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口足病(Hand-mouth-foot disease)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3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几率更高。 由于病毒的传染性较强,常常造成地区流行。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感染。临床上以儿童感染为主,尤其容易在幼托机构的儿童间流行。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经治疗预后良好,亦有少部分病患症状严重,危及生命。 二、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分类,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普通病例主要表现为: 1.急性起病,发热或不发热,有咳嗽、流涕、缺乏食欲等全身症状。 2.手、足、臀、口等部位可见散发性皮疹和疱疹,偶尔见于躯干。口腔内疱疹多见于舌,硬腭等处,常有溃疡。 3.无并发症表现,预后良好。 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 1.普通病例的局部表现。 2.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一系列身体各个系统的并发症,包括: 神经系统: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患儿持续高热,伴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嗜睡易惊、谵妄昏迷等。 呼吸系统:发生肺水肿、肺出血、肺功能障碍等。呼吸增快浅促。呼吸困难或窘迫。口唇发绀,咳嗽加重等。 循环系统:心率增快或减慢、面色灰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端发绀、持续性的血压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 三、治疗及护理 普通病例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诊疗手段。 注意: 1.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请勿随意使用! 2.针对占比达98%的普通型病例,在做好相应的对症处理后,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适度休息,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即可。 重症病例 家长在经过对患儿的病情的初步识别后,如果发现前文中重症病例的相应症状,应立即送医,由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发病期间宝宝吃什么? 在发病阶段,患儿的口腔疱疹将逐步发展为溃疡,孩子会感到疼痛,因此在进食的时候,应给患儿提供: 偏凉的食物,或温热的食物,避免烫食。 柔软的食物,干硬的、膨化的食物请勿食用。 应以清淡食物为主,酸味的、辛辣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 此外,疼痛明显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有止痛作用的口腔喷剂或漱口水。 预防措施 1.保持距离:避免接触已患病的病人,不要拥抱,或共用玩具、餐具、洗浴用品。 2.认真洗手: ①饭前便后、游玩回家后都要好好洗手,使用肥皂清洁即可。 ②如果怀疑接触病人,可使用含氯的洗手液等(因为此类病毒对酒精不敏感,所以不要选择酒精基的洗手液哦)。 ③家长回家后,应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给孩子换完尿布后,也应该注意洗手,再进行其他的家务。 3.入口卫生:水果食用前务必洗净,最好去皮食用。蔬菜和肉类请选择熟食。此外,在玩耍时,也不要让宝宝不小心舔到玩具。 4.避开人群:尽量减少进入人群密集场所的频率,减少接触病毒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