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救”在身边
——福田区实现社区AED全覆盖配置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5-13 10:40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为进一步提升福田区应急救援能力,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区委区政府将福田区公共场所配置AED项目纳入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之一。项目启动以来,区社管中心组织实施推进AED配置,并开展后续配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又被称为“救命神器”。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普及救护知识,是建立公共急救体系的重要一环。从2023年7月到2023年12月,福田区在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新增1300台AED安装,并在设备安装处设置AED 标识指示牌,提醒该场所已安装AED,方便群众有需要时及时取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128台AED,实现10个街道、92个社区100%覆盖,覆盖率达到每10万人195台,成为全国AED覆盖率最高的城区,未来5-10年将达到每10万人300台的标准配置,进一步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健康保障。
为了真正发挥“救命神器”的社会效应,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让“猝不及防”变为“防可胜防”,在区卫健局统筹下,区社管中心积极同步配套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员培训,按照逐级培训原则,对全区AED配置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计划培训初级救护员13000名。 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培训初级救护员5000名,后续区社管中心将继续组织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更多辖区居民成为会用、敢用AED的“救护员”,做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在AED全覆盖配置和培训的基础上,福田区进一步构建了基于“AED+网格员+志愿者+应急救援调度系统”的公共应急模式,试点创建了社区急救单元。此模式的建立将提升社区急救能力,助力福田打造全球领先的“韧性健康城区”,打造更高水平的“首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