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3期
发布时间:2014-02-28 00:00 来源:政协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
本期导读: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也越来越引起委员们的关注,在收集到的委员来稿和街道委员联络室提交的“一月一稿”中,有大量反映改善交通拥堵、加强道路管理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进行了整理汇编,供领导及相关部门参考。
建议加强交通动态管理系统
研究化解中心区交通拥堵难题
2012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00万辆,车辆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年增长率超过16%,加上在深行驶的外地车辆,总数已超过230万辆,道路车辆密度位居全国首位。我区作为深圳中心城区,面临严重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城市管理问题,其中交通结构不合理、交通控制管理设施不健全、道路容量不足、乱停车等问题尤为突出。由于交通信息采集手段单一,数据收集方式落后,目前仍无法实现全天候实时提供现场交通信息。
建议:加强中心区交通动态管理系统研究,把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及时、准确、高效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加快研究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车联网。综合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将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管辖范围内车辆的统一管理。(二)研究建立城市大型停车联网系统。主要交通路口设置循环显示屏,通过手机、GPS等移动信息技术和定位系统,及时向驾乘者传递城市中心区域的各大停车场的容量、实时停车情况及停车收费标准,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三)实施一个示范工程。选择有条件的道路扩建工程为依托,在车路一体化和智能公路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一个示范工程。重点是充分利用道路已有的监控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配合新建的道路运行状态管理系统和道路环境监视与预报系统,实现车路信息交互,改善安全水平,检验这类系统在交通管控上的效果和实用性。(四)加强以人为核心的研究。主要包括交通工程设施对人的适应性、人在不同交通环境中的行为特性和生理特性的研究,大信息量条件下人接收信息的有效方式和人的行为特性,以及由人行为变化的导致的车辆行驶特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智能车辆和智能化道路的合理构成及功能设计,研究适应本区域特点的人机接口。(五)加强学术探讨研究。开展必要的智能车辆和智能道路的跟踪研究,密切关注发达国家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总体部署和发展新动向,充分注意发达国家在车路专用通信和高速运动车辆无线接入方面的研究。组建福田区城市交通专家技术委员会,负责引导福田区城市交通技术科学的健康发展,并对辖区内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进行咨询和技术审查。不定期组织相关论坛,邀请政府交管部门、智能交通专家、研发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等集体讨论研究,为福田区的交通智能化献计献策。(六)研发专项交通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动态管理系统,变独立分散的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变单个管理模块为集成联合系统,实现各种信息整合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信息系统,规范数据格式,统一各种数据输入、利用的标准和方法,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减少漏洞;将各职能部门相关工作流程融入其中,日常办公与系统平台办公同步进行,优化工作流程,使各项业务流程清晰规范;实现网络共享和远程实时的功能,从而变静态时候管理为动态的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交通管理信息的实时性,杜绝管理滞后的现象。
(区政协委员 杨金才)
怡景中心城交通拥堵问题亟盼解决
怡景中心城是福田区CBD重要商圈之一,自运营以来,其周边道路一直存在拥堵问题及停车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相邻红绿灯间距较短、等待时间较长。怡景中心城周边道路设计呈规整“井”字形,每个接口均有红绿灯,相邻红绿灯之间相距250米,平均等待时间为45秒。上下班高峰时段,车流量约为60辆/分钟,以每辆车2.5米、车距0.5米、平均车速40KM/H计算,单向单车道可同时容纳约80辆汽车,平均每分钟就有20辆车处于拥塞状态。二是怡景中心城内停车场共2层约1300个停车位中,仅500个供临时客户停放。车位不足导致部分客户将车直接停放在中心四路、五路右车道。由于周边车道基本为双向六车道,并严格区分左转、直行、右转,右车道被占位,将导致车辆无法在路口实线前做好分流。
建议:(一)充分调研区域内人流与车流的实际情况,优化交通信号系统设计,缩短等待时间;优化道路交通流向,考虑改设单行道,引导车辆由指定道路驶至中心城入口。(二)在高峰期增设区域内交通协管员,加强对中心四路、中心五路等周边道路占道停放等违规行为的监督与管理,避免高峰期因违章占道造成拥堵。(三)周边车位信息共享,避免车辆扎堆停放。在中心城周边醒目位置增设周边停车场信息及交通指引,疏导无车位的车辆前往就近停车场。(四)加快福田区绿道网建设,倡导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鼓励绿色出行。
(沙头街道委员联络室 徐蓉蓉)
建议安装新型行人自助过街红绿灯缓解交通堵塞难题
我市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行人现象突出。2012年1月1日至8月21日,全市视频共抓拍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行人违法8238宗。究其原因,除了驾驶员自身的素质因素外,交通拥挤是主要原因。特别是有的路段没有红绿灯,行人过街并非成群结队快速通过,进一步加剧交通堵塞。据调查,目前在广州、杭州、上海等地全面推行的新型自助红绿灯增加了各种人性化设置,简单易操作,既能解决老款自助红绿灯使用率低的不足,又能解决机动车不让行人的问题,能有效缓解交通堵塞。
建议:参照国内其他城市做法,在没有交通红绿灯、并且行人过街较多的斑马线附近安装新型行人自助过街红绿灯。操作上,可以先通过选择若干个适当街口进行试点,然后在我市普及安装。
(区政协委员 王芡、陈徐晨)
彩田工业区东辅道缺乏管理存安全隐患
彩田工业区东侧道路修建于1991年,是由多家企业按规划部门的要求出资在厂区红线地外修建。该道路东邻皇岗北路,西靠赛格日立旧改工地、三星视界公司、理光(深圳)工业发展公司、九星印刷包装公司等单位,南至笋岗西路,北接彩田工业区1号路(西至彩田北路、东连皇岗北路),全长1100米,宽8米,对缓解彩田北路和皇岗北路交通压力、实现彩田工业区交通微循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该道路一直未移交给市政部门管理,年久失修,路面开裂、破损,坑坑洼洼,加上大货车、小汽车长期占道停放,严重影响车辆及市民通行,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建议:尽快核查该道路进行用地权属,并进行维修,同时将其列入市政道路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顺畅。
(华富街道委员联络室)
建议加大对园岭新村老住宅区僵尸车的处理力度
福田区园岭新村是始建于80年代的老住宅区,占地0.88平方公里,居住着近四万人。限于当初的设计理念和时代背景,整个住宅区内没有设计停车场,仅有后来加建的2个停车场,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停车需求,部分车主不得不将车停进绿化带和楼栋之间的空地,引起了无车居民的强烈不满,引发了多起群体事件。而有关部门利用小区路边有限资源,划出的部分停车位,却存在部分僵尸车长期占位现象,如园岭西路靠近笋岗路短短三百余米路段,竟然有6-7辆轮胎无气、车身布满灰尘的僵尸车,造成无位停车的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建议:加强对该老住宅区僵尸车的巡查处理力度,让宝贵有限的停车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园岭街道政协联络室)
巴丁街与埔尾路交界处非法占道现象严重
巴丁街与埔尾路交界处违停现象严重,人力三轮车、蓝牌车经常非法占道,造成该路段车速缓慢,上下班高峰时经常堵车,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该问题以前也曾反映过,但实际整治效果不明显。
建议相关部门再给予关注,彻底解决该问题。
(南园街道委员联络室)
翰林学校南校门口乱停车存安全隐患
翰林学校南校门口是翰岭院的消防通道,每天都有2000师生进出,但是每天校门口都停满了私家车,影响学生上、下学出行,易发生践踏事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学校曾多次与管理处、派出所协调,但是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全面整治乱停车。
(梅林街道委员联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