辖区志愿者人数增加一倍以上。
——项目建设方面。保障8个U站高水平日常运行。提升红树林环保、皇岗口岸服务等14个品牌项目。创新关爱特殊儿童、“爱心调解”、垃圾分类、社区消防等服务项目。整合中航集团、天安商会等社会志愿服务资源。
——机制建设方面。公开招聘义工联驻会志愿者。推行志愿服务管理项目化,交由社工或骨干志愿者负责。丰富对志愿者服务时数和服务成果的激励机制。强化保障机制,为志愿者全员购买保险,为优秀义工提供免费体检。
——文化建设方面。开展第二届义工服务区长奖评选表彰活动。举办首届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创意大赛。实施志愿服务精神文艺精品工程。持续开展志愿者“道德讲堂”、志愿服务课程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厂区等活动。
(三)全面实施团建质量提升工程
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动态管理,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质量,增强团的组织活力,提升社区和“两新”企业等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将团建工作纳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内容,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与区委组织部筹划开展党团主题项目征集活动。
——重点推进“两新”团组织质量提升工作,开展“两新”组织团组织和社区综合团委团建工作达标创建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优活动,实现团的组织生活正常化。
——加强街道、社区团组织建设,争取区委组织部的支持,试行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公开竞争选拔,配齐配强基层团组织班子,举办基层团干培训班,增强基层团组织战斗力。
(四)全面实施青少年素质提升工程
主动求变,转换定位,创新方式,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鼓励青少年自我管理、自主创新,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举办“我的中国梦”征文、摄影、绘画、书法系列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举办第三届深台科技交流夏令营,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知识水平。
——实施福田“青年领袖”培养计划,组织机关青年干部读书会,举办全区首届“学生领袖”训练营,在辖区中小学中选拔优秀学生干部、社团骨干赴香港培训交流。
——推进青工学校、青工学堂、手机图书馆建设,发挥“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作用,支持青年就业创业。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举办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在岗位实践中成长成才。
(五)全面实施青少年爱心帮困工程
急青少年所难,济青少年所困,建立完善辖区青少年帮困助弱工作机制,集全社会之力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务求使困难青少年同享“幸福福田”。
——开展“送电影进社区”、“情暖福田”关爱来深建设者饺子宴和留深青年和辖区困难家庭子女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丰富来深青年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青少年帮困助弱”工程,探索建立以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志愿者组织、青少年公益社团组织为依托的青少年慈善公益服务体系,举办“爱心压岁钱”捐赠活动,为辖区困难民办学校建设“爱心书屋”,常态化帮扶困难青少年、特殊儿童群体。
——积极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联合司法部门建立130个“爱心调解站”,组织律师“零距离”服务辖区青少年。
(六)全面实施共青团作风提升工程
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为青年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青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把团组织建设成为青年之家。
——加强对团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举办团干部培训班,打造“学习型”共青团。
——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走出机关,走进基层,面对面与青年交流,实打实为青年办事,打造“服务型”共青团。
——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委要求,改进学风、会风、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工作执行力。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