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服务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福田街道开展“党建+社区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治理”,培育了一批充分体现居民服务需求,展现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具有较强的示范、导向和推广作用的社区党建品牌项目,逐渐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中心街道特色党建工作格局。5月18日下午,福田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建品牌交流会在华融大厦二楼CBD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来自各社区党委、商圈党委相关负责人就党建品牌项目情况进行分享。
“要让你们的服务对象真正受益。”福田街道主要负责人郭智胜表示,打造社区党建品牌,一方面,要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办好实事。另一方面,要聚焦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常态化的“办实事”机制,不断提升街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时效。
福田社区党委——3+3议治模式下的交通安全守护行动
“今天店里不忙,带着店员去参加社区道路交通安全守护行动吧”微小门店店主主动参与到社区交通安全守护行动,这是福田社区“三福”工程服务大项目中的子项目。福田社区深入优化“3+3”议治模式,深耕党建品牌,推动基层治理理念深化,治理能力提升与治理绩效改善,从而不断实现营商环境幸福感提升,来深建设群体归属感提升与本地乡亲自豪感提升美好愿景。
岗厦社区党委——“蓝领之家”
岗厦社区以“四位一体”治理联合会议为中心,以文天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结合辖区实际,重点打造“蓝领之家”。“喝水、就餐,休息、充电,”岗厦社区快递小哥害羞的说,我们也没别的要求,就希望有个地方歇歇脚、喝喝水,休息一下。岗厦社区蓝领之家,服务外来务工、低收入打工者,为蓝领提供休息、便民场所。整合辖区优秀企业、社工组织、公益机构资源,组织企业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蓝领之家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提供提成长小组、个案辅导、心理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皇岗社区党委——“攸县-皇岗流动党员跨域共建联盟”
“以后家乡的事情有人管啦!”一位居住在皇岗社区的攸县出租车司机说道。“攸县-皇岗流动党员跨域共建联盟”即将开通一条攸县-皇岗服务热线,配备服务专员协助攸县务工人员解决家乡实际困难。同时,皇岗社区还将建设一个“攸县皇岗党群服务之家”,为攸县皇岗党员群众提供培训和学习教育资源、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和开展“岗攸邻里节”“岗攸美食节”等文化活动。
水围社区党委——党建引领“3+3”联动工作模式
“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住在水围辖区的Joe感叹。水围社区拥有多元的国际文化元素,开展系列外籍人士交流合作活动,这是水围“3+3”联动工作模式的系列活动之一,当下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社区工作和品牌创建深度融合,水围社区党委将进一步深化“3+3联动工作模式”品牌建设,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为社区提供优质服务,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落实到服务基层高质量发展中,把学习党史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渔农社区党委——“建设深港友好型社区”
渔农社区党委坚持以建设友好型社区为目标,从服务友好、空间友好和文化友好三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深港友好型社区建设,开展“港人议事论坛”、设立深港联谊会、举办深港历史传统文化交流会、深港饮食生活文化节、深港科技类文化节等活动,探索一条具有深港特色,且融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理念的数字化社区新路子。
福华社区党委——“三微”工作法,打造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绣花针”
“我们小区虽然老旧,但却很有浓厚的艺术氛围,感觉和网红社区一样,巷道、小区装扮上鲜花绿叶,涂鸦,废旧轮胎变废为宝,通过这样的微更新,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好了。”一位居民说道。福华社区针对老旧小区、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多的特点,实行三微工作法,联合社会资源征集群众“微心愿”,打造企业爱心队、“和事佬”服务队、义修哥服务队、“物业管家”先锋队四个队伍,针对性开展“私人订制”服务;同时结合社区现有品牌,充实内容,讲好福华故事,通过打造“扶孤助老 让爱飞翔”、“党建好声音”、“疫”线辅导员、“社情民意直通车”等微品牌,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圩镇社区党委——党建引领福田路七彩花街
“家门口有了休憩怡情的好去处!”住在圩镇社区福田路周边的居民开心地说道。圩镇社区党委以“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指引,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民生微实事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共建花园为契机,采取“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民享民治”的运行方式,将福华路南至滨河大道的福田路街边约48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打造成七彩花街,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城市持续焕发新活力,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福山社区党委——“关爱联盟”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福山社区党委以社区关爱为出发点,将“为群众办实事”落地作为服务目标的1+N的联盟模式,以社区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认领、认捐、认同”为宗旨,联合各职能部门、整合各方面资源,针对辖区各类群体、组织、单位的不同服务需求,解决辖区“急盼难愁”问题,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社区特色服务,建立健全分层次分类型等社会保障体系。
福安社区党委——“福安社区3D”多元立体服务模式
福安3D多元立体服务模式,通过“初心”宣传团队、“暖心”服务连队、“安心”工作纵队形式,对接社会资源,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辖区群众带来一系列“微治理”联盟服务。福安社区有这么一群离退休老人,他们虽然鬓生华发,但依然保有一颗丹心,在最美夕阳红的年纪里,发挥人生余热,甘于奉献社会。他们组成一支“银发丹心”党课教研队伍,为辖区党员群众送上了一堂堂富有意义的党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与老党员们面对面的交流,使居民们对党史和革命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福民社区党委——“福民·社区合伙人”
“现在有保安现场维持交通秩序,又有志愿者提醒学生,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家长义工等守护孩子们过马路,我们当家长的也放心多了……”福民小学家长为护学路点赞。福民社区以党建为总引擎谋全局把方向,吸纳社区“各元素”成为社区“合伙人”共同建设美好社区,化低效为高效、化被动为主动、化粗放为精细,最后达到多元参与“双循环”模式,形成党委聚力、群众发力、企业出力、单位助力、社会协力的全新局面,合力把社区服务做实做细做精彩。“福民护学路”就是由福民社区党委联合辖区志愿者、管理处保安、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疏导交通,守护学生上下学的职责,为社区居民营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海滨社区党委——“海滨360”
“3”指三个平台、“6”指六大体制,海滨社区党委通过搭建社区党建平台、物业联盟平台、民生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党员先锋模范机制、群众诉求服务机制、社区关爱工作机制、创文常态运行机制、粤港文化共融机制、精品项目培育机制,实实在在推动海滨社区治理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从而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将发展的成果反哺居民,最终实现社区党委与群众心与心的零距离。
口岸社区党委——“党建引领,菜单治理”
“上菜啦!”口岸社区党委以专业、专注、专责三块“专”头打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制定党建事务、公共事务、民生事务、群众诉求、社区文化和多元共建的六大菜单服务体系,通过“菜单”体系上墙公示、印发菜单服务手册,由居民“点菜”,党委委员化身为具体事务的服务专员,统筹协调各方服务资源,以居民需求为抓手,将服务资源优先倾斜到群众迫切需求上,实现服务精准化,保质保量完成居民点单“菜品”,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致力打造深港融合友好型社区,创建口岸特色社区服务文化。
福南社区党委——“惠企利民同心圆”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高效!”。福南社区内有一段无名路,因日久失修路面坑洼,影响居民出行。接到居民反映后,社区党委随即联系辖区单位中铁一局将路面修好,得到居民纷纷点赞。福南社区着力打造“惠企利民同心圆”,社区党委通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凝聚辖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及社区服务。通过发挥企业自身资源优势,为居民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得到居民的认可,促进社区打造多方参与、互补互助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