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联系点信息

特区城市首个!“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开进福田!
发布时间:2025-01-13 09:00  来源: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字号:  

  近日,福田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传出好消息:2024年12月19日,深圳市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这是全国经济特区城市中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唯一一个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福田区民主法治建设进程迎来重大标志性事件。

  一、群众身边的立法直通车

  “公园里的噪音问题该管管。”李先生皱起了眉头,“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公园,每天一大早就有人练嗓、放着大喇叭唱歌,特别吵,我根本没法好好休息。”“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公园就是一个跳跳广场舞、练练红歌、打打麻将的锻炼交友空间。”严阿姨反驳道,“希望公园条例对我们能不能跳广场舞、能不能放音乐等予以明确。”

  2024年9月,在福田区景蜜公园的一场立法意见征集沙龙上,居民们“唇枪舌剑”。这是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缩影。三个月后,福田居民所反映的噪音综合治理、规范宠物入园、打造慢行系统、设置无障碍设施等30多条意见,被《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采纳吸收。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正是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真实写照。因此,其也被称为立法民意“直通车”、党和群众“连心桥”、外国人看中国式民主的“窗口”。特区城市首个!“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开进福田1.png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基层立法联系点考察时,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历经10年的发展,基层立法联系点总体形成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制度载体作用,推动了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内涵。特区城市首个!“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开进福田4.png

  福田“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后,收到的第一项立法征询任务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立法意见。其广泛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代表律师行业联系点、市工商联、市发改部门、行业协会、辖区企业、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福田区民营企业数量多、活力足、创新强的优势,助力国家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汁原味”的福田民意、生动精彩的特区实践、多元交融的湾区声音,将从这里汇总后直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二、极具特色的立法征询新平台

  (一)福田具有先行示范的“区位优势”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一直承担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重要使命。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在法治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特殊性。在福田区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可以更好发挥经济特区立法丰富的实践优势,助力加快打造“法治城市示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位于福田区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是“一国两制”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开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最佳实验点”。在福田区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辐射香港,收集来自国际科技创新、深港合作领域最前沿的意见建议,及时借鉴境外立法经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制度对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重大使命。特区城市首个!“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开进福田2.jpg

  (二)福田极具调研“样本框”价值

  深圳是全国最早完成农村城市化改革的移民城市之一,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流动人口多、业态丰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福田区有效应对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治理实践的素材样本丰富、经验充足。在福田区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征询对象可涵盖各类人员和组织,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方面可以为全国人大提供丰富的素材样本和实践案例。

  (三)福田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据统计,辖区执业律师约1.5万人,约占全市56%;14人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约占全市52%;在福田区执业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187名,约占全市64%。此外,福田区涉外法治资源丰富,河套合作区专门设有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深圳市福田区矛盾纠纷专业调解分拨中心,构建咨询、调解、仲裁、诉讼、公证“一站式”国际化法律服务的新体系。

  近年来,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工作网络全量拓展,完善立法征询工作矩阵,建强包括276名立法议事会成员、79家联络单位、社区立法信息员等多支高素质工作队伍,有效延伸立法征询一线“触角”。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健全立法征询“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模式,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和意见采纳反馈激励工作办法。与国家级出版机构、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加强服务高质量立法、法治教育宣传等方面合作。广泛开展立法征询理论与实践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在学术期刊发表。据统计,近6年来,福田累计协助上级人大对138部法律法规草案提出意见建议共1460条。特区城市首个!“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开进福田3.jpg

  三、中国式民主的展示窗

  在党中央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10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既是对福田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肯定,更是赋予了特殊责任和使命。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福田建区35周年,也是福田“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履职的开局之年。建设好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将为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提供鲜活的基层实践和探索,并通过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窗口作用,对外讲述好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故事,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下一步,福田区将进一步发挥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加强立法联系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涉外领域立法征询工作机制、立法联系点意见采纳反馈和激励工作机制;组建高素质工作队伍;新增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立法联系点联络单位;创新运用“十步工作法”(收、发、释、听、汇、报、整、核、馈、宣),围绕深化改革开放、粤港澳合作、深港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广泛征集立法需求和建议,为不断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提供有价值的立法建议,推动规则衔接、制度对接,努力打造优势凸显、特色鲜明、先行先试的“国字号”基层立法直通车,让更多福田民意、特区实践、湾区声音搭上国家立法“直通车”。发挥好立法联系点窗口作用,进一步讲好中国基层立法故事、人大故事、民主故事,用小窗口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式民主大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