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政府部门网站 > 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 工作动态

非遗进校园,传承民族文化共同记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展览开展

发布日期 : 2021-11-27 14:37来源 : 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非遗进校园,传承民族文化共同记忆

微信图片_20211127141549.jpg微信图片_20211127142144.jpg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广大青年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让大家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夯实民族文化自信,2021年11月19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宁雷作品展” 在深圳大学图书馆南馆(汇智楼)二楼大厅正式拉开帷幕,展览持续到12月3日结束。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实践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曾为此前往多地调研,对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点赞。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又怎能错过一览民族瑰宝的机会?

  可能你并不了解鱼皮画这个非遗文化项目,那么请先跟随小编走入鱼皮画科普小课堂。

  01非遗知识小课堂

  What:鱼皮画是什么?

微信图片_20211127142157.jpg

  鱼皮画是赫哲族特有的艺术品,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国家重点保护、挖掘和传承的民族手工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它以鲤鱼、大马哈鱼皮为天然材质,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精美的麟纹、古朴的韵味,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赫哲族通过对鱼皮的粘贴和镂刻,以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

  Who:谁创造了它?

微信图片_20211127142201.jpg

  本次展出的鱼皮画作品来自听障艺术家宁雷。

  宁雷,鱼皮浮雕画的创始人,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著名残疾艺术家,曾获中国抢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贡献奖。作品多年来在国内外屡获大奖,被许多知名人士喜爱并收藏。他们开展的“爱无声帮扶计划”,免费为社区内的特殊人士传授技艺,帮助残疾人、失业人员就业的同时,也传承了赫哲族鱼皮画制作技艺。

  展览现场直通车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40幅鱼皮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美观精巧、别具风韵,展现了艺术家巧夺天工的技艺与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平面的鱼皮变成了造型各异、制作精美的鱼皮浮雕画,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叹服并自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背后的精神文明,是前来观赏的广大师生们共同的心声。

微信图片_20211127142208.jpg

  很多同学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看到鱼皮画,很惊讶原来不起眼的鱼皮,经过一番复杂、精细的加工后,竟然变成了这么栩栩如生、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还有一些同学则听说过赫哲族的鱼皮画,但从没想过鱼皮可以做成如此精致的立体浮雕,极具动感与美感。他们被艺术家宁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折服。

微信截图_20211127142226.png

  “原来我们的祖先如此智慧,鲤鱼皮经过他们的想象与再创造,都能焕发新生,具有新的价值。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很骄傲。”有同学激动地说道。

  还有前来观看的老师感慨与非遗文化“相遇太晚”。他表示“这么好的技艺,这么优秀的艺术品,这么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我们每个人传承与发展。毕竟,保护和传承这些历久弥新的技艺,也是为国家软实力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啊!”

微信图片_20211127142232.jpg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鱼皮画”的制作工艺,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家心中的“共同记忆”。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图书馆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