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非政府部门网站 > 区政协 > 建言献策

香港经验对福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4-12-16 00:00 来源:福田政府在线

张学凡 李宁

  

  香港是亚太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服务枢纽之一,是跨国公司云集的地区总部。香港是全球第11大经济体,人均GDP达3万美元,是世界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服务业为香港创造了90%以上的经济总量,这个比例在世界所有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从服务业结构来看,香港服务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国际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服务、航运航空及综合物流、创意产业、科技资讯等,这类产业是支撑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另一类是以在港消费为主的服务业,如旅游、房地产、酒店餐饮、商业、娱乐业等,这类消费性服务业是保持香港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

  一、香港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一)完全市场化

  香港市场经济体制以自由竞争为主导,政府一般不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服务业市场发展,而是依靠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和众多行业协会、同业组织来引导和监督服务业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香港目前有1000多个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各种有利于人力、物力自由流通的政策,为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环境。

  (二)高度国际化

  香港作为全球商贸中心,目前全球有近4000家跨国企业在香港设立了地区总部或者办事处,同时香港也是内地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商贸平台。目前,全球资本在香港的营运与在伦敦、纽约没有分别,股票市场、法律体系、公司管治、中介服务、会计制度以及人才软件,香港一应俱全,完全是国际化的市场。

  (三)专业服务化

  服务的专业化是香港服务业成功的一大要素,而服务专业化最关键的就是专业人才。香港特区政府特别为服务业提供了人才和教育配套支持,通过不设专业限制、允许携带家眷、简化签证手续等措施鼓励外籍专业人士来港工作,每年支出费用就达580亿港元左右,是政府最庞大的单向支出。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会,也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才。目前,香港会计师、律师、建筑师、规划师、评估师等10大专业团体的专业人员形成了团体效应,仅会计师就有2.6万人,金融业雇员达到近18万人,约占香港本地总就业人口的5.3%。他们在共同推动着香港服务业的发展。

  (四)资源集中化

  香港交通运输便利、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信息自由流通、展馆设施优良且服务高效优质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其各种经济功能结构的齐全香港是全球最活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世界水平的金融专业人才,完善的规管制度,资金流动性和效率很高。目前,全球资本在香港的营运与在伦敦、纽约没有分别,股票市场、法律体系、公司管治、中介服务、会计制度以及人才软件等一应俱全。

  二、香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总结

  香港特区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直接干预的行为并不多,而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引导作用,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一)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

  在80年代,香港的制造业开始向广东等地转移,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开始在香港发展起来;在9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加速转移和珠三角经济的发展,香港的服务业进入发达时期,开始拓展境外业务,服务于非香港的经济活动。目前,服务业告别了过去为制造业提供支持的地位,开始形成独立的产业群,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

  (二)开放性发展理念

  因为地缘位置及土地资源奇缺,香港特区政府着力推进以金融、贸易、物流、中介、会展、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引进及利用国外服务业的现代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改善香港服务业结构,从而铸就了香港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政府致力营商环境的优化,营造公开的商业环境和开明的经济政策,进行适度的监管,提供公正的法律制度。政府对服务业持开放性态度,鼓励对内、对外的开放。

  (三)加大对服务业的招商与推广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推广服务业策略小组、投资推广署、旅游发展署、香港贸发局等部门,每年都对有关的行业进行宣传。香港贸发局在全球40多个商业中心设有办事处,其中11个位于中国内地。香港贸发局以“为香港企业创造商机、促进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香港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宗旨和使命。该机构每年运行经费的10%—15%由香港特区政府财政拨付,其余的85%—90%通过香港贸发局面向市场的商业运作获得。香港贸发局确定了服务广大中小企业的定位,并设计了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确保香港贸发局人人尽力、精益求精,始终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竞争情报公共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产品推广和业务发展。

  (四)系统规划、整体发展

  香港是我国最自由开放的国际市场和行政特区,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十分注重产业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互补性,强调产业资源的集聚度、辐射能力、融合和互补。如今香港已成为我国现代商业、国际金融、国际航运、国际旅游和物流配送等“高增值现代服务业”的翘楚。香港的专业技术服务,如:会计师、律师、精算师、金融工程师和物理治疗师等都具有与国际接轨的领先优势和雄厚的专业基础。香港特区政府在规划今后的产业的发展时,提出了发掘、壮大、输出这一优势,向内地大力推广、教育和建立“高增值现代服务业”的价值流程,将香港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增值现代服务业”推进器,同时与内地整体发展。

  三、香港经验对福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启示

  福田区基础设施完善,福田区金融业发达,是深圳金融产业发展的中心,90家金融行业总部及区域总部落户福田,福田区商业发达,是深圳的购物旅游天堂,区内特色街和购物中心众多。位于福田的深圳会展中心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大型专业会展中心,每年有过百场的国内外大型会展在这里举办。福田区现有各类宾馆酒店逾百家,高星级酒店数十家。同时拥有深圳90%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结构。

  (一)高度认识福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紧迫性

  随着福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增长和产业空间的制约,以资源为驱动的模式遇到了发展凭颈。福田区应抓住的机遇,积极承接香港和国际现代服务业的转移,加快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城市综合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抓住全球经济化及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香港及全球高端服务业的转移,加快构建服务珠三角制造业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率先成为华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辐射亚太地区,最终打造集约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福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方向

  发挥福田区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发展高端产业、发挥集聚优势、具有国际视野的原则,优先发展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等,积极培育物流业等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增强辐射能力。要发展高端产业,培育和发展高端服务业产业链高端环节,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服务业入驻福田。发挥福田总部经济集聚的效应,带动金融、咨询、物流、广告会展、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要发挥集聚优势,加强服务业园区建设,优化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深南大道金融业及福田区专业服务业的积聚优势,优化信息服务产业的结构。要有国际视野发展,积极承接香港及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吸收国际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福田区服务业与国际接轨。

  (三)福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具体措施

  1、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精神

  要建立福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制度化建设,必须依照法律准则,不但要在政府审批权限高度强调法治政府的职责,同时要引导业界遵守法律,合法经营,避免走私、偷税漏税以及无证经营等行为和现象成为企业竞争、牟利的手段和习惯,使之形成守法、和谐、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在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改革中,细化编制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审批和服务范围的职权清单,制定职权运行流程图,全面清理政府行政职权,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通过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现代服务业管理服务方式,发挥好政府规划、服务、协调、监督作用,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大力发展社会组织,通过行业协会、同业组织引导和监督服务业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3、合理规划,重点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

  立足福田区自身的实际,充分发挥福田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实加强服务业的项目论证,严控重复投资、恶性竞争,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创新发展特色优势服务业。面对产业经济不断升级,把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金融、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和总部经济为重点的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培育物流业的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4、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扶持政策

  要构建科学的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体系,加强整合政府经济类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切实解决区产业扶持政策之间不协调、不匹配、交叉冲突、管理多头、资金分散等问题,对现有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制定现代服务业资金扶持的政策细则,使政府现代服务业扶持资金成为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助推剂,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产业引导发展的作用。

  5、依托福田保税区,大力发展进口贸易

  国家已经批准在广东、天津、福建再设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依托现有新区、园区。福田区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对照前海深港合作区,实行差异化规划发展,抓紧对福田保税区拟定自贸试验区试点方案,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福田保税区的优势资源,大力推动香港货品在深圳的创新经营模式,同时全面启动及拓展进口贸易平台,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及保障福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