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意见

    关于对福田区人民政府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22-12-01 16:26  来源: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字号:  

      2022年8月5日,福田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专项工作报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福田区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户籍老人多。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统一规划和政策指导,为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城区做出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养老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有待优化、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距离实现“老有颐养”民生幸福城区还有较长一段距离。

      为进一步推进福田区养老服务发展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并完善中心城区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全区统一的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制度,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享受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据。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抓好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通过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或入住养老机构等方式,加强高龄户籍老年人、特困人员及低保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服务工作。二是要学习和借鉴其它城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如南京市创新运用城市规划控详审核机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审核流程再造,确保养老服务等基本民生项目循规划、按标准保质保量加快建设,有效解决养老服务设施无处建、无钱建、无房用难题和邻避效应。三是要加强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尊老敬老爱老的教育内容,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老年人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四是加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引导,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积极营造年龄平等和价值认可的社会环境。

      二、优化服务供给,努力实现“老有颐养”民生幸福城区目标

      一是要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高标准规划推进福田区福利中心(二期)项目建设,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培育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以评促进,提升养老机构的专业性,力争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宜人、服务专业、设施齐全的社区养老服务示范机构。二是要筑牢养老服务基础,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服务网络”建设,持续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配套建设,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资源互补共享、融合发展,将专业化、常态化的养老服务向老年人家庭深度延伸,形成全面覆盖、纵横协同、便捷高效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三是要完善“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充分发挥社区作用,积极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统筹利用现有的星光老年之家、社区长者服务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资源,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长者服务站(点)功能有机结合,探索老年人服务设施与儿童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共建共享。四是要发展智慧养老,激励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和需求,以老年人能够用、愿意用、方便用的方式,运用高科技、智慧化手段,提供优质为老服务。支持和鼓励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开展家庭、社区等多场景应用,提高老年人照护效率。开展智慧助老服务行动,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载体阵地,积极开展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活动,努力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

      三、强化人才支撑,积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养老人才队伍

      一是要制定支持政策,将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纳入我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人才引进培养、职业行为规范、岗位职责要求、岗位津贴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职级晋升制度,职业技能培训、褒扬激励和考核机制等配套制度,加大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护理型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二是要拓宽培养途径,鼓励引入高等职业院校养老服务领域专业人才参与养老服务实践中,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对所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定期分类培训,并鼓励养老护理人员开展学历提升培训,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三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规划,打通其晋升通道,促进养老护理员工资合理增长。加大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选树一批养老护理行业先进典型,提升养老服务职业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