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沙头街道:以天安社区为试点探索新就业群体服务与治理融合新路径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9-15 16:12来源 : 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
  福田区沙头街道聚焦新业态蓬勃发展下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与基层治理新课题,以天安社区为先行试点,深化党建引领,构建“街道统筹定方向、社区实践创特色、双向赋能促共治”的工作体系,推动4000余名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从“城市过客”向“治理伙伴”转变,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型社区建设样板。
一、系统统筹强赋能,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制定《沙头街道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第一街工作方案》,明确“做实15分钟服务圈、深化治理融入机制、创新激励模式”三大路径,细化21项可量化、可落地的具体任务,为社区试点提供“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服务治理精准推进。联动“政府+公益组织+企业+医疗机构”形成“四维供给链”,争取工会“E路守护”保险覆盖3200余名新就业群体,联合守善公益、善为影业、社康中心、物业公司推出“普惠餐饮+优惠住房+便捷医疗+暖新物业”服务,实现“单一服务”向“系统保障”升级。创新开发“天安先锋”模块,嵌入“i福田”小程序,集成“服务点位地图查询、隐患一键上报、志愿任务认领、积分实时查询”4大功能,破解“群体不会用、不愿用”难题。截至目前,平台线上服务超2万人次,接收隐患线索300余条。

二、精准服务破痛点,打造暖心型服务样板。针对天安社区17家新业态企业、3000余名新就业群体集中的特点,打造“1+2+N”党建服务矩阵,以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就业、法律、心理等综合服务,2个主题阵地满足休息、学习、培训需求,打造50个微“蜂窝”提供饮水、充电等基础服务,实现“抬头见休息区、就近有服务点”。聚焦“出行、充电、融入”三大痛点,对辖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实施非机动车专用道提升项目,通过把路面瓷砖换为新型防滑材料、把单向车道增为双向车道,消除安全隐患、畅通交通梗阻;大力推进换电充电设备和中转智能柜等服务配套建设,打造“1分钟充电圈”,日均服务200余次;推动33家物业公司成立“暖蜂物业联盟”,提供“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服务,累计开展临时寄存、应急饮水等服务800余次,让骑手从“社区外人”变“社区熟人”。成立街道首个新就业群体功能型党支部,在暖蜂驿站嵌入“党建书吧”,开设“暖蜂夜校”开展应急安全、电工实操等培训60场,实现“思想引领+能力提升”双向赋能。

三、双向共治激活力,培育长效化治理生态。推动新就业群体从“被动接受服务”转向“主动参与治理”,构建“服务-治理-反哺”的良性循环。组建450人的“天安先蜂志愿服务队”,统一配备标识、开展岗前培训,明确“食品安全监督、交通协管、纠纷调解、隐患上报”4类职责。依托“i福田”小程序“先蜂有话说”板块及社区专项微信群,建立“随手拍・随时报”闭环机制,骑手发现市容死角、安全隐患后,可直接上传照片与定位,社区网格10分钟内接单、30分钟内处置、处置后实时反馈,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的快速链路,让骑手“想说有渠道、说了有回应”。创新“公益基金+积分兑换”双驱动激励模式,街道设立首期10万元“暖蜂公益基金”,社区将“参与志愿服务、上报问题线索”转化为积分,积分可兑换12类实用权益,直接带动志愿服务参与率提升,形成“服务得积分、积分换权益、权益促服务”的长效闭环。






 
				 
					



 
                 
            
            
             "i福田"小程序
"i福田"小程序 幸福福田公众号
幸福福田公众号 福田政务公众号
福田政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