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非政府部门网站 > 区工商业联合会 > 辖区经济 > 经济动态

小米IPO给创业者什么启示

日期:2018-05-08 10:17 信息来源:福田区工商业联合会 字号:【

  5月3日,小米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小米不仅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也被投资机构视为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

  算算时间,小米诞生至今只有8年时间。从零开始,一年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三年后成为当时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100亿美元的估值仅次于当时的BAT,2015年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经历2016年的低潮后又在2017年实现逆转,小米的快速崛起,是近年来互联网商业圈中一大现象级事件。1000亿至1200亿美元是焦点,但是小米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招股书的公布,小米商业帝国的轮廓已经逐渐清晰,原来小米宣称的“黑科技”产品,并不是要做什么“科技界的无印良品”。“雷布斯”真正所图的,是通过海量硬件,成就小米的物联网霸业。

  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来说,小米的IPO是令人羡慕的结果,同样也是一个带来诸多启示的样本。

  首先,小米IPO意味着中国创新创业者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亏损人民币76亿元、利润人民币4.916亿元及亏损人民币439亿元。媒体报道称,来自接近小米IPO的投行人士认为,小米香港IPO计划筹资100亿美元,最新估值为1000亿-1200亿美元,而市场比较认可的估值为1000亿美元上下。虽然小米招股书显示的亏损,与会计规则有关,但还是意味着小米的价值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而一旦IPO成功,持有小米31.4124%股份的雷军,将身家大增,身家至少有314.12亿美元,会让雷军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在第26位,超过李兆基(303亿美元)、万达王健林(302亿美元),略次于李嘉诚(341亿美元)。当然,小米工号在1000以内的员工,也将集体实现财务自由,这样的造富神话,或许是对创新创业者的最好鼓励。

  其次,小米估值1000亿美元一旦获得市场认可,维持多年的国内互联网BAT三足鼎立的局面将被打破,出现新一轮的洗牌。“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这是雷军在公开信中对小米的定位。BAT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来已久,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BAT都抢占着赛道——腾讯占据了社交、游戏,将人与人进行了强联系;阿里垄断了人与商品的连接;百度统治了人与信息的连接。如此一来,留给雷军的只剩下物联网了。

  正如之前我们说的那样,小米以手机作为切入口和载体,以硬件为核心,通过小米生态链和文化娱乐、企业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等布局,串联起用户、建立了投资壁垒,打造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智能物联网闭环。小米投资或孵化了超过210家公司,包括90多家专注于发展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生态系统的公司。如此大的布局,一旦生态协同效应全面发挥,或许互联网江湖大佬将易主。事实上,在百度负面消息不断、转型人工智能、市值跌到700亿美元以下的局面下,BAT格局早已面临挑战。除了小米,滴滴出行、蚂蚁金服不仅估值超过700亿美元,而且都有着自己核心的应用场景,有着巨大的行业优势。

  第三,小米的成功再次证明互联网企业需要客户端思维和工匠精神。很多把小米的成功归结为互联网手机的成功,这既对,也不对。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往往只有一线之隔。IUNI、红牛、大神、ZUK、努比亚、一加虽然各自主打套路不同,但有一条标准很清晰——“网络营销,争取网络渠道,走性价比”路线,但成功如小米却寥寥无几。

  “伟大的公司都是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正如雷军所说,以MIUI起家的小米,早期成功最重要的秘籍就是“米粉”,而“米粉”正是来源于小米对用户无底线的亲近,与当时其他厂商的“高冷”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说白一点,就是坚持客户端思维的小米,在品质上精益求精,把不足千元的智能手机做成精品,成为其市场利器。小米2017年能实现逆转关键也在此,而雷军宣布小米的综合利润不超过5%,也是与此一脉相承。

  小米的成功,往小看是一个有坚持、有理想的企业的成功,是互联网生态链的成功;往大看则是我们这个创新时代的成功,没有一个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8年绝对创造不出一个千亿美元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