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护难”到“成长优”,锦龙社区工联会暑期托管升级!
当暑期托管从“有没有”的基础需求
迈向“好不好”的品质追求
锦龙社区工会联合会从需求调研
资源统筹到服务迭代
通过三期递进式活动构建起
“全周期、多维度、有温度”
暑期托育服务体系
让孩子们的假期既充实又有意义
更让职工家长多了一份安心与放心
从“看护空白”到“全维陪伴”
公益底色里的精准破题
为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孩子看护难、老人管不住电子产品沉迷等问题,锦龙社区工联会推出纯公益“暑期万花筒”夏令营,整合高校、机构等资源,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
项目突破简单看护模式,开设无人机、武术、书法等特色课程,将科技启蒙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专业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一对一指导。心理健康课程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疏导情绪。针对接送难题,特别推出弹性接送服务,每日延长1小时看护时间。
“孩子不仅有人管,还学到了新技能,性格更开朗了。”家长陈女士点赞道。该夏令营通过精准对接需求,让公益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切实解决了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从“文化接触”到“精神传承”
研学活动中的价值深耕
第二期“探遗趣,承匠心”暑期研学活动,正是锦龙社区工联会对“文化育人”服务的精准落地。不同于走马观花的参观,社区与巴登非遗主题图书馆深度共建,提前打磨活动细节,让孩子们在层层递进的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图书馆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先通过文献和展品了解非遗历史,再参与二十四节气图书共读,探索农耕智慧。最后,在烧箔画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亲手体验非遗技艺,在指尖创作中感悟匠心传承。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从“单一供给”到“生态共建”
模式创新中的服务升维
为满足家长对暑期托育的多样化需求,锦龙社区工联会积极探索“公益+运营”协同模式,通过“工会搭台、机构唱戏、资源补位”的服务生态,推动暑期托管从“社区单点服务”升级为“多方共赢的民生工程”。
8月11日,社区工联会联合博尔思教育机构推出十天全日制托管课程,涵盖辩论、创意写作、绘画手工等特色内容,仅收费600元。课程兼顾学业辅导与素质拓展,孩子们既能完成作业,又能体验书法、无人机、电影赏析等活动,实现“学玩结合”。
从首期公益夏令营的“全维陪伴”,到第二期研学的“文化扎根”,再到第三期“生态共建”,锦龙社区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持续优化托管服务,既缓解职工家庭后顾之忧,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切实践行“服务职工无小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