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联系电话:0755-83925022传真:0755-83920325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七路福康之家邮编:518036
粤ICP备12001664号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我有一位患有精神、智障等多重残疾的女儿,今年32周岁。在她3岁多就开始发现与同龄的孩子不一样,虽然能唱儿歌、背背唐诗的,但是行为有点怪怪的。不理别人、不和别的小朋友玩。幼儿园的老师说我女儿智力有问题。在那80年代初,因医疗水平和条件比较落后,我带着女儿到处看病、经多方检查,医生诊断为智力低下、多动症儿童。年轻的我们,虽然为人父母,就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有病乱投医啦。从此,我们踏上了慢长的求医之路。先是中医内调、外加针灸、什么求神拜佛的都用上。几年下来,女儿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精神症状加重。每天吵闹哭笑不停,晚上不睡觉,不停的在家捣乱。自己不能穿衣解带,连饭都不会自己吃,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病人。由康宁医院的医生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这时候已经7岁多。
如果是一位正常的孩子已经是高高兴兴的背书包上学去啦,可我的女儿没有学校肯接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痛苦,而且是苦不堪言呀!这种苦痛的心情也只有我们这些同病相怜的残疾孩子的父母才能体会到的。我们多么想把孩子的病治好,希望有一天能够上学,能够成长,成为一个正常人,像其他孩子一样天真、快乐!给父母带来安慰。然而,它只是个梦想,也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当我们带着孩子踏出家门,走向外界环境时,有多少异样的眼光投来:有歧视的、瞧不起的、讨厌的……。作为家长的心灵是脆弱的,不敢面对社会,面对孩子,甚至于迁怒于残疾孩子的也有。我们有多少个慢慢长夜,辗转不安!不眠呀!然而,也有很多好心人投来同情的、理解的目光,好像在说:想想孩子是无辜的呀!一语惊醒了我们这些家长:看看自己身边的孩子,他们多么的单纯和天真无暇,无论别人怎么瞧不起他们,他们都笑脸相迎,没有怨恨。从此,我们接纳了他们,承担起照顾好他们的责任,积极面对挑战。虽然我们经历过慢长的挣扎和磨难的岁月,但是我们残疾孩子的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给他们的倾注了更多的爱。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深圳从一个边睡小镇,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事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我们福田区委区政府、区残联近几年来,对残疾人的关爱,建立了很多残疾人康复机构,为残疾人安排就业、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很大程度的减少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给了我们残疾人家庭面对生活的勇气。让我们都感到很温暖,在照顾他们的同时,我们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我们要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我们残疾人家庭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孩子。要想别人不歧视你,首先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我就是这样做的。比如,我要去哪个亲戚朋友家都带着女儿,如果有的人不喜欢的,那我就心里有数,我还不交这样的朋友!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想法而剥夺了孩子享有人人平等的权利。
其次,我们要有责任感、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好。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的女儿吃什么、穿什么都靠我们去给她帮她。天气冷了热了、一年四季,你都要注意。否则病了,她也不会表达。所以,要靠我们细心照顾,我们的女儿很少生其他的病。我要让她过的开开心心。穿的漂漂亮亮的。我们带他出去玩时,邻居们经常夸奖我们的女儿真幸福!
再次,我们要依靠政府、相信残联组织。因为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弱小的个体。在组织的帮组下,让我们联合更多的家庭,互相之间有个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释放一下感情。比如,我的先生长期在家照顾女儿,很少与人交往。女儿有时候病发时,那个家就会天昏地暗。让你难受,还会埋怨女儿的不是。但是,通过组织残疾人活动,我们精神、智力、自闭症的孩子在一起。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缺和表现。我先生通过比较,才知道。噢!我的女儿某方面还比人家好一些,心情开阔了,从此不再埋怨女儿,更加爱我们家的宝贝女儿啦!
吕玉凤
责任编辑:杜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