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联系电话:0755-83925022传真:0755-83920325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七路福康之家邮编:518036
粤ICP备12001664号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背景:新冠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在居家隔离,但是还有这样一群人为福田区残疾人能正常的享受日常康复工作而四处奔走,他们就是福田区残障领域的工作者们。3月10日,福田区家属资源中心 胡淑艳及其团队接受了此次采访,采访以文字+语音方式在幸福乐园心理微课防疫群中进行。
主持:刘亚军
人物介绍:胡淑艳主任及其团队社工(福田区家属资源中心)
(提问一) 刘亚军:自从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很多公司或单位都停工或者是转为了线上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岗位是必须要人员直接参与的。不知道在疫情发生以后,胡主任你们的工作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胡淑艳:今年我们遇到了一个很特别的时期,疫情发生后,我们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转变,我们福田区残联的服务形式由以前的线下服务为主转化为以线上服务为主,这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应形势需要及时地转变工作方式,同时也要有敏锐的觉察力和判断力,专业及时的介入特殊时期的突发事件,为家属和康复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希望大家在这个群里可以认识到朋友,也可以了解到我们更多的服务。
同时呢,因为我们的主要服务的对象是精神类别的残障人士,我们康复者朋友们需要服药。疫情期间的服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怎么样能够不受这个疫情影响。让康复者拿到药物又不用去医院,所以我们也有这样子的一些挑战,就是特殊时期的服务形式的改变,比如说快递药物,或者是将送药物到康复者的家中。都有一些不同的服务转变。
(提问二) 刘亚军:疫情期间,服务大家的同时安全也是很重要的。目前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胡淑艳:是的,疫情期间其实这个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中心的工作人员除了承担线上的服务外,也协助区残联到社区开展安心行动,在安全防护方面我感觉到很暖心,也很安心。在分享我们的防护措施之前呢,也温馨地提醒大家,我们现阶段疫情虽然到了中后期的,但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个安全问题。会员朋友们尽量的还是以居家为主。如果说实在要出门的话呢,我们就佩戴好口罩。在外面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回到家之后,一定要记得洗手换衣服。我们做好这些防护措施,就是保护自己最好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疫情期间,其实我们中心的工作人员从1 月 31 号就开始了线上服务。在 2 月 10 号以后,我们就接手区残联的一些工作安排,开始到社区协助开展服务。在服务期间,残联和机构都有给工作人员配备口罩,手套和防护镜,确保一线服务人员的安全。在残联大楼开展线上工作时,残联有实施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大家的安全,比如我们来大楼工作,洗手液,酒精,等等都是有提供的,然后每天的办公室也都是会消毒的,我们也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的。
(提问三) 刘亚军:其实相比身体上的安全,心理上的疏导也尤为重要。我现在就身处疫区,全国各个省市都在往湖北援助医护人员,虽然在物质上湖北省已经在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但是却有不少医护人员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我们也看到了,家属中心也在为社工做个人督导,可以谈谈背后的故事吗?
胡淑艳:我在这里想分享一个,就是近期我们的小伙伴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们有个同事,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小伙伴。那在寄药的过程中,就是我们的一些康复者呢,他现在不能去拿药,我们就将药物寄给他,在这个过程中呢,一位家属就是说,这个药物跟他之前开的药物是不一样的,就看能不能增加药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沟通了很多次。我们的家属在沟通过程中也是多少有些情绪的,家属的情绪就让我们的小伙伴也会比较有压力。就是说我们的社工遇到这么一个情况:我解决不了他的一个需要,是不是就是我的这个工作没做好?
其实不是的哈,我们也会去给我们的一线工作人员做一些疏导,有些情况我们确实是需要双方去沟通的。比如说拿药这个事情不是单方面,我们说可以去帮康复者协商调整。增加药物就是可以的,但还需要去其他医疗部门的同意。但在这个家属的情绪表达的过程中,我们社工可以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倾听,让家属觉得在社工这里有一些情绪的表达是能够被社工理解、接受的。我们不会去指责,说你家属不应该有这些情绪,我们理解残疾朋友们,我们残疾朋友的家属们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他们在我们社工跟前都不能有情绪的表达的话,那他还可以去找谁去倾诉自己呢?所以我会鼓励我的小伙伴,在尽自己所能去做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就是帮助他们,是有人和他们一起去解决这个问题哈,就是我找社工呢,社工是一定会用心去帮我找这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也许最终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但我知道,下一次发生同样的问题的时候,我还是可以找社工,我愿意找社工,我能找社工。这个就是我们想给我们的服务对象有一个这样子的支持,我们社工朋友有这样子的一个工作态度,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们,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困难不怕,怕的就是没有人愿意陪你去解决这个困难。
(提问四) 刘亚军:我们也看到了,虽然不可避免有一些面对面的服务工作,但是残联也在尽力提供物资保障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那么目前的工作的难点还有哪些?
