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社团组织培育的福田启示
时间 : 2017-11-29 15:10来源 : 区发展研究中心
从发展趋势上看,实现社团组织与政府部门独立运作是群团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社团组织保持政府鼓励但并不干涉,社团组织实现经费自由筹集及安排,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并拥有精干、专业、敬业的团队,将核心工作聚焦到社会民生及企业服务,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美国社团组织:政府培育的结果
社团组织在美国的经济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的社团与政府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而是政府主动培育的结果。美国政府为培育社会组织而采取的一系列支持措施:首先,在税收优惠方面,对社团组织本身与宗旨相关的活动予以免税,同时,对向特定社团组织进行捐赠的个人或组织予以减税。其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面,通过民营化的手段,在公共服务领域内不断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政府通过采购的方式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来完成,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资金支持。再次,政府推动项目方面,政府通过搭建一些平台来促进公众和政府其他部门更好地参与到社团组织的发展中。
二、德国行业协会商会:国家发展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行业协会商会早期的职能仅局限于为本会成员在市场上争夺最大的份额和最佳的利润,以后只能逐渐扩大,在更大的范围内谋求其成员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进而成为国家发展机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德国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主要经验一是政府对社会组织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德国政府不仅在法律政策方面为社会组织制定了相当完善的法规,而且提供了一定的财政经费和税收优惠,且又不干预社会组织的内部活动,为社会组织的活动营造了一个极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政府对社会组织实行“登管分离”,登记依法、管理有序。德国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必须到地方法院进行,但在管理上又必须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尤其是处罚取缔违法的社会组织时,其司法程序相当严密。这是德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上的一个重要特色。三是社会组织具有很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从社会组织工作来看,工作条理清楚,内容翔实,工作细致周到,而且时效性非常强,德国社会组织具有很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组织,其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均有比较高的认识。无论是政府部门官员或社会组织负责人,都对工作情况、思路和工作目标非常清晰,且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三、英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形成“伙伴关系”
英国社会组织在为国民提供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英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基本经验一是拥有严格的准入监督机制。只有符合注册制度规定的社会组织才允许注册登记。英国社会组织的监督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部分。外部监督由法院和慈善委员会执行,主要职责包括行为管理、性质监管、财产监督、董事会监管等四个方面;内部监督主要是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和自律机制,英国社会组织的理事对社会组织的行为和资产负有完全的责任。二是有健全的财政税收体系。英国政府在财政资金上对社会组织给予必要支持并在税收方面给予专门的优惠。财政方面常见的方式有政府直接购买服务或产品,以项目形式委托给社会组织,或者由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培训。在税收方面,英国在立法层面明确规定了社会组织在税收上享有专门的优惠,三是形成牢固稳定的“伙伴关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将“伙伴关系”广泛地应用到实践之中,1998年签订的《政府与志愿者及社区组织关系协定》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上升并固定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在法律层面上赋予了社会组织作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合法地位,同时协定中还较为细致地规定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原则以及双方应当履行的责任。
福田区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市场化程度极高,群团组织工作去政府化有巨大的意义。福田区群团组织进行群团改革中应该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尤其是走“兼并重组”之路,并购一些行业协会或商会,实现跨界跨行业发展。一是通过税收优惠对群团组织本身与宗旨相关的活动予以免税并向特定群团组织进行捐赠的个人或组织予以减税;二是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面,以民营化的手段,在公共服务领域内不断加强政府与群团组织的合作;三是政府通过搭建一些平台来促进公众和政府其他部门更好地参与到社团组织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