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设置首页|加入收藏

返回列表页》

原来!党史是这样讲的……

日期:2018-07-12 11:57 信息来源:求是网 字号:【

  为什么党的生日是7月1日? 

  第一个明确提出7月1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的中央领导同志是毛泽东。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

  194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中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将七一确定为党产生的时间。

  这时候问题来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开幕的,为何党的生日却是7月1日?

  要解开这个谜,必须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参加一大的13个代表,1941年留在延安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二人。20年前秘密召开的一个会议,他们只记得是7月暑假,记不清准确日期了;而且那时也找不到任何文献,就是有文献,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带不到延安,因此准确时间无法考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决定把7月月首作为党的生日。

  这是全党第一次大规模地举行庆祝党的生日,也是中央文件中正式规定“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后来根据党史专家的考证和新发现的史料,确定党的一大开幕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日子早已深入民心,所以就没有再做改变。

  党徽的图案到底是什么? 

  小五问:党徽的图案是什么?肯定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党徽的图案是“镰刀斧头”呀!

  然而,小五告诉你:《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一章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其实,许多人是受了历史上党徽图案不够规范的影响。在中共历史早期,党徽常常被画成镰刀斧头。如2008年8月《中国收藏》杂志介绍过一枚徽章,中心图案是镰刀斧头,周围是隶书文字“工农革命军第一团证章”。据文章作者考证,此“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即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的第一团,此徽章为该团人员的一种标志物。

  毛泽东也曾把“镰刀斧头”写进词作。1927年他写过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因为,当时把党徽说成镰刀斧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说明“镰刀斧头”曾被普遍认可。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1942年期间,既出现过镰刀斧头图案,也出现过镰刀锤头图案,还有过确定党徽图案为镰刀斧头的决议。这说明,在建党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党徽图案一直处在一种变动的、不规范的状态中。

  镰刀锤头的寓意,更符合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斧子和锤子,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不同的生产形态相联系的。斧子是手工业的象征物,而锤子是大工业的象征物,锤子更多地代表着当时的先进生产力。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工人阶级是与大工业相联系的,所以,共产党的党徽采用“镰刀锤头”做标志,才是最合适的。

  这不只是一个名称问题,而是涉及对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性质的理解问题,更涉及对“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个命题的理解问题。

  所以记住啦,中国共产党党徽是镰刀和锤头!

  共产党员之间应该互称什么? 

  近年来,党内称呼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倾向:有人将党内称呼市场化(老板),有人将党内称呼江湖化(老大),还有人将党内称呼亲戚化,称兄道弟。然而,小五告诉大家,这些都是不规范的称呼!

  共产党员之间规范的称呼是什么?是同志!

  同志,意味着志向相同;同志,意味着精神相通;同志,意味着地位相等;同志,意味着感情相亲.......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同志”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文件中。

  1965年12月1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重申:“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2016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

  一声“同志”,凸显的是对权力的约束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党员之间互称“同志”,有利于构建更简单、更纯洁、更积极的党内关系。

  记住了吗?党内要一律互称同志哦。

  “中国共产党”的名字是谁取的?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中共的入党誓词是什么?还记得你的入党誓词吗?要知道,不同时期里,入党时期有着不同的版本哦!而且,就算是同一时期,可能也流行着许多不同版本的入党誓词。下面,小五就为大家采撷一些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

  “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

  解放战争时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十二大以后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其实,各个时期的入党誓词,都蕴含着不同的时代印记,而“永不叛党”是永恒的内容,不改的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再次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的入党誓词,你是否感受到了那些最初和最永久的激情彭拜。

  好了,考试结束,小五老师问问你们,这些党史小知识,你们都答对了吗?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列宁同志曾告诉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们共产党人还要好好牢记历史,记住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革命历史;记住曾在硝烟战场上的一声“同志”;记住那年回荡在耳边的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资料来源:新华日报、新华网、“党建网微平台”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学而时习”微信公众号等)


【收藏此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