胡淑艳:因为我们服务的人群的特殊性,所以线上服务开展的时候也有挑战,比如有些康复者有言语或听力的障碍,日常的咨询中可以加以表情、手势、肢体动作来帮助达到咨询的效果,但微信咨询或电话咨询仅能听到声音和声调,影响咨询的效果。对于一些病情波动的康复者来说,当病情加重时他主动寻求的咨询的动机几乎没有,但线上的服务对求助者的主动求助动力有很高的要求,这也加大了介入的难度。因为以上种种的原因,所以这个阶段的服务,我们更重视对家属的心理支持,同时也通过线上微课的形式,来增强康复者家庭的支持功能,和化解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能力。
工作的难点的话,其实我觉得做服务的工作,就是我们社工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会员和残障朋友们,就是我们面对的是人,你们面对的,也是我们社工这样子的一群人,那人面对人,最重要的是要诚恳,要就是让彼此感受到那种温暖。但是线上的服务呢。你只能听到我的声音,我也只能听到你的声音,那这个就会给我们有一些限制。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朋友们,他呢,是听不到的或者是听得不太清楚,或者是当他看不到表情的时候呢,其实他不能够太多的感受到他人给他的支持。不能够面谈及时的给予支持,对我们工作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们不能够看到大家的一个反应的时候呢。我们的线上服务是比较单一的,就只能够通过电话,然后询问你的们的一个状况,然后再提供一些服务,服务的及时性也是不够的。
还有一些挑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身心障碍者的朋友们当你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包括我们自己其实所有的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在这个春季的时候,回南天的这个时候,天气对我们的情绪都是有影响的。我们这时候,更容易情绪波动,要么很开心,要么就很容易不开心。其实都是会有的,所以在这个时期呢,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一个身心健康,如果说我们心里有不舒服,有焦虑或者是睡眠不太好,我们都要主动的去寻找一些专业人士的支持。当然呢,也可以积极地跟家人做一些沟通。
刘亚军:确实,长期以来,大家都习惯了面对面的服务,线上的服务很多细节信息都很难及时获取到,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反馈,积极沟通。
胡淑艳:对,唐老师,他有一个很好的展现方式就是在微课的时候都会让大家发一张照片。这个就替代了我们不能够面对面所带来的困扰,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来看到每个人最近的一个状态,快速的拉近我们之间的一个距离。
(提问五) 刘亚军:确实,很多人都未曾体验过如此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的情况,目前会员们的状态如何?
胡淑艳:总体说来服务对象情况都还稳定。疫情初期,有康复者对此感到焦虑,我们通过三次的线上微课宣传疫情知识和心理防护知识,缓解大家焦虑;疫情中期,大家因长期在家,日常生活单调,多数康复者会表达无聊,郁闷,我们通过日常的线上运动、美食、微课、趣味类活动打卡,丰富大家日常生活;疫情后期,随着天气变暖,精神康复者病情也容易反复,需要我们定期主动的联系服务对象,同时也会开展线上的自我身心照顾的课程。
会员状态总体上来说还是挺好的哈,个别的会员也和我们说他们的状态其实挺好的,我们每天也会看到他们积极地参与我们这个线上的打卡。一周会统计一下大概每天会有六十人次的这样的一个参与度,大家一起来打卡,打卡的内容是我们五六个服务的项目,一周也有300 人次左右的打卡量。线上打卡,大家都是在约定的时间会出来做这样子的一个功课,我觉得特别欣慰,也特别惊讶的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比我在中心看到的更有能力。就比如说他们做的菜我都是不会做的,都是很大的菜,然后他们线上的 K 歌,那个声音都是非常美的。
所以总体来说,我们的会员朋友们,其实他们的状态是非常好的。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这个目前的状态下呢,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然后减少这种由于疫情宅在家里给大家带来的一些不太正面的情绪,比如说焦虑的心情,无聊的情绪,或者是说一些无精打采的状态呀,我们都可以用一些办法去调节的。
(提问六) 刘亚军:目前工作中有没有哪些令你们感动的事?
