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您现在的位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健康主题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人类会回到医药的“黑暗时代”吗?抗击抗生素耐药性人人有责

信息来源:福田区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2018-04-1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自然界中的细菌无处不在。早在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就开始与细菌进行着血腥的战争。在抗生素诞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小小的伤口感染就能轻易夺走他们的生命,许多现在常见的传染病更是让人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这种情况直至1943年青霉素投入使用后,才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

  「人类发现抗菌制剂的历史」
  ▼ 19世纪80年代,在Louis Pasteur和Robert Koch等科学先驱的努力下,人们终于能通过显微镜看到细菌。
  ▼ 1921年,伦敦圣玛丽医院的苏格兰生物学家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人的眼泪、唾液及感冒后的鼻涕里都含有一种能溶解细菌的物质,Fleming将其命名为“溶菌酶”,然而这种天然抗生素对于真正的病原菌没有明显的杀伤力。
  ▼ 1928年,Fleming一次度假后偶然发现未及时清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青霉菌,而霉菌菌落周围有一圈金黄色葡萄球菌“寸草不生”的空白环。Fleming意识到可能是青霉菌释放的某种杀菌物质阻止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 19世纪70年代,微生物之间的拮抗现象被各国学者陆续报道,然而这些发现因为不能马上用于医疗而不被重视。
  ▼ 1938年,牛津大学病理学家Howard Florey对已有的抗菌物质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同事Ernest Chain和Norman Heatley的帮助下实现了青霉素的大量提取和纯化,在1940年制备出纯度可满足人体肌肉注射的制品。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数以百万计的人因为使用青霉素而挽回生命。
  青霉素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医学界最伟大的收获”。随后,人们又成功找到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过去几十年间已有200多种抗生素先后诞生。抗菌制剂的繁荣让人类摆脱了医疗的黑暗时代,并赋予了医生创造奇迹的能力。数据显示,青霉素的运用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0年。这些抗生素不仅被作为药品使用,还被添加进各种日用品中。在畜牧业,人们把抗生素加到动物饲料里,用以预防家畜患病,此举大大地提高了家畜产量。
  然而,这些行为的可怕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显现了出来。几十年前,青霉素曾经是最有效的抗生素,但现在同样的感染,使用过去几十倍剂量的青霉素也很难获得相同的疗效。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的增多,据2010年国内不完全统计,一些细菌的青霉素耐药性已经高达70%以上,就连近十年才研制出的头孢类、左氧氟沙星类等新生代抗生素,细菌的耐药性也高达30% - 50%。抗生素耐药性在世界各地发生,并正在上升到危险高度。新的耐药机制正在出现并在全球蔓延,威胁到我们治疗常见传染病的能力。由于抗生素有效性下降,越来越多的感染(比如肺炎、结核病、败血症、淋病和食源性疾病)变得更难治疗,有时甚至无药可治。
  「细菌耐药的一些严重后果」
  ● 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肺炎克雷伯菌能引起肺炎、血液感染等疾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其最后的治疗手段。在有些国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半数以上接受治疗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无效。
  ● 氟喹诺酮类药物(俗称沙星类药物)是最广泛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之一。现在,在世界上许多地方,这种抗生素对半数以上的患者无效。
  ● 作为淋病最后治疗手段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在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挪威、南非、斯洛文尼亚、瑞典和英国已确认治疗失败。但是,世界各地每天有超过 100 万人感染淋病。
  ● 抗生素耐药延长了患病期并加大了死亡的危险。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感染患者与非耐药性感染患者相比,死亡的可能性估计要高 64%。耐药性还加大了卫生保健的成本,因为住院时间较长并需要更多的重症监护。
  在没有处方就能买到人用或动物用抗生素的地方,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会更严重。同样,在没有标准治疗指南的国家,卫生工作人员和兽医经常过量开具抗生素,公众也会过度使用。如不采取紧急行动,我们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到时普通感染和轻微损伤都会再次造成死亡。
  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需要全世界从政策制定者到卫生专业人员、卫生保健行业、农业部门各系统的努力,作为公众个人,我们也能为预防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蔓延尽一份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指引,个人需做到:
  ★ 仅使用由有资质的卫生专业人员开具的抗生素。
  ★ 当卫生工作人员告知不需要抗生素时不要主动要求使用。
  ★ 总是按照卫生工作人员的建议使用抗生素。
  ★ 不与他人共用或使用剩余的抗生素。
  ★ 通过经常洗手、准备食物时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采取安全性行为、及时更新疫苗接种等方法预防感染。
  ★ 遵循世卫组织《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安全煮熟、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安全处理和制备食品,并选择不将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或为健康动物预防疾病加以使用的食物。
  资料来源:
  1. 世界卫生组织实况报道:抗生素耐药性
  2. 孙明伟. 人类与病原菌的军备竞赛:NDM-1耐药基因与超级细菌[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26(11): 1461-1472.
  3. (http://www.psmchina.cn/psm/specialtopic/kjyny/kjyny.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