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政府部门网站 > 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 工作动态 > 专门协会 > 福田区智力、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让孩子充满自信、走向社会

发布日期 : 2019-09-02 11:13来源 :
  我们的女儿何洁儿,今年22岁,在罗湖香格里拉大酒店上班己将近三年。她性格外向、大胆活泼、心地善良、热爱工作、能歌善舞。看到她每天早出晚归,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我们就打心底里为她感到高兴,为她感到自豪,更感到骄傲。虽然人生的路曲折而漫长,但我们和她一起已坚实地迈出了第一步,从她自信的眼睛里,我们仿佛看见了她的未来。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在洁儿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抱着她踏着节奏唱儿歌,一岁左右,我们又参加了早期零岁教育方案,让她活动手指,让她抓这捏那;做了一些有趣的认字卡片,看图认字;还念一些有节律的书给她听,翻书给她看,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自我背诗词。尽管她根本听不懂更不解字义,但我们不懈地坚持着,要的是书中的节律和她将产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地潜移默化她,没想到两岁多时她竟然能认出200多个汉字词,除了能背很多诗词外,还能背“陋室铭”、“爱莲说”和“三字经”很长的一段。
  然而,能背不等于理解,不明字义,甚至连一些话都不真正明白慢慢地显现出来。开始并不注意,直到某一天,我们俩为她是否真正明白某一简单事情发生争论时,才感到孩子的智力出现了问题。为此,我们惊愕、无奈、苦恼到冷静地承认现实,经历了一段难以言传撕心裂肺的心理历程。徬徨后我们终于明白,承认比一切重要,争论埋怨不好,只有承认才能正确面对,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承认之,不埋怨,积极处理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智力发育与同龄孩子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我们开始去做各种检查、智力测试、感觉统合训练,为了提高她的自信心,我们做了些短语,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相信自己”分解为“相信眼睛看到的,相信耳朵听到的,相信鼻子闻到的,相信自己想到的”并“大胆做不怕错”、“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并把我们自己摆进去:你看,当年,爸爸妈妈不也是从错中学习的?你应该如何呢?当有人指出不对时你又该乍办?还有“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等等,并适时说,出现问题时念,以至到今天,她仍然牢牢记住,并适时在工作生活中自己加以运用。同时,我们也在尊老爱幼,做人待事,把东西和快乐与人分享才有真快乐教育孩子,并言传身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
  理解能力差、数字概念混乱是智障孩子的共性,正常人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对她们来说却很难。比如:理解不了的我们就少说、另说或化简说,决不轻易伤害她弱小的心灵;不和别人比,只与自己比,有了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与肯定而不过奖,甚至仅仅只是和她一起开怀大笑,“瞧,只要你认真做,注意力集中去做,你做得不比人差”;比如和人玩耍,大些的玩不来就和小些的玩;再比如说坐车去学校,怎么走?几路车?下了车往哪里走等等,所以每一次的变动,如去元平学校、保龄球馆、香格里拉大酒店,我们都要接送很长一段时间,一路上还不断指出特点、要点,并慢慢放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直到她完全熟悉,才放手让她自由飞翔。这是一个缓慢而耐心细致的过程,体现爱的过程,更是我们一起快乐和成长的过程。
  2007年,洁儿参加了全国保龄球集训,十五岁的她第一次离开我们、离开家,到花都、上海集训比赛,前后两个多月,其间大拇指受伤,还有恋家、恋母情结,甚至想放弃,在教练和队友们的鼓励下,她坚持了下来,并在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更是信心成长、大胆做不怕错、只要努力了,你就能做的很好的一次不凡经历。每每看到这些,看到日积月累,点点滴滴,有如铁棒磨针,耐心细致的教育有所显现时,我们就由衷感到高兴,由衷地感谢一路伴随我们的家人、朋友、老师及残联、亲友团的家长们。为了她的成长爸爸业余自费学中医,妈妈放弃了继续工作的机会,其中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最近,看了篇文章“有一种伤害叫无微不至”,说的是现在的孩子们不缺吃穿,要啥有啥,做父母的无微不至地关爱着他们,以至孩子们什么都不用干,不会干,这种现象且不说有智障的儿童如此,更有正常上大学了的一些孩子也如此。我们常自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些什么?“无微不至”的关怀是要代替她思考、代替做还是耐心细致地诱导、引导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我们常接她思考的引子,或只说前半段而让她接后半段接着去思考,并参与她的做,让她在做中得到成功的快乐,增加自信,只要努力就有好回报。另外,爱她爱的是眼前的冷暖痛疼还是久远的自立自强呢?人生中总有磕磕碰碰,对对错错,伤痛和对错都在所难免,难在我们对待眼前的伤痛和对错的心态,眼前小伤痛总比将来大伤痛好,又何况,很多学习正是从错对磕碰中来呢?正是在这种对错、磕碰、诱导、引导、参与其中又淡出,我们把“无微不至”落实到增加她的自信、自强、自立中。我们觉得,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做自己的事情”,自强自立,才能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人。所以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做对一点就要加以肯定;独立完成且没有依赖就加以鼓励;做得比上次好就加以欣赏;把东西和快乐与人分享就加以表扬。在一次次的肯定、鼓励中,孩子不断地增强自信心,不断地进步,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
  在洁儿的人生道路上,她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还要结婚生子、为人父母、孝顺老人、成家立业,但愿她能适应生活中的每一个变化,像唱歌、跳舞、弹电子琴、打保龄球、做丝袜花那样的自信满满,潇洒自如;愿她的生活像她做的玫瑰花那样绽放出青春气息,芬芳美丽,每一步都精彩纷纭,平安健康,幸福永远!
  后记
  今天上午,接到市残联智协亲友会王瑞莲付主席一个电话,让写点儿如何教育小孩,特别是关于智障儿童如何教育的问题,“你看我们洁儿,能有今天,能够放心地让她走上工作岗位,努力工作,大胆地表达自己,展现自我,这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你看看,能否把教育她的过程写一下”。话虽不可,可煞那间,勾起了不少陈年旧事,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她的快乐…,她扬起小手一路跑跳着走来…,摔倒了,只要没流血,她看看伤口,又笑着喊着跑过来…,她妈妈的眼泪、辛劳和付出…。想想,也许还真有点儿意思。权当个记忆,阶段性总结呗!
  
  
  陈海燕.何京华
  责任编辑:杜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