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卫生局,光明、坪山新区公共事业管理局,市职业病防治院:
为做好2010年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现将《2010年深圳市职业病防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执行。
附件:2010年深圳市职业病防治工作要点
二〇一〇年三月五日
2010年深圳市职业病防治工作要点
2010年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继续深入做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推广,探索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积极开展科研和对外交流,提高突发职业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职业卫生体制改革
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大胆探索职业卫生体制改革。坚持职业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坚持职业卫生科学创新。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建立适应全市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职业卫生运行机制和科学管理制度。
二、加快职业病防治规划、特区立法和制度建设
依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组织编制并实施《深圳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以引领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全局。组织开展我市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规的调研工作,加快职业病防治特区立法步伐,完善职业病防治制度建设。
三、探索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间职业病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防治的格局。建立和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工会职业病防治三方协商机制,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四、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我市职业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体系,探索我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以市职业病防治院迁入新址为契机,强化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我市职业卫生服务的覆盖面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做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及推广工作
继续深入推广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认真总结宝安区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及全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推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确保试点区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总结验收。继续推行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管理,贯彻实施《深圳市推广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方案》,在全市全面推行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六、进一步推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提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能力和水平,以有机溶剂、镉、铅、粉尘等重点职业危害企业为重点,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七、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
针对各辖区存在不同重点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以粉尘、正己烷、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苯、镉、铅、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筑建材、电子、电池制造、制鞋、宝石加工、家具制造、五金电镀等行业企业为重点开展哨点布控和检测工作,开展粉尘和高毒物品、正己烷职业病危害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保障工人健康安全。
八、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业卫生技术规范
继续完善我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规范体系。加大全市职业卫生技术规范贯彻执行及监督指导力度,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确保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能力和水平。扩大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服务范围,提高覆盖率。规范我市职业病报告工作,加强职业卫生信息统计与网络直报规范化管理。
九、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做好放射工作场所检测与评价、射线装置质量控制及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提高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放射诊疗机构技术服务需求。继续做好核电站(30公里)范围内深圳居民健康调查与疾病登记工作,以及核电站周围大气沉降物、食品、饮用水、生物样品监测。
十、深入做好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接受职业健康宣传教育企业的覆盖率及劳务工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提高职业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重点,积极探索职业卫生培训新模式,扩大参与式职业健康培训工作范围,建立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及指导企业培训劳务工的长效机制。启动健康促进试点企业项目,积极探索健康促进企业创建机制。提高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意识及劳务工自我防护意识。
十一、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及对外交流
鼓励、支持和引导职业卫生技术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依据科研成果指导和提高职业卫生实际工作层次和水平。加强我市各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国内外各高校、科研机构、职业卫生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职业卫生学科建设。继续扩大深港职业卫生合作成果,借助“深港职业卫生高峰论坛”平台,提高我市职业卫生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十二、妥善处置突发职业卫生事件
完善我市重大职业中毒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加强与卫生监督部门联动机制,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做好重点职业病危害哨点监测工作,筹建我市化学物中毒控制及救援中心。全市统筹开展新的化学毒物检测项目,满足职业卫生应急检测需要。加强职业卫生应急人员的培训及演练工作,健全和完善职业卫生应急技术信息和相关应急物质储备。提高突发职业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