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打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干工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项工程的完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什么是落实?翻开辞海,落实一词解释为:计划、措施、统计数字等通过周密的研究,达到具体明确、切实可行。从字面意思来看,落实又解释为结出果实、贯彻、确定、切实、安稳和踏实。从职业和工作任务的角度,落实可以这么理解:凡事都能够明确目标,制定切实的措施,并且贯彻始终,工作任务能够完成有个结果,才能踏实安稳下来。
钉钉子和管理工程一样,看似简单,实则是个技术活。
钉子钉在哪?这需要我们前期的目标策划。就好比我们做工程,工程任务下达后,需要进行施工策划、施工分析、施工部署、施工落实。这里面其实有两层关系:一是我们各阶段的施工重点在哪儿,就是我们把心思用在哪儿,把重点放在哪儿,把规划做在哪儿的问题。二是我们要根据施工安排,“一颗钉子一颗钉子的钉下去,枉不可东一榔头西一锤”,要有组织、科学地进行施工管理工作。工程管理中心总监唐伟武曾经说过:我们做工程,要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工程前,要制定计划;做工程时,要落实和纠偏计划;做完工程要总结。
钉子怎么钉?这就需要连续性。半途而废只会前功尽弃,坚持不懈方能水滴石穿。我们做工程也一样,首先要立足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绝不是“一锤、两锤”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善始善终,将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深,既要有决心、有毅力,力求稳扎稳打抓落实,又要有热情有智慧、讲究方式方法抓落实,各项工作不能停留在计划阶段,抓落实要体现在行动上。
钉子钉好了吗?这就是时效性与反馈机制。发扬“钉钉子”精神要“钉得快”。完成工作任务必须行动快,要有说干就干的作风,不能推、不能拖、不能等、不能靠。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收到请回复”,“收到”两个字很简单,但“回复”却饱含了有交代、有落实、有回音等内容。工程施工任务环环相扣,沟通、协调、落实紧密结合,落实的时效与好坏,对工程的成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钉钉子”的关键在于“钉”,要紧握锤子,腰、腿、手、
臂、眼等身体各部位协调运动、协同发力,才能力贯锤子,钉透板材。做工程也一样,我们要强化核心意识,加强团结协作,努力实现各个方向、各个部位协调一致,发挥项目团队的集体力量,以达到“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的行动状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计划再完美,没有落实等于空谈。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美丽的蓝图也不会成型。抓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运用钉钉子的“快、准、狠、牢”完美实现“落实”,将“红旗插在山顶上”的决心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