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4007543518K/2025-00040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5-03-14
名称: 华富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华富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3-14  浏览次数:-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华富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齐心协力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今年以来,华富街道首创党群服务中心“公益+运营”平台化运营创新模式,打造全国首个AI应用主题党群服务中心和首个社区服务版“美团”;首创“公园+商圈”共建发展机制,推出全市首个街道级港商服务站,打造人产城融合发展范本;首创“一三五十”企业服务体系,创建幸福i企服务站实体化运作“虚拟园区”;首创“幸福+”系列服务品牌矩阵,乘势而上把华富打造为幸福街道;市容环卫各项指标排名位于全区、全市前列,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区。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讲政治转作风,打造高素质华富铁军。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按照“学、议、决、办、督”要求,规范抓好“第一议题”学习。今年以来开展“第一议题”学习60次,有效推动了街道重点工作落实。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工委主体责任、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检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制定《华富街道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社区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三是持续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定期梳理干部编制职数和任职情况,开展街道干部队伍结构分析,做好队伍梯队建设规划。开展在岗培训,实行以干代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在工作中加大培训的效果和力度,共安排13名年轻干部参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实训中锻造“华富铁军”。

  (二)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一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以基层党建“四三三”华富模式为指导,通过党建引领“四类”主要群体,重点走访挖掘服务力量,实现从“享受服务”到“服务他人”转变。目前,已组建67支党员先锋队,352家共建主体单位,32个社会组织数量,208个共建三小场所。二是抓实“三会一课”制度,从严规范组织生活。制定《华富街道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的通知》,每月印发指引,规范记录标准。定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包点下沉的方式,开展“三会一课”情况督查,对下辖党组织进行全方位指导,督促不规范情况整改,开展“回头看”。三是持续推进“三同步”工作,深化“三新”党组织建设。建立楼宇党建工作动态监测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重点园区、商圈、楼宇中。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以党建活动为契机,联合园区、商圈、楼宇多家企业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企业在交流互动中增进理解、增进信任、促进合作。建强党员战斗堡垒,凝聚力量服务辖区。

  (三)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重大项目推进。    一是构建“1+3+1”街道高效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华富街道着力构建两轮驱动招商机制,“街道主导招商”和“以商招商”两大模式相结合,形成“党工委挂帅、全员攻坚、全域协同、集中发力”的招商格局。已洽谈对接项目75个,赴市外招商39次;已注册项目25个,注册资本合计14.2亿元;共落地项目31个,预计产值(营收)超12亿元,预估可拉动2024年GDP增长0.005个百分点。二是首创幸福i企服务站体系。在全市首创“一三五十”服务体系,深化“虚拟园区”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和实体建设,在辖区党群打造“1+2+8+N”“幸福i企服务站”一站式线下服务阵地,获区主要领导肯定。目前已建成10个实体化企业服务阵地。累计入驻企业达72家,拉动投资意向5.2亿元;港商服务站成立至今累计已开展活动17场,接待企业83家,服务群众4330人次。三是构建“公园+商圈”“3+8+10”共建发展机制。以“3+8+10”机制搭建共建平台,2月以来,联商重大事项5件、联办重大活动10余场、联招重点企业5家。以“政企联合会”协同招商引资,发展首店经济赋能商圈品质升级。试点“公益+运营”的公园管理模式,公园累计为商圈引流超200万人次,带动商圈人流量、消费营收同比增长均超30%;深业商管为公园节约管养成本近1000万元,初步实现“公园+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四是深港合作持续深化。构建“1+1+N”深港合作机制,联合香港贸发局建立全市首个街道级港商服务站,开通一辆深港直通巴士,与行业协会签订共建协议组织深港两地企业开展N场交流活动。本年度深港直通巴士接送来深赴港游客近4万人次,港商服务站服务港人超5000人,组织深港两地企业开展19场交流活动,得到总工会冯傅宗主席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五是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通过“1+3+N”实施模式创新城中村改造新路径,建设田面国际文创小镇,解决了长达15年的物业分割管理问题,撬动社会资金达5100万元,位居全区前列。组建城市更新工作专班,圆满完成福田区“一榜三令”高效执行机制2024年度榜单任务(第三批)“攻城必拔”榜单任务——“全力推动市二医院改扩建跑出加速度”。

  (四)强化基层治理,筑牢华富高质量发展平安根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一是创新多元解纷模式。在“党建+律师+调解”模式基础上,创新升级“党建+律师+调解+公安+司法”多元解纷立体矩阵,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平安建设服务圈”。今年以来,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35宗,调解成功率达97.6%。二是法治建设不断深化。聚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开辟商事纠纷高效化解新途径,为民营企业解决商事纠纷降本增效,法律服务赋能企业发展,目前辖区已建成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3个普法微阵地,结合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一公里半径普法阵地圈”;打造以元宇宙阵地为引领,辐射带动13个普法“微阵地”的“1+13”新时代普法宣传阵地,实现普法服务重点商圈、商业楼宇100%全覆盖。三是安全生产持续巩固。紧扣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清零;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一榜三令)、安全生产执法案件量均位居全区前列;建立防汛“四清单”,照单履职,实现汛期无险情。根治城市绿洲花园、静逸居消防管网瘫痪、银华大厦M层违规使用、阳明山庄、华新小学危险边坡、雅园酒店陡坡隐患等一大批顽瘴痼疾,多点发力,筑牢辖区“安全网”。

