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联系电话:0755-83925022传真:0755-83920325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七路福康之家邮编:518036
粤ICP备12001664号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福田区代表队荣获深圳市第十三届 “鹏康杯”精神康复者足球赛季军。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5日讯(记者 李昂徽 通讯员 麦东英)记者从福田区残联获悉,2023年以来,福田区残联通过2023年福田区政府20项民生实事之一——“精神残疾人家庭关爱行动”计划,全年开展帮扶救助、家长课堂、朋辈支持、喘息服务、心理援助、走访慰问等活动超过400场,惠及近万人次,用一场场活动,一次次帮扶,打造精神残疾人关爱服务圈,传递了“福田温度”。
“融关爱”,激发内生动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精神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福田区残联完善“一人一档”,实行分组包联、定期跟进,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心理援助、家长课堂、知识宣传和朋辈支援服务等关爱服务,为户籍持证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中途宿舍、住院治疗等服务;开展手工艺品制作、烘焙活动、烹饪课程、绘画、朗诵等文体康疗活动,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水平,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残友们自我发展。
精神康复者参与园艺治疗活动。
“融心理”,关注心理健康
在残疾人心理健康方面,福田区残联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个案辅导、心理热线与网络咨询、园艺治疗、芳香疗愈、沙盘游戏、曼陀罗绘画等服务,为广大残疾朋友传授心理调适知识和方法,引导和帮助残疾人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开展“和谐心灵,健康成长”“励心赋能·逐光前行”“康复朋辈在行动”等主题精防知识宣传活动,守护家庭幸福;定期为精神残疾人送政策、送关爱,疏导不良情绪,引导其积极面对生活,提升残友们的自我价值感。
精神康复者家属参加园艺治疗喘息服务。
“融康复”,提升生活幸福感
在残疾人康复救助方面,福田区残联立足实际需求,为辖区内儿童青少年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辖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全年共600余名儿童获得抢救性康复训练治疗;探索“残联+机构+家长”沟通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家委会”,动员家委会成员积极发挥参谋和监督作用,共同为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出谋划策;推进辅助器具进校园,提供孤独症儿童认知、早教类辅具服务,举办“儿童生长发育那些事儿”等一系列主题宣导讲座,邀请专家传授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等相关知识和方法,吸引广大家长前来学习,提升残疾儿童的居家康复能力和水平,提升残疾儿童家庭生活幸福感。
率先成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家委会”。
“融支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2023年以来,福田区残联整合各方资源,为精神残疾人家属开展专业服务,构建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家属互助”为主题开展家长课堂、举办精神康复者家属艺术调理等活动,减轻残疾人家属身心压力;围绕全国助残日、儿童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节点,通过知识讲座、外出游玩、趣味游园等形式开展精神康复者家属“喘息服务”;搭建互助网络,组建一支由40名精神残疾人及家属组成的“同行志愿服务队”,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服务时间累计达1131小时,服务队在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评选活动网络投票中排名第一。
“同行志愿服务队”获得表彰。
“融公益”,寻找精神残疾人闪光点
每个残疾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需求,尊重、接纳和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是助残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福田区残联为纾解精神残疾人及家属情绪压力,发挥精神残疾人的潜能,链接社会力量和公益资源,创新推出“无障碍戏剧”品牌,组织精神残疾人自编剧本创作《撕掉标签,看见我是谁》主题戏剧。“让残障不再是缺陷,而是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美学。”戏剧导演郭芷灵说道,戏剧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每一位精神残疾人的真实生活。同时链接行业协会,开展慰问、文体联谊等各类助残活动;鼓励和发动精神残疾人积极参加国家及市区各级文体活动和赛事,展示风采与才华;推进就业转型,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支持性、辅助性就业服务,帮助12名精神残疾人成功就业,助力实现就业梦。
《撕掉标签,看见我是谁》主题戏剧演出。
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康复技术的持续创新,是关爱服务体系的全面提升,更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新的一年,福田区残联将继续从服务体系建设、家庭关爱与支持、社会宣传和教育等多方面打造精神残疾人关爱服务圈,紧贴精神残疾人及其家庭需求,不断提升和优化服务质量,为精神残疾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