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商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核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集聚国际特色的美食之都核心区、国际会展之都核心区的发展定位,以“二次创业”的闯劲、拼劲、干劲,推动商务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亮点
(一)坚持挖潜增效,“消费活力”不断迸发。
一是消费活动IP“破圈”崛起。结合节庆活动,围绕“宣文旅商”融合发展,聚焦各消费群体推出促消费活动,吸引市民前来福田乐游、乐购。“第四届深圳福田咖啡生活消费周”被列入商务部“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重点活动;2024深圳中法消费体验周暨福田国际消费周活动获CCTV13《新闻30分》等30家媒体宣传报道,全网曝光量超千万。二是抢抓国家“两新”政策红利。打出“服务+宣传”组合拳促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旧换新”效应凸显。动员超百家企业积极报名紧抓政策契机,帮助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区委”拓客,拍摄创意宣传短视频,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引流,阅读量达百万人次,极大推动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升级换代。三是消费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实施领军企业招引行动,全量梳理形成零售、餐饮业领军企业招商清单,外出招商次数和对接企业数相对去年均翻倍增长。截至三季度,新增超百家零售、餐饮企业入库,商品供给渠道进一步拓展,“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商业贸易功能得到强化。
(二)坚持提质升级,“消费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商圈建设卓有成效,福田区商业网点密度全市最高,商圈销售额和人流均创全市历年新高。已初步形成“1+5”商圈体系,福田中心商圈获评商务部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名单,星河COCO Park、卓悦中心、领展中心城被评为全国示范智慧商店;福田CBD商圈、深业上城获评首批深圳市级示范特色商圈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二是商圈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争取市内免税试点,全市唯一市内免税店落地深业上城;开展双语菜单覆盖行动,安心餐厅覆盖率达到90%,重点商圈覆盖率达到90%;配合市商务局、深圳人行积极动员辖区重点商圈创建支付示范商圈。三是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初有成果。推动华强北原女人世界打造全国首家沉浸式科技体验商业中心,推动中航城君尚打造黑科技体验型购物中心,推动新世界百货全面改造升级蝶变“新世界时代汇”;支持华强北曼哈广场发展无人机专业市场,无人机设备选品中心正式启动;壮大二手电子交易中心,已建立二手电子产品公共服务平台,二手手机出口实现零突破。四是美妆消费集群初步显现。依托卓悦中心、福田星河COCO Park、卓悦汇、华强北茂业等,提升“化妆品一条街”建设,引入更多知名美妆消费品牌。五是首发经济蓬勃发展。通过实施八大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福田首发经济的环境吸引力、市场竞争力、空间承载力、对外辐射力、生态活力。持续优化首店政策,动态追踪、指导辖区各大购物中心首店引进计划,推动首店品牌加速集聚。
(三)坚持促稳提质,外贸能级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政策+服务+招商”,推动打造供应链企业集聚高地。出台产业政策,加速兑现外贸稳增长政策和供应链专项产业资金,以诚意满满态度力促供应链企业汇聚福田,以政策撬动企业高速增长。建立50强服务机制,协调解决供应链企业印花税追缴、信利康智慧总部大厦建设等事宜,挖掘增量300亿。推进“内外贸、产供销、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推动超聚变量产达产,全区6家企业申报认定二手汽车出口资质。二是“扩市场、找资金、提资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组织超100家企业赴佛山、中山举办供应链-制造业对接会,推动服务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出海寻商机。33家企业利用平台寻找到有意愿合作企业。组织供应链、金融机构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超50家重点企业参会。助力办好海关AEO大会,助力企业出海。三是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增长4倍。福田区与属地海关携手共建“关地联动”合作模式,新建跨境电商查验中心,优化通关服务水平,打造深圳首家且唯一一家全政府投资、免收查验费的公益查验中心;落地海关便利化措施,在福保试点“两步申报”。
(四)坚持对标对表,会展经济持续繁荣。
一是全球知名展览集聚区初步形成。全球前十的展览公司,已在福田聚集5家,处于全市第一,规上会展企业数量及UFI会员企业数量均于全市首位。二是首展引进卓有成效。24年已吸引IEAE深圳国际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展、第三届CHWE出海网全球跨境电商展(深圳)等25个首展项目落地福田。三是展会项目品质不断提升。成功举办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深圳)、AEO世界海关大会、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设计深圳、家纺展、深圳宠物展、渔博会、无人机大会等超100场优质展览项目,国际性展会占比过半。
(五)坚持用心用情,企业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企业服务精准发力。以“小微信”推动“大服务”,实现了重点企业全覆盖,协调做好279家企业挂点服务工作,通过主动高效对接,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推送适配的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根据企业异动工作机制,统筹处理企业异动70余条,做好辖区企业安商稳商;统筹做好企业诉求的转办、反馈工作,今年共转办、回复企业诉求50余条。二是企业服务强化保障。进一步深化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盘活社会存量住房,2024年共受理49家重点企业申请项目,共分配110套房源,解决46家重点企业人才住房需求。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以更有力的举措释放消费新潜力