胡淑艳:现在我也邀请我的社工小伙伴们来分享她们工作中感动的事,有请彩敏和丹美。
社工邓彩敏:好,那刚刚有个会员也问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现在的工作中有没有发生一些令我们感动的事。那我就说一件我在工作中令我比较感动的事,我们当时在打电话收集大家的一个地址的时候,我给我的一个服务对象打电话,然后他就跟我说,他现在在湖北孝感。他已经没有药了,然后他说:“哎呀接到你这个电话,我真的是太开心太感动了。那个药马上就吃完了就接到你的电话啊。”知道慢病院可以给他们寄药后,又说这个电话来得很及时。当我把这个药寄给他之后,他也给我回了电话说:“哎呀这个药我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你!”我觉得这些都是相互的嘛。
社工金丹美:刚才彩敏说得也特别好。然后我这里也分享一个在疫情期间的我比较感动的一个故事。疫情期间的时候,我陪同了一个残独家庭的阿姨去医院看医生,做手术她前有一个核酸检测。我一直觉得社工的力量就像一束光,一盏灯。虽然看似渺小,但是能让人在黑暗中多走几步路。我觉得做社工,坚定我们做这么一盏灯的意义,会让我们快乐很多。这个阿姨跟她老伴儿身体都不太好,然后独生女的话是瘫痪在床的。所以她平时的话也会经常跟社工联系。然后向社工寻求帮助。那前几天的时候陪她去医院,然后她会跟我说,因为有社工的陪伴,所以她觉得心里很温暖。然后对手术的恐惧也减轻了一些,然后这让我觉得很感动。
胡淑艳:好,我的两位小伙伴们也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感人的事情哈,其实这种感动呢,并不是说我们的服务对象单方面的感恩我们的做的这些事情,有时候呢,我们服务对象的一些事情,也是让我们就会心怀感恩。更加地热爱我们的这份工作,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工作虽然危险,但是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对于对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到他们希望。
邓彩敏:是的,在我们看来这些其实都是工作职责所在,应该做的,但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觉得非常感恩,让我们在做这份工作更有动力,感谢我们的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为社工提供个人督导
胡淑艳: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问题找警察,那现在我们可以跟我们的康复者给我们的会员朋友们跟我们的家属朋友们说,有困难可以找社工。我们不一定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但是我们愿意去陪伴你,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问七) 刘亚军:现在疫情已经过了拐点,每日新增病例已经下降到两位数,除了湖北各地都开始陆续复工,恢复生产。随着疫情的好转,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会放在哪一块?本次疫情对于你们今后的工作会带来哪些改变?
胡淑艳:疫情开始好转那我们的日常服务也会慢慢地开始线下的服务。慢慢地尝试去做,但是很多会员朋友们,很多我们的职康的会员们都是在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职康中心,这个还是不确定的,我们就继续耐心等通知,但我们的线上服务会持续开展,我们的一些活动也会放到线上来。那可以在这里预告一下,就是三月份的我们的生日会,还有我们的就是接下来的一些就是小组,我们都会尝试在线上去开展。
所以疫情呢,真的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服务。如果大家有需要,一定要去多表达,让我们工作人员根据大家的需求来调整这样的一个服务形式。我们尽量的就是将线上的服务打造地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把线下的一些服务尽可能地化为线上形式去开展。不要因为疫情的一些局限去影响我们大家,中断了服务,影响持续性。
(提问八) 刘亚军:我们的采访已经接近尾声了,胡主任和家属中心的社工朋友们,还有什么想对服务对象说的吗?
胡淑艳:我们的访谈也接近尾声了,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其实我有很多话想跟大家说,因为这个平台有很多我认识的会员朋友。这是我的工作,也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在这个特别的时期我想对大家说,我们要继续努力,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呢,疫情结束之时,我们可以再相聚。看到彼此的时候,我们都是积极的,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状态。我们继续努力,然后也积极地在我们线上的服务中,去展示自己。特别时期也做好特别的我们,积极打卡,积极参与。也再一次感谢我们的苏姐,苏姐的团队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让大家去认识我们的服务,也认识我们的团队小伙伴。
刘亚军:谢谢胡淑艳主任,谢谢彩敏、丹美以及家属资源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我们的采访正式结束。疫情终将过去,希望大家在此期间保持乐观心态,遇到问题积极沟通,静待风雨后的彩虹。
苏丽平:感谢胡主任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福田区残障工作者的风采,也体现了我们区残联对大家的关心与支持!一起加油,期待疫情早点结束,静候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