  (五)精细城市管理,提升城区整体品质。

  一是市容市貌品质领先多措并举全力落实“环境好”各项目工作,全力提高市容环卫品质,不断提升辖区绿美指数。辖区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保持A+等次,排名全市前三。全域裸露土地100%动态清零、覆绿覆网,整治覆盖约4000平方米。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8个社区实现全覆盖,达标率达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9%,参与率达98%,入户宣传率达100%。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工作,压实大气污染防治、河湖长制、两项工程、涉水面源污染、噪声污染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辖区生态品质。河湖治理成效明显,实现福田河Ⅱ类水质全区领先、参与共治人数全区领先、亲水打卡人气全区领先。三是老旧小区改造焕发新颜。创新采用“政府投资+社会投资”改造模式,高效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造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规模在全区排名前列,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四是推进全域治理物业城市改革。坚持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闭环管理理念,完善“七有”网格化治理工作机制,解决城区治理各类割裂现象。落实主体变革、职能变革、机制变革,实现“一体贯通”“一员多能”“全域弥合”。

  (六)聚焦民生福祉,增强居民幸福感。

  一是首创党群服务中心“公益+运营”平台化运营创新模式。创新“1+3+N”平台化运营模式推动“党建+服务”“公益+运营”,持续推进构建“公益+微利+市场化”服务框架和“六维评价法”闭环管理机制,打造全国首个AI应用主题党群服务中心,推出8个AI服务场景,推动党群服务从“传统型”“值守型”转变为“自助型”“智能型”服务。上线首个社区服务版“美团”,实现服务项目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模式已成功推广应用到全市4个区近100个党群服务中心,获区主要领导多次肯定,吸引45批次省内外调研团前来参观及媒体广泛报道。二是“幸福+”5分钟便民服务圈扩容提质。以“闲置空间利用+支部维护”“企业空间共享+主体维护”模式,不断完善星罗棋布服务阵地体系,今年新增共建主体47家,服务阵地总面积超3万平方米,居全区之首,已实现5分钟服务圈8个社区全覆盖。已初步搭建“幸福+”便民服务圈智能化平台,致力实现便民服务“一网管”“一眼清”“一键约”“一触享”。三是民生工程持续发力民生微实事立项41个,立项总金额1706.3万元,撬动社会资金47万元。发放高龄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金等超1449.28万元。3个长者助餐点提供就餐服务超11.32万人次,发放就餐补贴46.85万元。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含智能适老化)383户,约500万元。发放1397人次居家养老消费券合计46.79万元。华富街道及社区公益基金累计募集捐款46.7万元。四是政务服务惠企便民。设立综合窗口受理企业及个人医保、租赁、物业、社保业务、保障性住房业务等日常业务。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信用+视频办”、“全市域通办”等举措,“信用+视频办”服务业务量为130个,“全市域通办”目前可受理事项6852项。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华富街道将继续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基层党建“四三三”华富模式为引领,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为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作出华富贡献。

  (一)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党建引领。

  一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要求,健全模式的落地执行、参与激励和成效督导“三项机制”,把基层党建“四三三”华富模式打造成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有效实践。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党建+服务”“公益+运营”平台化运营模式,打造全区示范级“幸福邻里综合中心”。借助社区服务版“美团”平台,实现跨区域的服务资源共享,使整个辖区的服务实现科学一体性规划。

  (二)推动产业升级,在高势能发展上持续发力。

  一是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发展、固投、企业服务等为重点开展工作,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二是深化打造“公园+商圈”消费活力区。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公园+商圈”运营模式,建成富有吸引力的消费活力区,促进整个片区消费升级。三是全力推动“田面国际文创小镇”的建设工作,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内核,在 2025 年全面建成田面国际文创小镇,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现代创新高地。四是继续锚定华富村片区、上城北片区、莲花村片区远景目标,在“二次创业”新征程中取得更大突破,助力打造经济强区。

  (三)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华富发展平安根基。

  一是健全“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平安建设服务圈”优化升级,全面提升聚合能力,融合各方力量,扩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朋友圈”,建强劳动争议“调援裁诉”一站式服务中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充分发挥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核心力量和示范典型作用。二是深入推进法治街区建设,推动“1+13”新时代普法宣传阵地提质增效。以深业上城元宇宙普法阵地为主导,升级科技赋能普法模式,定制精准高效数字法治服务,提高受众获得感和体验感。打造街道级助企法务站,以“菜单式”“点对点”法律服务为企业有效解决难题,打造“法护营商”金字招牌。三是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持续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完善街道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加强全流程管理;持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建立地面坍塌隐患排查机制,推进地面塌陷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四)强化绿美规划与专项整治,创建和谐、生态、宜居、宜业大美华富。

  一是扎实推进全域治理,引领“物业城市”改革示范。推进无人驾驶智慧城服示范,开展“双智”城市空间运营服务;二是融合创新智慧赋能,探索“双智街区”城市运营。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城市治理和“全域治理”改革,运用“AI+”技术拓展“无人+”治理场景,打造“智慧+智能”的“双智城市”结合体;三是对标市、区生态文明考核方案,着力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五)深化民生服务,在提升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

  一是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探索多元化政务服务方式。实施人性化服务延时政策,提升群众满意度;开展“上门办”服务,组建专员服务团队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服务;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通过线下业务指引及线上网办指引,确保群众在办事过程中能够一次性获得清晰、准确的指引和帮助。二是绘就民政温暖底色,构建“大养老”“大救助”服务体系。系统推进华富“幸福+”孩子城建设,打造“新质+”民生微实事智慧服务品牌;继续推广开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力争实现长者饭堂建设突破,适时推动福投控大厦日料中心建设;构建“暖心众扶”救助共融圈,确保辖区高龄独居老人、困难残疾人、低边低保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