一是聚焦电商新场景,打造即时零售新业态。积极打造直播电商基地,吸引优质直播平台、机构、服务机构入驻,形成电商行业集群效应。推动各类实体零售业态企业采用即时零售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提升门店服务能力,扩大业务覆盖范围。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化电商销售渠道,通过发展短视频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模式提高销售转化能力。二是用足用好超长期国债政策,挖掘供需两端潜力。抢抓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机遇,推动外地企业剥离销售业务在福田区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参加政策活动,在各大电商平台打造“线上华强北”,推动限额以下零售企业“个转企”“小升规”。滚动开展宣传和进社区活动,刺激潜在消费需求。三是聚焦传统行业转型,紧抓消费风口。推动辖区传统汽车销售企业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销售,搭建传统燃油汽车经销商(4S店)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平台,打造新能源汽车消费集聚区。四是聚焦“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全力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支付示范商圈、双语菜单、便民一刻钟等建设,全面升级消费环境,积极引进无人咖啡机、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咖啡等消费新场景。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大力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实施“福旺街区”计划,激发临街店铺消费活力。五是聚焦“餐饮榜单”,加大高端餐饮、网红餐饮品牌引进力度。对标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全球100强连锁餐饮品牌等榜单加快布局高端餐饮、网红餐饮。六是聚焦“首发经济”,汇聚优质资源优化消费供给。修订完善首店支持政策,加大对品牌旗舰店、体验店、首店的引入力度。在车公庙、八卦岭、梅林等片区打造本土消费品牌培育基地,依托深圳领展中心城、印力中心、PAFC MALL、新城市广场更新改造契机,加大潮奢、轻奢品牌引进力度,进一步激发时尚消费、品牌消费。组织开展品牌中国行活动,联合商圈组团开展全国招商工作,积极对接外省高成长性品牌。七是聚焦“消费活动”,营造消费氛围。制定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全年消费活动方案,推动“宣、文、旅、商”深度融合,营造“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促销”的浓郁氛围,持续提升消费影响力。
(二)以更高的标准推动市场新发展
一是聚焦“新零售”,加快传统行业转型。依托零售数字化产业优势,发力新零售创新消费业态,加快向福田区数字新零售电商产业园、二手电子交易中心导入企业形成集群,力争在我区集聚落地一批新消费企业。二是聚焦“消费集群”,培育行业发展增长点。探索在区外设立“中央厨房”打造团餐集群。三是聚焦“商圈建设”,加快建设商业新地标。加快推进深圳节日大道建设,打造福田区“1+5”两级商圈体系。即1个福田中心区世界级商圈,华强北、皇岗口岸、梅林、车公庙-金沙、印力-东海等5个特色商圈 。
(三)以更实的举措推动批发业稳中有进
一是落实国内外知名企业招引行动。聚焦电子元器件、矿产资源、供应链管理等传统优势领域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B2B产业电商等新兴领域的500强企业,编制优质批发业龙头企业招商清单,并对龙头企业一对一制定资源清单、政策清单、产业空间清单等三个配套清单,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化高能级批发业企业。二是加强大宗商品、供应链、电子元器件交易集群建设。推动龙头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建设以有色金属业务、新能源材料为特色的矿产类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引导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同步带动重点企业扩大大宗商品交易规模。建设供应链集聚区,适当提高入驻集聚区企业租金补贴力度,支持更多供应链总部机构集聚。三是紧贴企业需求优化批发业软性支持政策。协同福田税务局加强对批发业企业财务人员涉税宣讲与培训,为批发业企业办税提供便捷服务。
(四)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外贸能级提升
一是聚焦“对外贸易”,挖掘新增长点。优化外贸稳增长政策激励机制,动员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扩大“新三样”等产品出口,利用政策引导企业拓展大宗商品、高端消费品、汽车出口、光伏、储能等领域出口业务,更多企业获得平行汽车出口资质。招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新产业链中有重大影响力的配套供应链企业集聚福田,助力福田对外贸易更加高质量对外开放。二是聚焦“经贸平台”,助企业扩大贸易规模。坚持稳健多元化市场布局,扩大我区外贸“朋友圈”。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活动,帮助企业在新市场寻找新商机,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组织召开RCEP政策宣讲会,动员企业合理利用经贸规则开展对外贸易;支持协会带队企业赴东盟、墨西哥等地开展经贸活动、参加当地展会,推动我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三是聚焦“出海热点”,推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支持供应链企业出海,为海外客户提供上下游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发展高增值服务外包、技术进出口,为法律、会计等高端服务业出海提供支持。引导货物贸易企业优化升级,稳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深度融入制造、商贸等全产业链环节并推动全产业链升级。支持高能级市场主体加快集聚,培育更多企业认定贸易型总部企业,推动深圳市打造为贸易中心。四是聚焦“阳光化发展”,健全跨境电商发展生态。鼓励福田区跨境电商企业阳光化通关。发挥保税区跨境电商查验中心作用,吸引集聚一批重点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出口。