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联系点信息
日前,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为合作区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助推《河套规划》描绘的深港科技创新发展“蓝图”加快变成“施工图”“实景图”,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河套规划>八项行动》相关工作部署,11月10日上午,在福保街道办事处7楼智慧大厅召开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学习研讨会”。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马宏,区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负责同志、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福保街道以及河套福保立法议事会成员及联络单位参加了会议。
依托智慧“小工具”提升治理“大效能”
作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区域所在街道,福保街道按照《河套规划》发展目标,持续推进街道数字化建设,开展全域治理智慧赋能建设,立足人工智能应用,建设全域治理智慧平台,打造“四智融合”的智能街区,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近期,街道智慧化建设相关成果获得了今年的“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专题赛全国“一等奖”和世界智慧城市大会“场景驱动倡议大奖”。
以“陆空一体化云视角AI巡航巡查系统”、“民意速办”、“慧采集小程序”构成的感知体系为支撑,可通过对相关指数进行扣分和加分,使各项指数直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通过问题工单化形成全流程处置闭环的“福保街道全域治理智慧平台系统”;联通辖区1247个摄像头,通过视频融合、通讯融合,开发的福保“虚拟巡航”平台;通过“虚拟巡航”平台巡航巡查发现保洁问题,即可实时激活并对相关区域进行清扫保洁的“扫地机器人”;以及汇集辖区的人、房、法人、网格等信息,让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可以“一屏统览、一键查询”的“慧采集”微信小程序,和整合了街道社区全量服务资讯、活动报名等资源,实时推送给辖区居民和企业,让便民服务可以“一屏统览、一键触达”的“福宝宝”微信小程序等一个个智慧“小工具”,在福保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杰操作演示下,为在场人员呈现了街道借助AI技术实现智慧治理的各种场景。福保街道在智慧城区治理、环卫测评指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在场所有人员的高度认可。
河套片区“小空间” 迎来发展“大机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河套规划》精神,区人大福保街道工委邀请到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党委委员、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为大家作《立足宏观视角,理解河套合作区发展规划——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专题讲座。
汪云兴所长从河套合作区规划的背景、河套合作区的前世今生、河套合作区的发展规划三个板块深度解析了河套片区的发展脉络,深入解读了《河套规划》总体要求、布局及重点任务等,他表示,要以宏观的视角来认知《河套规划》,河套是国际化的河套,而不是“福田”“香港”“深圳”的河套。要以制度创新引领科技创新,作出全方位体制机制改革示范。
献智献策“小河湾” 共话科创“大引擎”
结合市人大关于推进《深圳经济特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立法工作的契机,在场人大代表、立法议事会成员及联络单位代表立足河套发展实际需要,围绕园区出入管理、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科创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畅所欲言,提出了制订河套产业目录、落实专业人才服务、争取更优减税政策、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立法需求及意见建议。
马宏主任指出,当前,福田正处于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规划建设河套合作区的火热实践中,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在此召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学习研讨会正当其时、恰在其地。结合河套发展的新形势和区人大重点工作,马宏主任向福保街道及在座人大代表、立法议事会成员及联络单位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责任感推动《河套规划》落地落实。福保作为河套合作区的属地街道,更要充分发挥在福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重要地位,努力打造人大工作示范标杆;二是擦亮特色品牌,以高效执行力推进立法联系点工作上新台阶。立法议事会成员及联络单位要发挥主人翁意识,利用好自身专业、行业的优势特点,踊跃参与立法联系点各项活动,为推进河套合作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立法建议;三是发挥代表作用,以强大凝聚力推动河套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大智库作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激发人大代表在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助力科创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凝聚起推动河套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